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互聯網和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大數據作爲國家戰略,在推動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着關鍵作用。29日下午,“洛陽都市圈 聚力共出彩”主題宣傳活動集中採訪第七站走進洛陽大數據產業園,感受洛陽積極培育數字經濟,不斷依託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優勢,打造全國一流數字園區的創新舉措。

洛陽大數據產業園是洛陽圍繞“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強力推進“9+2”工作佈局和構建“565”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建設的六大產業園之一。作爲全省首批大數據產業園區,該園區2016年開始規劃建設,於2020年3月被工信部授予以大數據爲特色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目前園區形成“一園六區”產業佈局,入駐企業1172家,從業人員約3.2萬人,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

在當日觀摩中,洛陽大數據產業園加速引進業內龍頭企業,持續突出以智能製造爲特色的工業大數據、以文化旅遊爲特色的公共服務大數據、以創新引領爲特色的互聯網大數據“三條主線”的做法,引起了不少媒體記者的興趣。

其中,在旅發集團打造的旅遊大數據平臺上,信息前端採集系統、健康管理系統、旅遊信息查詢系統接連閃爍,一張張功能各異的顯示屏實時變動着各類有效信息,相關數據都可以得到採集,經後期處理應用於智慧旅遊管理、智慧旅遊服務、智慧旅遊營銷、政務管理、旅遊消費大數據、旅遊徵信等多個層面,最終爲行業上下游和終端消費者提供信息化服務。

“區域聯動發展,做好數據共享共通和相關應用是關鍵,洛陽在旅遊方面的實踐給人不少啓發。”魯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李業龍一邊體驗着該平臺推出的新型旅遊綜合體“文旅盒子”,一邊感嘆道。

在工業領域,洛陽大數據產業園是被工信部批准建設的全省首個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也是當日媒體重點關注的內容。該系統能夠爲企業提供如同身份證一般的產品編碼、標識解析和產品溯源等服務,目前已接入中國一拖、中信重工、洛陽單晶硅集團等龍頭企業。據最新統計,其平臺註冊標識量已達到150萬條,解析標識數量200餘萬次。

數據的持續豐富爲洛陽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手段。目前該系統除了在洛陽地區推廣外,還在洛陽市工信局的帶領下與濟源市、汝州市等地的核心企業進行溝通對接,爲下一步跨區域合作推廣奠定基礎,已成爲洛陽工業展示的一張新名片。

產業發展快,全靠龍頭帶。當得知洛陽大數據園區目前已引進全國首家人臉識別芯片生產商上海依圖、全國視頻監管市場佔有率第一的海康威視、智能財會新三板上市企業北京嘉芸匯等一大批龍頭企業時,平頂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副總監李剛建議,應充分利用這些先進企業的技術優勢,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通過加快打造中西部對外開放新高地,持續助力洛陽都市圈建設。

(洛報融媒 記者 陳曦 /文 魯博 張怡熙/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