南海之濱,潮起潮湧;北部灣畔,風正帆懸。

在祖國大陸最南端——湛江,藍色經濟正蓬勃發展,向海圖強之決心空前堅定。

一支“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的“海事鐵軍”,正以一流的海事服務,守護湛江灣水上交通安全,助推港航經濟“豐產豐收”,爲湛江藍色經濟騰飛注入新動能,爲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貢獻海事力量。

護航大型油輪靠泊中科煉化碼頭。

融入“百億工程” 服務“臨港經濟”主引擎

“‘新辰海洋’輪,請注意航行安全!”

11月27日,湛江東海島海事處東簡執法大隊隊長沈翰林帶領執法人員,對轄區湛鋼碼頭水域進行巡查。他們正在檢查主原料碼頭周邊水域是否有礙航作業船隻,以嚴密的現場監管,爲全球首臺3600噸/小時智能化連續卸船機順利卸載上岸“落戶”湛江護航。

這臺兼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優勢的“巨無霸”,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散貨碼頭連續卸船機的智能化取料,填補了國際市場的空白,樹立了行業高端裝備智能互聯新標杆,是寶鋼湛江鋼鐵三高爐系統項目碼頭工程的重要裝備。

這樣的現場監管場景是海事人員的工作日常,對他們來說是最平常不過的職責,但對於湛江大工業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當前,湛江正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同時加快建設北部灣中心城市、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積極對接海南自貿區,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港口、高鐵、機場、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加緊建設,寶鋼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擴大生產、加快建設,港口交通物流迎來新一輪的黃金髮展期。

面對湛江臨港工程項目密集施工的現狀,如何當好“保姆”和“保安”,全力保障工程項目建設和投產?

湛江海事局主動作爲,堅持打好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兩張牌”,在重點涉水項目中發出海事聲音,提出海事意見。同時,主動融入“百億工程”建設,全程跟進中科煉化、巴斯夫等項目,組建專業團隊,爲項目建設提供“量身定製”的海事服務。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轄區中科煉化、巴斯夫、湛江港40萬噸級航道建設工程、湛江港徐聞港區南山作業區客貨滾裝碼頭項目等重點涉水工程及港航企業復工復產受到影響。

爲此,湛江海事局多次深入施工單位和港航企業開展調研,一對一把脈、點對點解惑,全面瞭解施工單位難點、痛點和堵點,制訂海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6類20項舉措,在疫情防控大考面前精準施策,助力重點涉水工程和港航企業實現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快速受理海事政務。

深化“放管服” 深耕營商環境“豐產田”

“12個工作日就辦好了,這樣的效率沒得說!”看着公司船舶所有證書快速得到辦理,廣東徐聞海峽航運有限公司吳副總經理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爲湛江海事部門的高效服務點了個贊。

今年以來,湛江海事局開闢綠色通道推行船舶證書“一次通辦”機制,實行同時受理、同步審批的政務辦理機制,爲該公司所屬的29艘船的船舶所有證書的註銷和重新辦理,從受理到辦結僅用12個工作日,比法定時限縮短了85%以上,爲企業正常復工復產提供便捷高效服務,爲瓊州海峽民生大通道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果說海事監管爲湛江港核心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那麼“單一窗口”建設,則爲企業節約了時間、人力和經濟成本。

至少3次往返海事政務窗口、填報紙質單證20餘份、提供證書20餘本、紙質材料超百頁,近12個小時辦結手續,這是以往國際航行船舶通關面臨的境況。

“一次也不跑、單證線上報、只需提供關鍵船舶證書,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政策實施以來,平均節約通關時間7至9小時,節約經濟成本上萬元。”湛江霞山海事處處長全小林說。

這變化的背後,是湛江海事深化“放管服”改革,開發應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取得的成效。

口岸通關效率加速提升,船舶進出口岸通關全程“無紙化”、“零跑路”,港航行業轉型升級得到極大支持,湛江海事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港口營商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

“隨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大宗戰略物資貨物吞吐量持續增長,臨港產業的繁榮成爲進一步釋放航運潛力的關鍵。”湛江港相關負責人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換班難成爲國際航行船員普遍關心的問題。

爲維護港口航運物流供應鏈持續穩定,解決船員換班這一全球性難題,該局積極協調港口、衛健、口岸等部門,促成湛江港製定中國籍船員換班操作程序並實施船員換班工作,形成了安全有序便利的船員換班“湛江模式”,切實維護了船員的利益。

自3月23日以來,湛江水上口岸國際航行船舶船員換班117艘次,船員上下船1728人次,保障了船員上下船“應換盡換”,並實現了轄區船員疫情“零擴散”目標。

護航徐聞港開港。

當好“保安員” 建設水上平安轄區

陸域上空有“天眼”時刻盯梢,廣闊無垠的海洋也有“陸海空天”一體化監管。

圍繞“加快打造國家戰略聯動與融合發展的重要連接點和支撐點”的要求,結合湛江海上交通的特點、安全管理的重點、社會關注的熱點,湛江海事局致力於打造平安水上生態,讓違法犯罪行爲無所遁形。

在湛江海事局指揮中心,一個個大屏幕全方位無死角顯示着湛江灣內外、瓊州海峽的水域情況。方寸之間,海事人員便能對全市的大橋水域、施工水域、渡口水域、沿海危險航路水域和瓊州海峽北岸進行監管,並作出指揮調度。

爲實現全方位、全天候海上交通動態監管的工作目標,湛江海事局對過去以人工爲主的傳統現場監管模式進行結構性改革,充分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建立了以電子巡航爲中樞的海巡、陸巡和空巡相結合的遠程化、信息化、智能化監管模式。

立體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極大地提升海事監管效率和服務水平。

作爲湛江工業主戰場,目前東海島海域項目多、海域通航環境複雜。爲提高監管和應急保障力量,該局積極響應東海島工業新城戰略,改變以往單個項目各自管理模式,推動東海島海域多個涉海工程安全保障工作區域化集約管理。

“巴斯夫廣東一體化基地項目自落戶湛江以來,一直是海事部門監管與服務的重點對象。特別是今年6月份以後,在該區域作業的施工單位不斷增加,期間通過臨時航道進出巴斯夫項目施工區的船舶也由每天的10餘艘次激增至目前的60餘艘次!”該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普介紹道。

鑑於巴斯夫臨時航道交通流日益增加,以及臨時航道與湛江港主航道交匯處的複雜交通態勢,海事部門督促指導4家施工單位成立聯合調度室,負責對進出臨時航道的船舶進行交通組織和管控,開創“政府+海事+企業”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安全監管新格局。

11月21日,湛江海事局在巴斯夫項目部組織開展了針對項目施工、水上交通安全等科目的安全知識宣講,通過現場教學有效檢驗了該區域的安全保障和應急反應能力。

“推動‘平安施工區’建設,既有效節約安全資金投入,也大幅提升海域涉海工程綜合安全保障效率。”該局東海島海事處處長李贇表示。

踐行“兩山”理念 打造綠色經濟“湛江樣本”

12月23日,在湛江港601#碼頭,“新達海”輪靠港期間,油污水接收船“奇諾7號”從該輪上接收船舶廢棄油污水。

這些油污水收回進行預處理後,將被運至專業處理廠進行最終處置。船舶污染物處置資質、接收、轉運、處置、聯動五個環節環環相扣、緊密銜接,形成了船舶污染物處置的新局面。

海洋是湛江的靈魂,保護湛藍,就是保護湛江的發展命脈,就是提升港口經濟發展競爭力。

“要提升港口經濟發展競爭力,關鍵是要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處理船舶污染物排放問題,就要捋清船舶污染物源頭產生到末端處置這一脈絡主線,實現聯合監管全覆蓋。”湛江海事局危管防污處處長鄧武安說。

2017年,湛江海事聯合地方港航、環保、海洋等部門,按照“船上儲存交岸處置”的“零排放”治理模式,推出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五環聯單”制度,有效破解船舶污染物處置監管不連續、信息不互通、處置不覆蓋等難題,形成了船舶污染物處置的“湛江樣本”。

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是題中應有之義。

近年來,湛江海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鍥而不捨推動海上污染防治工作,海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維護生態文明制度日臻完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推動防污應急能力建設方面,該局協助湛江港灣海上防污聯防體成員單位制定《湛江港海上防污聯防體溢油應急設備庫運營管理方案》,推動設備庫管理單位與12家成員單位簽訂“湛江港海上防污聯防體溢油應急設備庫共同委託運營服務協議”。

2019年11月底,該設備庫正式投入運營,切實解決了一直困擾着轄區港口碼頭由於需要投入經費過高難以達到防污應急能力要求的民生問題。

同時,督促中科(廣東)煉化有限公司落實2500萬元經費用於配置專業防污應急處置船,目前,船舶已進入建造階段,投入使用後,將填補湛江轄區缺少專業清污船舶的空白。

時代潮湧,山河脈動;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勇立潮頭的湛江海事人不停頓、不止步,在交通強國、港口興市的新徵程中,將以堅持不懈的韌勁、披荊斬棘的拼勁、勇往直前的闖勁、踏石勤勉的幹勁,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劈荊斬浪,奮楫先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