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組織人事報》發佈時間:2020年12月25日

王衍是西晉時期的政治家、清談家。作爲一種學術研究和交流的方式,清談似乎無可厚非;但王衍身爲朝廷重臣,平日裏高談闊論,當國家危難之際卻一籌莫展,實在是空談誤國。

王衍出身名門,“神情明秀,風姿祥雅”,一表人才、風流瀟灑,而且才華橫溢。王衍的父親是平北將軍,因而他有不少機會同官場上的人打交道。太傅楊駿曾想把女兒嫁給他,王衍卻用裝瘋的方式逃避了。

泰始八年,司馬炎下詔命百官舉薦可以安定邊疆的人才。尚書盧欽舉薦他爲遼東太守,但王衍推辭了。

應該說,這一時期王衍的所作所爲還是值得稱道的:他不問世事,專注於吟詩作賦、研究玄學;他的父親去世後,親朋好友送來豐厚的喪儀禮金,他都借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親戚和熟人。

不過,王衍最終還是出來做官了,擔任元城縣令。雖然終日清談,但縣裏政務倒也搞得井井有條。之後,他回到京城,任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

王衍雖身處官場,卻“妙善玄言,唯談《老》《莊》爲事。每捉玉柄麈尾,與手同色。義理有所不安,隨即改更,世號‘口中雌黃’”。“信口雌黃”的成語便由此而來。

趙王司馬倫除掉賈南風,掌控了朝政,不久又篡位稱帝。諸王之間相互內鬥之際,王衍的官卻越做越大。光熙元年,王衍升任司空;次年,又任司徒。

王衍身處亂世、位居宰輔之職,卻不怎麼考慮如何把國家治理好,而更願意保全自己。他還向當時執掌朝政的東海王司馬越推薦弟弟王澄爲荊州刺史、族弟王敦爲青州刺史,並對王澄、王敦說:“荊州有江、漢之固,青州有負海之險,卿二人在外而吾居中,足以爲三窟矣。”

此時,北方政權不斷髮起對西晉的攻擊,朝廷內部卻依然內鬥不止。永嘉四年,洛陽城被圍困一年多了,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朝臣們大多建議遷都以避難,王衍卻力排衆議,還賣掉自己的牛車,試圖安定人心。這樣,就錯失了挽救危局的最後機會。

永嘉五年三月,掌控西晉政權的司馬越因病去世,將後事託付給王衍。王衍率軍民護送司馬越的靈柩回東海封地,在半道被敵軍輕騎趕上,十萬餘將士相互踐踏、屍積如山,王衍和隨行的大臣也統統被俘。此時的洛陽城已經成了一座空城,晉懷帝司馬熾也成爲俘虜,在受盡屈辱後被毒死。

敵軍看在王衍身爲名士的份上,給他留了一個全屍,命人推倒牆壁把王衍壓死。王衍臨死前,總算說了一句實話:“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