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将死者的尸体(如无尸体则用死者的随身物品替代),按一定的方式、习俗放置在特定的场所,称为“葬”,用以放置的场所。称为墓。在中国考古学上,将两者合称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还具有随葬的器物。也就是随葬品。中国的墓葬文化流传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可以不夸张地说,有多久的历史就有多远的墓葬文化。秦始皇陵(嬴政)、茂陵(汉武帝)、乾陵(唐高宗与武则天合墓)等等,堪称考古界的一绝,而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墓葬文化与方式,像我们所熟知的汉代的“黄肠题凑”、神秘的“悬空墓”等等。

曹操画像

在古代,往往是一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才能够有得起丰厚陪葬品以及一块完整的墓地。这些人几乎都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带着生前的财富前往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各式各样的陪葬品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在后世留下痕迹,所修建的陵墓也是越庞大越好。所以在很多时候“厚葬”的风气盛行,许多财富随着死者带到了地下。几乎每一个帝王都是这样的做法。甚至是还衍生出了攀比的风气。

《三国演义》曹操剧照

然而,却有一位乱世枭雄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他希望自己死后进行“薄葬”。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的曹操。比起薄葬来说,人们往往对于他的另外一个一点感兴趣,那就是曹操墓究竟在何方?虽然很多典籍都有记载,但是却又众说纷纭,让考古学家花费了不少功夫去证实。

《三国演义》曹操剧照

2009年12月27日,经过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确认,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人就是曹操,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巨大的影响和热议。这一发现也入选“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那么在此未发现之前,关于曹操墓在哪里都有哪些说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番。

《三国演义》曹操剧照

根据《三国志.武帝传》记载,公元218年(建安23年)曹操下了一道诏书,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终令》。在书中,曹操很明确地提出了死后不要进行厚葬:“古之葬者必居贫瘠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并不想沿用汉代的墓葬方式,而是希望效仿更久远的古人,回到最初的简单的墓葬方式。

曹操画像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病逝于洛阳,而继承人魏文帝也遵照曹操的遗嘱,将其运回到邺(河北临漳西南邺镇)安葬,那么曹操遗体究竟有没有运回邺安葬呢?如果运回,邺那么大,曹操又是葬于何方呢?

在晋朝诗人陆机的《吊魏武帝·遗令》一文中有:“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这样的描述,考虑到陆机生活的朝代与曹操的年代很相近,再加上在其他文献也有“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等诗词,所以有关专家就认为曹操墓大概的范围就在诗词中描写的这一范围内。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漳河那么长,西门豹祠的数量也不是一个两个,那么诗词中的西门豹祠到底在哪儿呢?

曹操墓

说到这里,我们来解释一下,西门豹祠是什么。想必大家应该记得小学的课文《河伯娶亲》吧!这一篇课文是节选自《西门豹治邺》,该文就是西门豹破除封建迷信,兴修水利等方法来治理邺,使得邺百姓安居富足的描述。所以后世为了纪念西门豹,就修建祠堂来纪念他,发展之后也有很多西门豹祠堂是用来祈福避祸禳灾的习惯建筑。所以在当时西门豹祠这种建筑是比较多的(现存两个)。但是在陆机的诗句中又有与曹操遗嘱中的不同之处,曹操在遗嘱中说“西门豹祠西原上”,但是在陆机的记载中则为“邺之西岗之上”这给具体的墓葬地点又蒙上了一层迷雾,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的呢?

曹操墓

有人说,既然有七十二疑冢的说法,那其中肯定有一个是曹操墓,全部都去证实一遍不就好了。

是的,曹操,作为一个枭雄,在《三国志》、《三国演义》以及一些地方志中都有对其性格有过描写,那就是生性多疑。甚至多疑到了自己离开人世那一刻。根据民间传说与《方舆纪要》等史料记载:曹操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盗(可能与自己的摸金校尉有关),曾经设立了七十二疑冢,并且在下葬那一天也是七十二具棺木一同从四门抬出,让人无法辨别哪一个才是真的。而这些墓分布于临漳三台村讲武城到磁县这一区域,被称为“七十二疑冢墓葬群”,不过可惜的是根据后世考证这些墓葬其实是北魏北齐时期的墓葬,根本就不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时间不符,所以“七十二疑冢”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曹操墓

又有人说,既然陆机有过记载,那是不是曹操墓就在陆机描述的区域呢?

很快有关专家就进行了验证。临漳县丰乐镇的西门豹祠附近,确实有疑似古墓的样子,不过可惜的是根据对这个西门豹祠考察,发现该祠堂修建于北齐天保五年,与曹操的年代相去甚远,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迁坟之类的,首先没有任何记载,其次,后人不可能把曹操搬来搬去。所以“遗嘱陆机西门豹祠说”也是不正确的。

曹操墓

那么曹操墓到底在哪儿呢?是不是被毁坏了?或者是根本就没有墓呢?

自古以来在传统中,往往一个家族是的墓地是选择在一片区域的,古人在这一做法上面更是如此,那么曹操会不会遵循这种传统,将自己的墓选在了自己家族的陵墓旁边呢?

根据《三国志》曹操为沛国谯人即安徽亳州(因为存在有过继等问题,曹操祖上何地,在此就不追根溯源了),这里是曹操的故乡,也是他纵横天下的开端,这里现存有“地下长城”之称的,目前为止,历史最早的,规模最大的运兵道。各种军事设施齐备,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曹操的手笔。曹操也是人,肯定也会对故乡怀有感情,从哪里开始的,就在哪里结束,那么曹操墓会不会就在此地呢?可以说是很有可能的。

曹操墓陪葬品

这里有着庞大的曹氏亲族墓群,曹腾墓,曹嵩墓,清河长公主墓(曹操长女)等等墓葬,再加上《魏书文帝纪》记载,公元220年曹丕曾在谯“大飨父老”的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220年正月病逝的,二月入葬。在百善孝为先的古代,平民尚且有“守孝三年”的说法,身为统治者的曹丕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曹操葬于邺,他应该前往邺才对,为什么会跑到谯来呢?来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曹操墓陪葬品

带着种种疑问,考古专家就把目光锁定在那些有名有姓之外的墓葬上面,一座之前被命名为“曹氏孤堆”的墓葬很快引起了注意。一研究才发现,原来《魏书》所记载的“丙申,亲祠谯陵”,里面的谯陵有说法就是“曹氏孤堆”。(有待验证)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曹丕所祭祀的会不会就是曹操呢?但是后面这种说法也被推翻。

曹操墓陪葬品

虽然学术是严格谨慎的,但是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刻意去寻找,该验证的考证了,也没有结果的时候。那就任其自然发展吧!

曹操墓地址

2009年12月27日,一座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墓葬(高陵)被考古发掘,从出土的“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挌虎短矛”等铭文来判断,墓主人就是曹操。但是尚存争议。比如墓主人骸骨与曹操实际年龄不符,陪葬品被盗等等,还要进一步进行收集证据。不过基本上可以确定高陵就是曹操墓。

不过我相信,曹操墓的所有谜团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的古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