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记者黄敏)“高质量发展看西安”网络媒体行主题宣传活动,今天(12月29日)聚焦西安航空基地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感受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航空新城的魅力。

5800卧式双滑台强力数控旋压机

步入西安博赛旋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房里,机器声轰鸣,由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亚洲最大5800卧式双滑台强力数控旋压机正在高速运转,生产制造出一件件旋压制品。“该设备最大加工直径5.8米,最大正旋长度4米,最大反旋长度6米。”博赛旋压科技公司技术人员现场介绍,设备的轴向最大推力和径向单轴最大推力可达到120吨,能够制造各类曲母线形状的大尺寸薄壁空心回转体零件。

西安博赛旋压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周平虎说,“这台数控旋压机今年正式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国在金属旋压重大装备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空、船舶、电力、能源等诸多领域,为国家大型火箭发动机壳体、燃料贮箱、人造卫星壳体、舰艇装备等大尺寸、高精度旋压产品生产制造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航空基地航空先进制造业中心、民机与航空制造产业园、装备制造表面处理中心、综合保税区和蓝田航空产业园五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工业化厂房总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功能覆盖了从航空研发、装备制造、贸易通关到产业外拓的全产业链。年内38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近20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超过70%,项目投资体量大、规模品质高、综合效益好,航空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效应显著。

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

在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航空蓝”的主色调,各类型号的飞机模型整齐排列,清晰的电子屏幕上各类数据有序运行,科技感十足。据介绍,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是国内首家航空产业大数据平台,今年正式在西安航空基地建成运行。云平台作为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的核心,以门户网站、手机应用软件和微信客户端为交互界面,为上云企业提供云计算、云存储、工业应用、产业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多种类型的云服务。

目前中心云平台上云企业已突破1000家,上架金融产品31款、工业软件20款,促成贷款上亿元,录入科技成果420条,企业产能设备信息500余条。

西安航空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李林晶说:“大数据中心通过打破信息壁垒、整合产业资源,促进航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从而达到建设全新的‘网上航空基地’,将有力推动航空产业朝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迈进。”

航空基地城市街景

经过15年的建设发展,西安航空基地聚集起1300多家航空相关企事业单位,围绕航空产业上下游精耕细作,逐步形成了专用装备制造、航空材料制备、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教育培训、通用航空、旅游体验等为一体的航空全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配套协作、协同联动发展,全面增强产业发展内力。

作为西安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的主力军,面向广阔未来,西安航空基地已积蓄起追赶超越的新动能,进一步完善航空产业链条,优化城市配套功能,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带动提升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高端流量要素的集聚与供给能力,不断发展壮大航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中育新机,全力打造国家级航空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图/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刘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