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豔麗 | 文

“招商銀行在我人生中的角色從未改變。”佟大爲在招商銀行App9.0的發佈現場稱。

這是一場特殊的直播。

過去十年,招商銀行App迭代了9個大版本,此番是第一次在線上、在App內舉行發佈會。截至12月3日晚9點20分結束,招商銀行App直播平臺累計觀看量343萬,點贊數突破500萬,均創App端內記錄。

過去三年,以MAU爲北極星指標,招商銀行的零售數字化轉型迅速而堅定,從線下到線上大規模遷徙。

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在2017年年報致辭中所稱“未來3年實現App月活躍用戶數的量級增長”,如約實現。2020年中報顯示,招商銀行App累計用戶數達1.29億戶,是2017年末的2.31倍;MAU達5607萬戶,是2017年末的2.14倍。

在7.0、8.0版本,招商銀行App以諸多本地生活的非金融場景進行指數級增長的獲客,實現了第一階段的“量變”。

到了9.0版本,數字化轉型進入金融核心業務的深水區,開始將“流量經營”與“價值創造”的第二階段置於更突出的位置。

迴歸第一性原理

招商銀行App有“內中外環”的概念,內環是客戶、中環和外環是用戶。中外環用戶由數字化獲客而來,只在線上發生交互。年初,田惠宇透露,中環用戶已達3800萬+。用戶轉化爲客戶的效率,“實際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2019年業績發佈會上,招商銀行首席信息官江朝陽透露: “坦率地說,我們定位很清楚,是金融App。疫情讓我們感到,金融的場景可能是我們吸引客戶最主要的功能。”

因此,整個2020年,招商銀行App的工作重心,從“量”到“質和量並重”,驅動MAU與AUM融合。(MAU:月活躍數量;AUM:資產管理規模)

覆盤一下,招商銀行App的路徑非常清晰、且早有預見:非金融場景色彩豐富,指向流量的盤活和容納;金融場景的數據化再造,指向留存和變現。

從MAU到AUM,是內外部條件達到共振的結果。

一方面,超過5600萬MAU形成了海量的數據資產。“移動互聯網時代,商業邏輯由‘小而美’轉爲‘大而美’。只有足夠龐大的客戶數量,才能形成足夠價值的數據量。”田惠宇在2018年年報中稱。

另一方面,居民財富配置需求與日俱增。迴歸銀行的“第一性原理”,如何提升金融核心業務的效能、且提升客戶體驗感,金融科技依然是掘金時代的“鏟子”。

從MAU到AUM,也標誌着招商銀行零售3.0轉型從量變走向質變、從廣度走向深度。

“未來各家平臺之間,在AUM經營中,金融科技形成的某種差異化競爭優勢,可能慢慢成爲分水嶺。”招商銀行內部人士稱。

財務管理的深水工程

招商銀行以零售著稱,在財富管理上的底蘊和價值觀,業內無出其右,如何在App中簡單、聚焦地呈現?

在9.0版本中,招商銀行推出以內容爲導向的全旅程“財富陪伴”服務,通過197個需求偏好,20個核心欄位,定向配置有深度的內容資訊及個性化提醒。

“從簡單的客戶買與賣,到更關注售前、售中、售後的財富陪伴能力的輸出,以及到期後的續接等等,更深、更細、體驗更好。”招商銀行內部人士稱。

比如,在“197個需求偏好”中,當客戶的浮盈/浮虧到達一個閾值,就會觸發陪伴動作。在財富管理上,招商銀行的方法論是以“能否長期爲客戶賺到錢”爲指標。AUM指標只是其一,客戶盈利或者平均持倉時間等也是諸多核心指標之一。

再如,在產品級,及時提醒基本面及市場的變化;在組合級,權衡整個配置是否處於相對合理的水平。這些陪伴服務都非常考驗機構的財富管理能力,也需要開放合作伙伴生態。目前,招商銀行除總分行外,將整個陪伴服務平臺開放給11家基金公司,通過生態化金融服務更好地陪伴用戶。

“我們建立了數據回檢機制,查看整個陪伴內容的效果。”招商銀行App首席產品經理稱。

招商銀行有獨特的客戶經理文化。9.0版本的一個較大的動作是同屏解說功能,客戶在App上看到產品,可以一鍵連線、秒級響應,客戶經理遠程接入並在線視頻,邊演示邊講解,交互立體。

“我們想把線上的財富管理從一個單向的流動變成一個雙向的互動,同屏解說實現了線下的某種顧問式服務的線上化。”招商銀行內部人士稱。

收支,也是招商銀行App重要的金融場景。9.0版本上線了“小賬本”,實現歸類,還有“支出力MAX”會拆分出賬單中的異常變動、或者非常規性大額支出。

此外,9.0版本對交易報文裏的原始交易對手進行了系統性的翻譯。如用“滴滴出行”替代“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用“美團外賣”替代“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等等,對每一分錢的去向一目瞭然。

“前提是機器學習能力足夠的強大,對數據的清洗工作足夠地細緻。用戶能夠看得懂的數據,纔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數據。”前述招商銀行內部人士稱。

線上、線下的融合

傳統模式下,一位客戶經理最多服務數百位客戶,網點與人員的數量即一家銀行服務上限的天花板。

自2018年零售3.0數字化轉型之後,招商銀行爲分行、網點、客戶經理等,分別搭建了一整套數據化的體系,形成了“城市專區—網點線上店—客戶經理主頁”三層架構。

以“城市專區”爲例,各地分行可上線本地化的內容,乃業內首創。

客戶經理主頁“摩咖”在疫情之時上線,客戶經理可以快速生成一個簡單、可視化的頁面,包括精選產品、當日的財富大事件等,加以個性化名片,一鍵轉發,在線上觸達客戶並深度經營。

對網點、客戶經理而言,“就像發微博或者公衆號”。

客戶經理與App之間的交互遠不止這些。比如在理財師平臺上,客戶經理以前只能給客戶推單品,現在可以創設一個組合、生成訂單,甚至進行基金診斷。

“功能上線後收到了多家分行的反饋。”招商銀行相關人士稱,整個線上、線下的融合一直在發力。

對線下龐大的網點和客戶經理進行賦能,是數字化經營的重要一環。“數字化轉型的兩年,最大的一個改變是,全行上下都在積極地運用數字化工具,且具備了一些數字化思維,與客戶去交互。”上述首席產品經理稱。

疫情迄今,招商銀行App舉辦了大約一兩千場的直播,分別由總行、分行、支行、以及合作伙伴發起。據悉,天弘基金與脫口秀演員呼蘭在招商銀行App的一場直播,觀看量超過30萬。

“一場直播可能觸達幾千個客戶,對於傳統線下模式而言,效率提升了上百倍。”更重要的是,在直播結束後,觀看數、點擊數等都有埋點數據,可回溯。

源自招商銀行App的AUM規模在疫情之下不降反升。中報顯示,招商銀行App的理財投資銷售金額4.70萬億元,同比增長20.20%,佔全行理財投資銷售金額的78.41%;招商銀行App理財投資客戶數665.62萬戶,同比增長29.49%,佔全行理財投資客戶數的93.17%。

中臺,在冰山之下

C端客戶能感知到的變化,是冰山一角,巨大的數據生態在冰山之下。

從8.0到9.0版本,招商銀行週週迭代,完成需求1800餘項,是有史以來功能點、需求數最多的一個版本,其中“10+N”數字化中臺建設佔據了相當比重。

對此,招商銀行定義爲“新基建”,以中臺的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化和集約化,賦能全行。

比如,招商銀行搭建了全鏈路的獲客和經營的中臺體系。像魔方活動平臺,分行在5分鐘之內就能快速配置一個線上活動,並通過招商銀行App觸達目標用戶。

據悉,2020年1-11月,招商銀行共開展線上活動5000餘個,向用戶發放權益超過2億次。“沒有中臺的支持,不可能做如此量級的權益經營活動。”招商銀行相關人士稱。

“匹配會成爲基礎服務,在匹配之前是數據的採集、清洗、串聯、歸類,這就需要數據規範、數據治理。”招商銀行專業人士介紹。

就像冰山理論,冰面之上,是功能、服務、界面和體驗。但過去兩三年,“冰面之下的東西反而是招商銀行快速沉澱形成的”,包括獲客、經營、數據、風控等中臺能力。

當中臺能力形成一個新的生態,很多創新都來自於平臺的內部自我生長。

財富主賬戶的同心圓

9.0版本的一個重要變化是,招商銀行開始嘗試定義“個人財富主賬戶”。

“招商銀行一直在做一個事情:圍繞用戶不停地構建一個服務的同心圓。”招商銀行內部人士稱。

最內圈,是經營賬戶服務包括財富管理、貸款服務、支付結算功能等;向外,是泛金融,包括社保、公積金、企業年金等;再往外,是非金融場景,包括飯票、影票、便民、出行。三個層次涵蓋了金融、泛金融和生活類服務。

因此,9.0版本升級了“我的”頻道,除銀行賬戶資產外,還有社保、公積金、不動產、企業年金等信息,意指做一億人一站式的財富App。

中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招商銀行App已接入56個城市的社保、73個城市的公積金、74個城市的交通罰沒等場景。下半年,招商銀行還陸續接入了30餘個城市的不動產和稅務等信息。

9.0版本的另外一大亮點,是M+會員成長體系。

M+會員成長體系對應客戶從剛接觸App到最終成爲高淨值客戶的不同階段,提供三個維度、將近20餘項的會員回饋性權益,背後的核心思想是分層的、全生命週期的用戶經營。

因此,招商銀行App9.0版本的關鍵詞是“財富陪伴”。

從用“小賬本”管好錢、到用買一杯奶茶的錢就能開始理財,從用“便民服務”查詢社保和公積金、到與客戶經理“同屏解說”,招商銀行的前行之路是陪伴1億人實現財富的穩健積累。

招商銀行的所有努力只爲了一件事:數字化。

“最大的成長就是,整個組織逐步找到了數字化轉型的感覺,正在深入招行體系化能力的骨髓。”田惠宇在2019年年報中稱。

由此可見,一個偉大的公司,來源於管理層的遠見、對時代大趨勢的預判,以及對組織高度認同感的集體執行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