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鍾才廷 & 圖 | 網絡

每天清晨五點左右,窗外傳來的陣陣鳥鳴會準時把我從夢中喚醒。

我們樓房前有一排四季常綠的樟樹,約三十米開外有幾棵枝繁葉茂的楊樹。安靜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因而這些樹木成了鳥的世界,鳥的天堂——這裏棲息着喜鵲﹑斑鳩等衆多的鳥兒。

每天清晨,鳥兒們似乎要給正在休息的樓房主人提醒早起,它們敞開喉嚨,縱情歌唱。低吟者優雅悅耳,婉轉動聽。高昂者鏗鏘有力,節湊鮮明。在這些鳥兒中,有一羣麻雀引起了我的注意。

偶爾有一兩隻麻雀飛到我家的陽臺上。它們有時在花叢中蹦來跳去,尋找蟲子,有時在防盜網上站立片刻,又“噗”的一聲迅速飛走。因此,我有近距離觀察它們的機會。

麻雀屬小型鳥類,雖然個子微小,但全身羽毛的顏色複雜多變,前額、頭頂、後頸等部位是慄褐色,頭部兩側的白色羽毛與耳部的一塊黑斑互相映襯,非常醒目,背部棕褐色羽毛中間有規律地點綴着黑色縱紋,腹部和腿部則長着深灰色的絨毛,真可謂五彩斑斕。

一雙機靈的小眼睛隨着腦袋不停地轉動,它們不知疲倦,總是不停地跳躍、梳理羽毛,尾巴總在一翹一翹的——那是爲了保持身體的平衡。麻雀發出的聲音永遠是枯燥的嘰嘰喳喳,但是它們就在這單調的叫聲中傳遞信息、抵禦天敵、繁衍後代。

麻雀啄食的樣子很有趣,低頭在地上啄一下,迅速抬起頭向四周掃視,好像擔心同伴搶食,又好像擔心危險來臨,發現平安無事後又迅速低頭啄食。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天敵傷害自己,這就它們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的基本技能。

據瞭解,麻雀極小的胃部不能儲存更多的食物,它只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停地尋找食物,補充能量。它們不能像大雁那樣排着漂亮整齊的隊形劃過雲端,在長空中留下優美的倩影,引發人們“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那樣的感慨與遐想。

它們也不能像雄鷹那樣展開強健有力的翅膀遨遊天際,在蒼穹中留下矯健的英姿,博得人們“萬里碧空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絛人”那樣的謳歌與讚揚。儘管相形見拙,無人喝彩,但麻雀並不自慚形穢,因爲它知道自己是人類忠實的朋友。

凡是有人羣的地方便會出現它們的身影。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從一個樓檐到另一個檐臺,生存於村莊或城鎮之中,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風雨雪霜,它們與人類不棄不離,每天過着忙碌、平凡、快樂的生活。

在觀察麻雀的過程中驀然回首,我發現身邊有一羣與麻雀有共性的普通勞動者。

老孫是我們小區的一名清潔工。每天早晨,他推着清潔車準時來到小區履行職責。一年四季,天天如此。性格開朗的他逢人便打招呼,他說盡管忙忙碌碌,平平凡凡,但他永遠不會看輕自己,因爲覺得幫助別人帶走了垃圾,美化了環境,心裏總是樂呵呵的。

他嘴邊經常掛着這樣一句話:“做事要認真、要勤奮,爲人要低調、要平淡,這樣的生活有滋味。”雖然不是豪言壯語,但卻盪滌着每一位聽者的心靈。

現實中像老孫那樣的生活觀的人比比皆是。披星戴月、風雨無阻駕駛公汽爲乘客帶來便利的司機;東奔西走、走街串巷爲顧客送去急需商品的快遞員;酷暑嚴寒、揮汗如雨爲城市發展添磚加瓦的建築工人;愛崗敬業、爲人師表爲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

這些辛勤的勞動者,他們做着普通的事,卻很快樂。他們恪盡職守,任勞任怨。他們自珍,堅毅,有高度的責任感。他們與清潔工老孫一樣,一生默默無聞地奉獻着,對生活始終如一地熱愛着,都具備麻雀的秉性: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

在平凡中忙碌着,在平凡中快樂着。這就是積極的生活態度,這就是淡泊的美麗人生。

投稿&聯絡:[email protected]

本文作者鍾才廷授權印象黃陂發佈

關於作者鍾才廷,又名鍾浩明,男,現年56歲,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系黃陂區前川街第四小學教師,愛好寫作,曾經在黃陂區教育局主辦刊物《藍燭光》上發表過《追憶逝去的青春歲月》等文章三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