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經濟是以家庭爲單位,利用房前屋後空地,運用自有可支配的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從事種植、養殖的家庭生產經營活動。近年來發展庭院經濟已成爲廣大農民羣衆脫貧致富的重要渠道,新和縣渭幹鄉渭幹買裏村村民巴克·克比爾就在自家院子裏養雞、鴿子等家禽,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筆者走進巴克· 克比爾家時,看到巴克·克比爾老人正在精心喂自己養的雞和鴿子等,庭院養殖區中各類家禽爭先恐後的搶食穀物,給整個庭院增添了一片生機。

“現在家裏養了100多羽鴿子,40只雞,13只鴨子,今年駐村工作隊隊員們積極熱情的聯繫地區銀行幹部,幫助我銷售乳鴿、雞蛋、鴨蛋等產品,共賣了5000多元,比去年多賣了2000元。計劃明年開春重建鴿舍,購買肉鴿種鴿來繁殖,擴大鴿子養殖規模。”巴克·克比爾充滿信心地說。

爲了發展庭院經濟,渭幹買裏村駐村工作隊隊員們在閒暇時間網上自主學習養殖、種植技術,在入戶走訪中給羣衆宣講動物防疫、配種繁殖、改良品種等技術,有效改變了羣衆傳統落後的家庭養殖、種植觀念爲增產增收打下了基礎,與此同時爲了解決庭院經濟產品銷路問題,駐村工作隊以及村“兩委”班子共同討論,聯繫地區銀行機構下沉幹部、周邊食堂、菜店等,積極幫助村民銷售庭院經濟產品,切實有效解決了銷路問題。不少村民從中受益,開始紛紛規劃明年的家庭養殖、種植規模。

渭幹買裏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孫斌說:“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我村強抓對庭院經濟投資少、見效快、風險低、管理方便等特點,以發展庭院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爲目標,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打造示範庭院,唱響了鄉村振興主旋律,爲羣衆增收致富打下了良好基礎 。今後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引進先進的工作方式,通過發展庭院經濟,助農增收。”(審覈:孫斌 通訊員:吾西坎·月提庫爾)

來 源:新和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