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辰“聯姻”日產、零部件整體上市,東風有限“大改”在即?

國際金融報

東風集團的“瘦身”計劃在新冠疫情和汽車行業百年變革的大背景下再次被提上了日程。

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有限”)處獲悉,其對旗下七大事業部的組織架構進行了相應地調整。具體來看,該公司七個事業部被整合成了五個。其中,東風啓辰“聯姻”東風日產、東風裝備“聯姻”東風零部件,東風英菲尼迪、東風股份、鄭州日產則保持不變。

除了對事業部進行調整外,該公司東風零部件整體上市也傳來了新消息,東風有限近期可謂是大動作頻現。那麼,這是否意味着汽車行業“大變革”即將來臨?

“內部資源整合肯定與公司的戰略發展和調整緊密相連。”汽車分析師嚴景輝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東風有限方面認爲,此次整合是基於戰略考慮,由東風有限主導推動的重大改革課題。通過業務整合、重組、優化,進一步擴大公司內部資源協同,優化組織架構,提升決策效率。

在此之前,資本市場早已聞風而動。東風有限旗下東風汽車的股價從12月中旬開始幾近翻倍;東風科技也於同時間段上漲,12月29日收盤股價也是實現了漲停,達到了16.69元。

分分合合是爲何

在此次整合事件中,最受業內關注的當屬東風啓辰和東風日產的整合,畢竟在此之前,兩家公司已經歷過“分分合合”。

東風啓辰是一個合資自主品牌。據嚴景輝介紹,所謂合資自主,是指由合資企業開發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品牌或產品的一種方式,是當時提高中國汽車行業技術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

啓辰品牌最早在2010年脫胎於東風日產,在諸多合資自主品牌中一度表現亮眼,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銷量超過10萬輛。於是,啓辰在2017年宣佈脫離東風日產,成爲了與東風日產平級的事業部,並重新命名爲東風啓辰。

但和東風日產“分手”後,東風啓辰的發展並不如預期中順利,在2017年銷量達到頂峯的14.3萬輛後,便迅速開始走“下坡路”。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東風啓辰的銷量同比下滑近13%至6.87萬輛,尚不如當年在東風日產旗下時的銷量。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就是東風啓辰再次迴歸東風日產懷抱的原因,畢竟打造一個獨立品牌並不容易,需要巨大的投入。單就渠道方面而言,多位北方地區的消費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均表示,從未見過啓辰的4S店,“想買都買不到”,更不用提品牌溢價。

此次整合之後,東風啓辰將重新被納入東風日產管理,由獨立品牌變更爲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旗下第二品牌,由東風有限分公司變更爲東風日產的總部級機構。換言之,東風啓辰“降級”了。

嚴景輝告訴記者,東風啓辰在新能源方面嚐鮮較早,2014年便發佈了首款純電動汽車。據悉,東風啓辰被整合後將繼續發揮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方面的本土技術獨特優勢,並探索新的出行商業模式。而東風日產除繼續保持原有業務外,也將協同啓辰品牌一起,爲現在和未來的日產和啓辰品牌客戶提供服務。

零部件整體上市進行中

在此次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東風零部件也早已在資本市場中掀起了波瀾,因爲其籌備了近4年之久的整體上市進程終於迎來了實質性進展。

據悉,早在2016年底,東風有限就有意讓東風零部件借道東風科技登陸A股市場,內部代號是“諾亞709項目”。2019年初,東風科技發佈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正式公佈了這一計劃,但中間歷經波折。

如今,東風零部件整體上市終於進入了最後階段。

12月18日,東風科技公告稱,國務院國資委已原則同意公司資產重組的總體方案。根據方案,東風科技向東風零部件發行股份,購買其旗下的多家公司股權來實現東風零部件資產的注入,這些公司包括東風馬勒熱系統有限公司、上海弗列加濾清器有限公司、東風富士湯姆森調溫器有限公司、上海東森置業有限公司、東風佛吉亞(襄陽)排氣系統有限公司、東風佛吉亞排氣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等在內的9家公司。

受上述消息影響,東風科技自12月18日起,股價漲幅已超23%。在12月28日東風零部件整合東風裝備的消息公佈以來,東風科技股價更是接連收穫兩個漲停。

據悉,此次東風裝備與東風零部件整合以後,東風零部件將進一步強化“6+1”核心零部件業務的系統化發展,接下來將推進零部件、裝備兩大核心業務實現股權多元化發展。

嚴景輝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不管是整合事業部,還是零部件整體上市,這些動作都與東風的戰略發展緊密相關。其實,不管是“優化組織”還是“業務整合”,中心思想都是在“瘦身”。

東風集團的龐大和“臃腫”在業內有目共睹,東風集團方面也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從2014年起便有意進行“瘦身”。據統計,僅在2014年-2018年,東風整個集團便剝離/整合了近70家子公司。

“深入推進資源整合,減少同質化競爭,是做強、做優、做大企業的‘必選項’。”正如東風有限在公告中所言,在汽車行業迎來百年變革的大背景下,無論是“處僵治困”、“優化佈局”,還是“深化協同”、“提質增效”,最終目的都是不斷適應企業經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