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看林肯,說豪華車市場強勁復甦,林肯搭上了“發展的快車”;林肯人說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點滴成績得來不易。

在中國汽車市場,林肯是“遲到者”,面前是已經排排坐分果果的充分競爭格局;在“啓動國產=量價雙降”的魔咒面前,林肯是“挑戰者”,奮力向上才能打破僵局破繭成蝶。

毛京波先釐清“品牌爲道,營銷爲術”的關係,再提出“堅持美式豪華、堅持林肯之道、堅持價值營銷”,不僅解決了林肯品牌的差異化競爭問題,更讓“提升用戶體驗”不再是一句口號——獨特鮮明的品牌定位、超越期待的服務體驗、打破壁壘的營銷策略,推動林肯乘上“發展的快車”。

產品力與營銷力,是林肯能夠做到後來居上的根本因素。兩款國產新車、“入門即豪華”的配置設定,讓用戶可以一步到位地擁有豪華品牌、享受豪華配置,極大地豐富了產品與品牌的價值體驗;長期發展的角色設定,讓林肯和經銷商達成了踏實做事“不賺快錢”、苦練內功厚積薄發的共識,纔有了國產第一年就站穩腳跟的開局,纔有了銷量大幅拉昇而價格保持穩定的成績,纔有了全行業熱議的“林肯現象”。

遍佈全國的林肯經銷商是“三個堅持”得到全面貫徹、是林肯品牌在華站穩腳跟的關鍵。經過持續兩年的市場低迷,經銷商投資人堅信“品牌的力量”,而不是“以價換量”;經銷店輸出“美好的生活方式”、營造“有溫度的服務”、提供超越用戶期待的體驗……今天,林肯的用戶進店不再是因爲修車、洗車,也不是爲了投保、裝飾,而是“回家看看”。

可以說,“三個堅持”徹底改變了林肯。從細節上看,這是換位思考的另一種表達:廠商的決策、經銷商的實踐,都要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從宏觀上看,用戶需求真正成爲驅動產品的引擎、驅動服務的樞紐,無論品牌、產品還是服務,都要做到以用戶爲核心。

《汽車人》近日走進林肯的銷售渠道,分赴8城採訪10位經銷商投資人,暢談如何堅守“美式豪華”、打造“林肯之道”、踐行“價值營銷”。

文/《汽車人》吳毓

林肯在中國快速站穩腳跟、國產冒險家和國產飛行家帶動銷量連月增長,都與準確的品牌定位密不可分。張金峯說,在中國,林肯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的未來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

山東順騁貿易集團董事長 張金峯

張金峯是山東順騁貿易集團董事長,人民大學EMBA、長江商學院MBA的兩次研習,使他養成了看長期、看大勢的思維邏輯,建立了價值投資、品牌投資的實踐原則。對決策者來講,清晰的戰略定位是最重要的。張金峯說,毛京波正是通過精確的定位,慢慢地打造林肯,讓品牌的基因越來越清晰,讓品牌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大。

林肯進入毛京波時代後,開始從客戶的體驗感知入手去解讀品牌定位、詮釋品牌精神。張金峯說,“三個堅持”說起來簡單,但要想高度地提煉、精確地表達,其實是一個蠻複雜的東西,但毛京波做到了。把“三個堅持”紮紮實實地推廣、不打折扣地踐行,同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林肯經銷商做到了。

今天的汽車市場,投資4S店並非一本萬利的生意,但張金峯卻將林肯中心視爲價值投資。這是對林肯品牌的充分理解與高度認可。張金峯說,從“美式豪華、林肯之道、價值營銷”來看,林肯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定位,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切工作都圍繞着“三大堅持”去展開、去推進。今天,林肯的市場表現大幅提升、豪華定位深入人心,正是因爲主機廠恰如其分地詮釋品牌、經銷商不折不扣地認真踐行。

“看長期趨勢,做長線投資”已經成爲張金峯做事的主旨。談起林肯品牌,他樂於將長期發展的觀點與林肯成長的軌跡彼此印證。在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緩增長甚至是負增長的時刻,大部分經銷商投資人是以“提質增效”爲方向,以“削減成本”爲手段,但張金峯思考的卻是“長期投資”,推動的也是“深耕細作”。

早在2008年,山東順騁集團就要求旗下4S店的銷售顧問“每月接待客戶不能超過30名、每週接待客戶不能超過10名”。對於一位投資人而言,這樣的規定已經“背離”投資的初衷,卻是張金峯追求極致服務的初心,更與林肯之道的核心訴求不謀而合。

表面看,“限量”削減了首席顧問的獲客比例;實際上,“削減絕對數量”反而促使首席顧問、鑑賞工程師對每一組客戶更加珍惜:從迎賓保安、前廳接待,到首席顧問、鑑賞工程師……每一個細節都要讓客戶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

張金峯說:“產品加上服務,就等於品牌”,張金峯一邊凌空勾畫一邊無比誠懇地說:“在這樣的等式中,產品和服務同等重要,兩個支點不能或缺。預設產品是10分,如果提供了5分的服務,那麼品牌就是15分;如果提供了10分的服務,那麼品牌就是20分。我們所追求的是產品要滿分,服務更要滿分。”

客戶的滿意,是基於員工的誠心服務;或者說,豪華品牌的定位+正心誠意的服務,帶來客戶的滿意度的提升。張金峯說,如果把這個邏輯倒推回去,其根本就是員工的滿意度與專業度——讓員工熱愛林肯的品牌、喜愛林肯的產品、享受與客戶溝通的過程、滿足於客戶對林肯的認可……最終將所有的熱愛與喜愛、認知與理解傳遞給客戶,傳遞給所有願意瞭解林肯的人。

已經成爲一種服務模式的“海底撈”,就是將員工滿意度與客戶滿意度作爲KPI,而不是去單純地考覈利潤率、毛利率——引導、激勵管理者關注過程控制,避免一味追求“單平米績效”而導致客戶體驗下降。張金峯對“過程驅動結果”的管理模式尤其讚賞,並將其作爲踐行“林肯之道”、提升客戶滿意度的關鍵手段。

爲了讓客戶的每一次進店都有極致的體驗,山東嘉騁林肯中心高額配置員工隊伍。司職試車體驗的鑑賞工程師達到3人,負責休息區接待的茶歇招待專員也有4人;而來自歐洲的豪華品牌,同樣崗位的人員配備不足半數。不僅如此,該店的保安、保潔都從第三方外包調整爲自主招聘,讓服務客戶成爲全員的共同目標,讓真誠笑容成爲全店的一致表達。

客觀地說,如果裁掉一半的服務、支持崗位,每個月的費用支出至少能節省十幾萬元;但對於山東嘉騁林肯中心來說,“全員服務客戶”是立身之本,高品質服務客戶的原則絕不能被打破。

除了提供各種現磨咖啡、鮮榨果汁,山東嘉騁林肯中心還提供至少7種茶,從常見的紅茶、綠茶、茉莉花茶,到半發酵的巖茶、鐵觀音,以及代茶飲的菊花茶、蒲公英茶,甚至還有根據客戶需要而調製的各種奶茶。爲了保證茶飲的品質,不僅有高段位的茶藝師負責試茶、選茶,茶歇間兩臺冰箱中的一臺專門用於茶葉保鮮,還有一月一採購、每月換新茶的苛刻規定……目的只有一個:給客戶的這杯茶,總能以最好的狀態、最好的品質呈現。

張金峯說,能夠把過程一步一步做好、把細節一點一點做足,品牌不斷提升、銷量持續增長都是必然的結果。林肯之道所注重的程序、細節是過程,客戶口碑和市場銷量則是結果。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只要讓客戶感受到與衆不同的看車體驗、舒適便利的用車體驗,他自然會信任品牌、認可產品。

在中國,林肯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的未來有非常大的想像空間。張金峯說,每當有客戶說“我喜歡開林肯”、“林肯的服務就是比它們好”的時候,我的心裏是蠻有驕傲感的。每當此時,我都會想到一件事:林肯的未來就在中國。(文/《汽車人》吳毓)【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爲《汽車人》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