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記者走進黃石市陽新縣排市鎮萬家村百畝花卉產業基地,目之所及,朵朵菊花競相綻放,吸引遊客觀賞留影,村民在田園忙碌施肥,臉上洋溢着收穫的喜悅……一派和諧安寧的景象。

產業興,農民富。近幾年來,該鎮堅持"特色產業規模化、規模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理念,持續推進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突出現代農業特色,做大做強油茶、水果、蔬菜、生態養殖、休閒觀光爲一體的5大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園,增加了集體收入,鼓起農民"錢袋子"。

土地流轉 產生"強效應"

"幹活不累,每天能掙80塊錢。"冬閒人不閒,正在龍口村桃子田園綜合體施肥的脫貧戶張興說。憑着土地流轉、扶持資金入股和務工收入,張興一年下來能掙32000元。

陽新縣領導在油茶基地調研

"以前,由於農民認識有偏差,加上村民的責任田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沒有分開,村民外出務工,寧願田地撂荒,也不願意流轉經營,擔心連同承包權'丟失'。"該鎮黨委副書記張恆星告訴記者,"現在,責任田地流轉的只是經營權,解決後顧之憂,村民也就樂意'收租'了。"

該鎮採取"企業規劃用地、村兩委協調、村民同意、鎮審覈批案"的辦法,落實租賃合同,並明確龍頭企業優先安排流轉土地村民用工,確保雙贏。

目前,該鎮已將7.8萬畝土地流轉到合作社、企業或種植大戶手中,實現土地流轉收益1570萬元,讓農民流轉的土地,變成了入股分紅的"金飯碗"。

該鎮後坑等8個村流轉土地12000畝,建成標準化集觀光、採摘、休閒爲一體的連片水果田園綜合體,壯大摩爾合作社等7個農民合作社,不僅讓村民獲得租金收入360萬元,還帶動50戶貧困戶就地務工,月薪2000-2800元。

同時,該鎮註冊"官科紅"雜柑、"後坑福"大臍橙、"龍口笑"桃子、河北"一口脆李子"、"妃子笑"楊梅等商標水果直銷武漢、九江、咸寧、黃石、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

資金扶持 賦予"生命力"

"精準扶貧的政策好,對涉農資金傾斜力度越來越大。近幾年,全鎮惠澤扶持資金7800萬元。"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舒春風介紹說。

河北村李剛,母親患白血病去世,欠債多,2014年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李剛學駕駛,考駕照,貼息資金扶持10萬元,購買一輛二手貨車,跑運輸。由於車技好、收費低、勤出車,李剛月收入1萬多元,成爲了當地的"富裕戶"。

果林基地

爲支持排市鎮有機蔬菜產業發展,2020年陽新縣農行和農商行支持519戶貸款金額1991.4萬元,貼息176827.5元。

據瞭解,該鎮打造了"萬家俏俏蔬""萬佳蔬"品牌,種植油菜、包菜、菜薹、小白菜、大白菜、西蘭花、蘿蔔等田園示範蔬菜基地,推動了蔬菜產業規模化、集聚化快速發展。全鎮現有蔬菜種植面積13500萬畝,年產量6.8萬噸,年產值2.6億元。並吸納貧困戶200名勞力務工增收。

扶持資金入股,合作養殖活"大家"。排市鎮鱔稻生態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投入資金8000萬元,發展鱔稻混養、稻蝦混養、鱸魚養殖、黃鱔網箱養殖、稻蛙養殖等10000畝,養殖基地產業成爲羣衆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139戶貧困羣衆把每戶5萬元扶持貼息資金入股、勞力參與,把單打獨鬥的貧困農戶嵌入養殖產業扶貧大鏈條中,端穩了"產業飯",活出"精氣神"。

示範帶動 注入"催化劑"

富川山茶油,被譽爲東方橄欖油的茶油。排市鎮建設山茶油產業基地4.3萬畝,引進湖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三元公司及龍高實業有限公司聯合24個村,形成了種植、採摘、物理壓榨制油生產線和精煉加工提煉線,開發出清香型山茶油、濃香型山茶油、化妝品護理山茶油等系列產品,註冊"谷堤綠魁"商標,已進入臺灣、上海、杭州、武漢等大中城市超市,遠銷日本、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同時上線了"832"電商扶貧平臺,並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國家。

滴水崖瀑布

爲了發展油茶產業,該鎮推行"公司+基地+農戶+連鎖店"模式,通過"以點到面,示範帶動"的方法,創建4.3萬畝油茶產業基地,直接帶動貧困戶179名勞力就業,月薪2200-2800元。同時,2018年,該鎮新建茶樹菇生產廠房5333㎡,擁有食用菌生產線3條,2019年開始投產,2020年生產茶樹菇400噸。

產業扶貧,讓幸福有根。該鎮引進廣東中山鳴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發黃石地區唯一動態自然景觀、鄂東南最大、最壯觀的滴水崖瀑布羣,投入3.3億元打造自然生態與人文情懷完美融合的綜合性生態休閒旅遊勝地。同時,讓10戶貧困戶的"土地入股當"股東"、景區上班當"主人"、農副產品銷售當"老闆",實現增收脫貧"摘帽"。

該鎮黨委書記吳興才表示,全鎮現代特色農業快速崛起,已形成了"種養加"3個支柱產業,油茶、蔬菜、瓜果、養殖4個萬畝產業基地,讓貧困羣體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就業門路,創立了農業品牌,鼓了農民腰包,美了鄉村顏值。(記者胡毅、通訊員吳華臻、李濤、吳永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