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各位鱼友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而且绝对有代表性的询问问题方式,内容大致模仿如下:

明知道自己想要的答案,偏要来询问?

鱼友:养鱼老道,您说我一个40厘米的小鱼缸,可不可以饲养几条大金鱼?

我:不好啊,这样的话,水质根本无法调理,金鱼吃得多、拉得多,在小鱼缸里饲养不适合,不如饲养点小型热带鱼为好,管理也省事。

鱼友:可是我不想加温,太费电。

我:那也不能饲养大金鱼啊,水质无法保证。

鱼友:我加大过滤就是了,或者勤换些水,先养点小的金鱼。

我:这个,也不是不可以的,大了可以再换缸饲养。

鱼友:如果说养几条小的行的话,那还不如养一条大的呢。(聊到这个份上,我基本上就已经明白了)

我:您说的也是,那就少养点也可以的。

鱼友:那好,我也不多养,加大过滤,养个两三条先试试?

我:没问题!(到底是谁,套住了谁?其实我是一清二楚,哈哈)

类似于上述的鱼友,在实际推销中,可能毫无技巧,但却掌握了推销的真谛啊,不得不服

其实呢?

上述这段话,不可以作为我们询问养鱼问题的模板,倒是可以作为推销话术的样板教材。

自己首先,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而且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然后再以迂回战术,寻求对方的建议和良策。

然后再在这些建议中,寻找倾向于自己目的地共同点,或者共同话题,不断获得他人的肯定,最后成交。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现实推销中,把握不住这个诀窍呢?

目的性还是不强,绝对想要的信心不足,不是源于自己从心底发出的爱好,结果必然不同,仅此而已吧。

即使,我再提出任何的反驳性意见,我敢保证,这位鱼友还是会一如既往地,顺着他的既有目的,把我一一驳回,最终还是会达成他自己的目的。

有些鱼友看到这里就会说了,既然自己就想那么做,为什么还要询问别人呢?

只是为了一个自我安慰的肯定,我给他就是了。

这是啥来着?论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相对重要性,哈哈。

请理解我的难处,有些问题的违心回答,错不在我

今天我把这个案例抛出来,并没有别的意思。

相信,但凡聪明的鱼友,这个案例已经把问题解释的清清楚楚了。

如果,因为这样的事情,最后我所获得的结果就是,鱼养死了,就是那个养鱼老道教的,对不起,这个结局我不承认。

某些鱼友,不妨仔细想想,这其中是否会有您的影子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