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心在山水,马援之志在疆场,项庄之意在沛公,司马之心在曹魏”,这句话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的讲述“别有用心”的四个故事,体现出了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习惯言此物实则指他物,因此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婉转多思,让老外抓破了头学上一生也还会有一头雾水的时刻,同时也就有了下面这个发生于晋国刘裕身上的故事。

刘裕出生于363年,祖上出过刘邦,而他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但这都是过去了,他出生的时候这个辉煌跟他没有一铜钱关系,他的门第被归为江左的“低级士族”,所以家境贫困,一出生就丧母,他的父亲甚至因为养不起他,几次要将他扔掉,后来是被别人的母亲喂养长大的。

贫寒落魄充斥着刘裕的青少年时期,他在山上砍过柴,在家里种过地,还编草鞋卖过,又没有人教导,所以勉强认识几个字,但是交往的人都是三教九流所以没有学好,曾经因为赌博倾家荡产,为乡里面的人所不齿。但是刘裕是有伯乐的,琅琊王氏的王谧觉得他雄杰大度、不拘小节,对待继母还十分孝顺,所以对他说:“你应当会成为一代英雄”。

可能就是因为这一句话,刘裕幡然醒悟选择参军,投入了刘牢之麾下。时399年,刘牢之派刘裕率领数十人去侦察吴地,不幸遇上数千起义军,但是刘裕毫无退缩之意,正面刚上,随从都死差不多了,他还屹立不倒,奋勇杀敌,武力值爆表,最后自然是全身而退,经此一役也名动晋国。

此后400年到402年刘裕身先士卒,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先是将起义军打回浃江口,又率领百人敢死队,斩掉了对方的大帅姚盛,还用计谋假装自己弃城逃跑,将起义军引入城中一网打尽。自此他四战四捷,尤其擅长以少胜多,以至于起义军士气大跌,人员伤亡惨重,且从浃江口一退再退到了临海。

但他最著名的战役,还是抗击桓玄。当时晋国是司马氏的天下,但是司马氏的天下本就是从别人手上抢过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因为有这么一个先例,手下的兵士大臣子民们也是蠢蠢欲动,晋国每年都处于军阀混乱之中,百姓们痛苦不堪,司马氏的人心早就没有了,而这时候,也就是公元403年,权臣桓玄威逼当时的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成为了天下公敌。

公元404年,与桓玄虚与委蛇良久的刘裕,聚集了国都中被桓玄杀得差不多后,剩下来的1700北府军人准备起义复国,因为他赫赫功名,加上桓玄本就不是大家心中的良主,所以支持他的人很多,先是成功杀掉了桓玄的猛将吴甫之,而桓玄的其他士兵又都是北府军出身,面对征讨桓玄的刘裕都没有斗志,所以刘裕基本上是没有遇到太多阻碍就杀了桓玄,顺利复国。

公元405年,迎回了晋安帝的刘裕,还收复了被后秦占领的淮北十二郡,因此加官进爵受封为豫章郡公,随后又几次升迁至“宋公”,朝中政权基本上都在他手上。但这也并不是他所想。晋国从开国到现在,一直在战乱之中,国家一点都不安定,如今即便是复国了,百官还是和以前一样懈怠,帝王也没有什么多大用处,从底层出身知道百姓疾苦的刘裕,就想干脆取而代之,让自己结束晋国的混乱。

但是前面说到过,晋国本来就是被抢来的国家,一直以来也是不停变更掌权人,每一代篡位的下场基本都不好,而且古代讲究礼仪,喜欢谦让,如果是自己主动称帝,那一定就会引来诟病,被后世诸多口水淹没,于是他就想了这么一招:谎称“退休”以传达取代意图,找人为他遮掩取代事宜。

公元420年,宴会正酣,朝臣都在,57岁的刘裕一脸歉疚又一脸洒脱,说:我官位已经到了最高处了,不能再加,而且自己也老了,想要回去京师养老,请天子重新找人代替我。他这一番言论是既恳切又辛酸,而且大家见他有这样的地位还能让出,胸襟和气度非常人所能及,一时间纷纷交口称赞。这得到好名声的第一步目的达到。

同时朝臣中也有不傻的人,听出了刘裕想要称帝的话外之音,并且愿意为他奔走,这个人就是傅亮。傅亮当即就在宴会后找到刘裕,并对他说马上就会京城为他办妥这些事情,刘裕没有立马答应他,而是问他准备带几个人去,傅亮笑眯眯地说几十个人,刘裕知道傅亮明白自己并不想流血上位,于是同意了他的安排。这找人为他遮掩的第二步目的也达到了。

其后傅亮跑到京师,跟晋帝建议说让刘裕当天子,晋帝本来就不是当皇帝的料,早就有退位之心,立马就同意了,将傅亮早就写好了的禅位诏书抄了一遍颁发下去,于是刘裕在同年7月10日顺利称帝,建立“宋朝”,后世称“刘宋”,而聪明的傅亮一路官至宰相。

刘裕在位期间,勤俭节约,改革吏治,集中权势,轻徭薄赋,举国上下清明了好长一段时间,也确实是做到了他心中所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