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按照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充分聚焦食品小作坊重難點問題,統籌謀劃,重點突破,多措並舉,通過抓源頭、抓主線、抓亮點、抓成效,食品小作坊監管和治理提升示範試點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01以機制體制爲支撐點,下好規範發展、質量發展的“先手棋”。

讓生產和監管有標準、有規則、有體系,是推動食品小作坊破除“小散亂”問題、走向規範化、質量型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統籌領導上高位推動,全年省級統籌安排330萬元專項經費,撬動市縣兩級地方財政投入7760餘萬元用於小作坊治理提升工作;同時召開了三次小作坊治理提升專題工作會,聽情況,互交流,共探討,解問題,再推動,實現小作坊治理提升工作有序穩步推進。在規範建設上聚力聚焦,從防控風險入手,立足小作坊長效機制建設,聚焦白酒、食用油、肉製品、醬醃菜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分類建立生產場所、設施設備、質量控制等重點環節技術性指標,省市兩級共制定印發《白酒小作坊生產加工指導意見(試行)》等60餘項食品小作坊監管制度,將規範性的技術要求轉換成看得見、摸得着的實物,將各項管理制度落實爲可操作的管理規程。在創新制度上精準施策,在全省推行“散裝白酒雙籤留樣制度”,對食品小作坊生產的白酒實施銷售、配送、貯存“一把鎖”追溯,着力破解散裝白酒追溯難、監管難等問題,消除監管“盲區”。在全鏈條監管上重點發力,以區域性禁止准入目錄爲支撐,構建起以“備案管理+負面清單”爲核心的食品小作坊監管制度,着力消除法律法規和許可准入之外的“真空區”,劃清小作坊和經營店的“邊界線”、明確管什麼和怎麼管的“責任書”,實現小作坊備案信息、監管信息“一站式”查詢、全鏈條追溯。目前全省共有33025家食品小作坊備案建檔,成都、綿陽等試點建立“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了以備案情況、風險分級、監督檢查、監督抽檢、行政處罰、投訴舉報等爲主要內容的小作坊監管檔案,做到了“一作坊一檔案”,實現可監管工作對象清楚、等級清楚、風險清楚。

02以示範引領爲着力點,探索特色發展、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分散化、粗放式發展是現階段食品小作坊普遍存在的發展短板,文化嵌入不足、主題打造欠缺、同質化競爭是一部分特色小作坊客觀面臨的發展瓶頸。通過政府引導,示範引領,試點先行,突出地域特色,通過政府地方財政扶持+業主自籌,以白酒、茶葉等地域特色爲重點,成都、雅安、瀘州等地圍繞消費“新趨勢”、生活“新主張”,採取量身定製的方式,建立名山區茶葉加工區、開展傳統白酒小作坊細胞創建工程、開發“邛酒”文化酒莊等,推動品牌發展、文化賦能,主動提升自我造血功能;注重文旅融合,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產品精加工,陽光米易圍繞枇杷生態園建設的“透明式”小作坊集羣,李白故里江油的小作坊傳統工藝直播平臺,閬苑仙境閬中旅遊區“名特優食品小作坊”等一批集現場體驗、加工參觀、休閒購物、網紅直播等爲一體的文旅景點傳統特色小作坊集體亮相,充分帶動了特色餐飲、文化民宿的發展,促進了產品附加值的提升;探索集聚發展,以成都市雙流區爲試點,通過政府投資7000 萬打造“空港食品小作坊集約發展示範中心”,引導具備條件的食品小作坊入園發展,打造產品生產、檢驗、銷售成鏈條、成規模發展的食品小作坊“集聚區”,提升供應鏈價值鏈融合品牌,園區內小作坊總體產品質量合格率提升約60%、能耗成本節省約30%、廢棄物排放量降低約50%;強化示範效應,結合區域分佈、統籌發展、產業基礎等,全省6個縣(區)打造了65家“制度完善,佈局合理,設施齊全,過程規範,管理有方”的省級食品小作坊行業標杆和300多個市級示範小作坊,省市兩級共召開23次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現場會和推進會,通過現場交流、實地參觀、共同研討等方式推廣經驗,相互借鑑,取長補短,推動各級在在延伸試點效應上再發力,落實管理責任上再聚力,在創新治理提升能力上再創新。

03以嚴格監管爲標準點,守好健康發展、安全發展的“基本盤”。

食品安全是食品產業發展的基本法則、第一要求。全省始終堅持“標本兼治、疏堵並舉、從嚴治理”的原則,推動各級監管部門實現統一監管目標,統一監管體制,統一監管標準。嚴格對標監管,以風險分級監管全覆蓋爲基礎,綜合運用監督檢查、抽檢監測、風險預警、執法整治等方式加強對高風險品種的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切實推動問題整改到位、主體責任落實到位,嚴查嚴打擾亂市場、危害羣衆的“黑作坊”“黑窩點”。截止11月份,共監督檢查食品小作坊49138家次,責令整改3905家次,立案查處898家次,依法取締120家次;開展監督抽檢9137家次。嚴格規範監管,各地按照《四川省食品小作坊治理提升(2019-2021年)三年行動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本地食品小作坊在環境衛生、設備清潔、原料來源、加工製作、銷售管理等方面制定和補充完善了60餘項工作規範、實施標準和指導文書等規範性監管文件,促進小作坊的依法監管和有效治理。嚴格主體落實,堅持獎懲分明、管幫結合,聯合信用、廣告、標準、品牌、宣傳等職能作用,綜合運用責任約談、現場考覈等多種市場監管手段,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共開展食品小作坊培訓582場次,參加人員31037人次,印製發放宣傳教育資料70448冊次,引導從業者嚴守道德底線,督促小作坊履行保障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