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風雲變幻,全球車市惟有中國還有增量空間。曾經錯失先機的豐田不再猶豫,以All in的姿態,立志將中國市場打造爲全球戰略版圖中最強的一環。

文/《汽車人》管宏業

向來強調全球均衡市場策略的豐田汽車,面對中國車市吸引,也不由表現得有些“偏心”。無論是戰略資源重構,還是事業模式創新,豐田開始更多轉向東方,努力探索新的路徑。再平衡後的長遠目標是:超過美國,將中國培育爲旗下全球第一大市場。

事實上,雙擎戰略也好,TNGA戰略也好,經歷過去數年潛心耕耘,豐田在華已收穫初步果實。2020年5月份,豐田汽車在制定2020財年盈利預期時,將目標定爲5199億日元;而僅僅半年後,2020年11月份,這一目標調整爲13000億日元,整整放大了三倍。談及盈利放大的原因,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直言不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市場。

儘管庚子年裏新冠疫情嚴重衝擊了全球車市,但在中國,豐田汽車卻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景。距離2020年收官還有一個多星期,豐田汽車已率先達成年初170萬輛銷量目標。市場人士預測,照這個趨勢,12月31日新年鐘聲敲響時,豐田有望挑戰180萬輛目標。

不僅銷量增幅遠超大盤,經營質量也可圈可點,庫存指數、經銷商盈利都超過市場平均水平。在8.5%的增幅拉動下,2020年,豐田在華市場份額增長了2個百分點。

與大部分汽車企業採取收縮態勢做減法截然不同,豐田在華兩個合資公司卻捋起袖子加油幹。在先後啓動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和廣汽豐田第五工廠後,南北豐田將各自達成百萬輛產能規模,並預計將不晚於2022年突破年產銷200萬輛大關。

2011年10月,豐田中國研發中心TMEC在江蘇常熟破土動工,豐田章男親臨現場並用中文說出了那句讓現場沸騰的話:“中國最重要”。十年後,“中國最重要”不再只是口號和宣講,而已成爲實實在在的銷量和未來。

同樣的疫情衝擊,當事人的對應卻高下立判。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與部分跨國車企外籍高管紛紛撤離形成鮮明對比,今年2月,豐田中國董事長上田達郎與豐田中國總經理前川智士一起,帶領700餘名駐在員從日本一起返回中國。談及爲何在危險時刻返回,上田達郎回答:必須身臨中國一線,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中國。

談及今年取得的成績,豐田中國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將之歸功於三方面原因:中國市場的韌性、消費市場的剛需、產業鏈的完備。他特別由衷地說:倘若沒有政府強有力的抗疫舉措,沒有社會各界大力支持,豐田無論如何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未經他人苦,莫說生活易。不曾經歷過的人,便無法感同身受。從年初開始,2020年就充斥着太多的“意想不到”。疫情打亂了世界的交往,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形態。對豐田中國而言,更是從根本上重新界定了組織形態、工作模式,甚至是KPI考覈目標。

用雷霆之勢來形容這場變革並不爲過,因爲這場變革涉及豐田中國的每一個人:50%的員工徹底轉換座標,挑戰全新業務;剩下50%的員工組織重構,業務大幅加碼。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次“起立”、“再坐下”的改革。在實行彈性工作制後,沒有人再有固定工位。“朝九晚五”不再是評價標準,新的KPI考覈機制下,對豐田中國員工提出全新挑戰,但也在相當程度上成爲豐田全球改革的參照物、風向標。

正如豐田贊助東京奧運會的口號:Start your impossible,“開啓不可能”成爲豐田中國新的行爲準則。與人們印象裏那個傳統偏向保守的舊豐田不同,2020年豐田中國呈現出大幅變革甚至激烈轉向的勢頭。

特別是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上,豐田的步伐愈發急促。2019年,豐田修正目標,將2017年設定的目標提前5年,即在2025年計劃實現電動化車型總量超過550萬輛。這其中,EV和FCEV將超過100萬輛,中國將佔大部分份額。很顯然,中國已經成爲豐田新能源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

正是以中國市場爲牽引,豐田火力全開,確立了面向電氣化時代邁進的兩大舉措。

一是,轉變單純製造的理念,建立包括新型商業模式在內的嶄新運營體制;二是,改變以往閉環生產、單打獨鬥的傳統,轉向“協同發展”,建立更多夥伴關係。包括一汽、東風、廣汽、北汽、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中國頭部汽車/零部件企業,已悉數與豐田建立合作開發關係。

倘若以“朋友圈”來形容,豐田的夥伴關係幾乎囊括了半個中國汽車業。很顯然,發展新能源汽車,開放才能夠普及,普及纔有未來,“獨樂樂不如衆樂樂”,2000年前孔子的智慧,正被豐田“現地現物”加以應用。

少有汽車企業能夠如豐田那樣,在全球不同市場實現較爲均衡的銷量構成。過去5年裏,在將近1000萬輛的全球銷售構成中,美國市場約爲250萬輛,日本市場約爲150萬輛,中日以外的亞洲150萬輛,歐洲、中東加起來150萬輛,是所有跨國車企裏發展最全面、佈局最均衡的一個。也正是得益於多元佈局,不管區域市場掀起怎樣的波瀾,豐田總是能夠扛得住風浪。

如今,豐田計劃對大盤進行調整。均衡依然是不變的主題,但領頭羊有了新的候選者:在一個尚不明確的年度裏,豐田希望中國銷量能夠達到“與全球市場地位相匹配的水平”。

儘管2020年豐田在華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實現歷史性突破,但在全球銷量佔比依然沒有超過20%,相比之下,中國爲本田貢獻了三分之一的全球銷量,更不用說是大衆品牌將近二分之一的銷售來源,同樣也是奧迪、奔馳、寶馬、凱迪拉克、別克、沃爾沃等品牌全球第一大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豐田沒有理由不將中國培育爲全球最大市場。

中國車市也爲豐田提供了足夠的成長空間。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車市銷量佔全球總銷量的30%,今年前11個月,基本走出疫情衝擊的中國車市,全球佔比擴大到33%。儘管競爭越來越激烈,但中國仍然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場。

後疫情時代風雲變幻,全球車市惟有中國還有增量空間。曾經錯失先機的豐田不再猶豫,以All in的姿態,立志將中國市場打造爲全球戰略版圖中最強的一環。(文/《汽車人》管宏業)【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爲《汽車人》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