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0腾讯视频内容生态大会上,腾讯视频首次明确对外宣布发展中视频业务。从起手的长视频业务,到短视频业务的加码,再到此次中视频业务的抢滩,其朝着“综合视频平台”的愿景,所见愈高,所行也弥远。

文 | 坤同

视频赛道的扩容时间到了。

经历长视频和短视频角力厮磨之后,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清晰,并且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增长天花板,正因为如此,中视频势必成为视频领域下一阶段的主赛道之一。作为链接长视频与短视频的中间型内容,中视频不仅是在形态上弥合了长、短视频之间的沟壑,更在产能机制和商业模式上兼收并蓄,指向的是一片用户、专业创作者以及平台多方“共创”的新“蓝海”。

抢滩中视频——各大平台已然蓄势待发。在2020腾讯视频内容生态大会上,腾讯视频首次明确对外宣布发展中视频业务,剑指行业的这一增量空间。对于长视频和短视频内容已经兼备的腾讯视频而言,加码中视频意味着什么?长中短视频的全面进击又将显出怎样的效益?这都能从此次内容生态大会上窥得一二。与此同时,作为国内头部网络视听平台,腾讯视频的此番入局也或将真正引燃中视频的“战火”,在又一场革新式角力赛中助推视频行业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定义ING的中视频,

拓出不被定义的增长极

腾讯视频在中视频领域的探索早已有迹可循:瞄准“她力量”的纪实访谈节目《女人30+》以5到15分钟的内容将女性力量娓娓道来;《早餐中国》《风味原产地》《向着夜宵的方向》等纪录片作品则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充分调动起用户的观看兴趣;由《龙岭迷窟》延展而出的中视频——首部探险动作互动剧《龙岭迷窟之最后的搬山道人》在豆瓣上获得了8.2的高分,并实现对长剧集的反哺。

因此,中视频的内容形式并不新鲜。从字面上表浅地看,中视频仅在视频时长上与长、短视频有着显著区分,这也是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中视频没有完全被概念化和产品化的重要原因。不过,随着视频赛道在长短视频的角逐中走入疲软,中视频的优势得以真正显现出来,如今的网络视听环境更为其发展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方面,随着用户数量的红利趋渐饱和,长视频对于平台拉新的意义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更多的意义体现在留存会员用户和推动消费升级方面。另一方面,在快节奏和碎片化的当下,短视频占领了用户的注意力高地,《2020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显示,腾讯视频的短视频用户占比达到61%,短视频用户日均消费时长达到了75min+。但是,大部分短视频停留在“段子式”的娱乐供给,过于短平快的内容难以支撑起叙事的深度。

既追求形式上的精炼,又追求内容上的极致——长视频和短视频都无法两全的用户需求,恰恰是腾讯视频为中视频定义的核心属性。对于用户而言,“看/听故事”是一个持续性的需求,这种需求无法通过一个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短视频达成,并且信息爆炸和时间碎片的现实情况也让用户难以总是去消费动则几十集、几十分钟的长视频。

中视频正是腾讯视频在“快速观看”和“听一个丰富的故事”之间找到的绝佳平衡。它对焦的是碎片化时代下用户对于形式轻量化、叙事深度化的观看需求,旨在以有限的篇幅最大程度地给予用户对“好故事”的满足感。

在这个意义上,中视频成为了腾讯视频帮助用户去“看更多、看更爽、看更广的需求”的新窗口。与此同时,新业务形态也拉动着新产能的涌现。介于长、短视频之间的中视频,无论是之于长视频创作者,还是短视频创作者,都意味着新机会的到来。在腾讯视频的构想下,它既是“长视频创作者们的新赛道、新挑战、新增长点”,也是“短视频创作者们的上升通道”。需求与供给的双向推动下,中视频背后的增长规模不容小觑。对于一手汇集着数亿用户、一手链接着丰富创作者的腾讯视频来说,将中视频纳入内容生态之中既是“水到渠成”,也是“因势而为”。

启动“2+N”模式,

中视频内容创作全面鼓帆

引入中视频,意味着腾讯视频需要在原有的生态模式上再度探索有效的“融合”模式:其一,是内容创作模式的探索以及不同内容资源之间的融合;其二则是生态模式,也就是中视频能效机制的新建与融合。

从此次内容生态大会来看,在内容创作之维,腾讯视频对于中视频这一条全新业务线,布局了相当清晰的脉络。按照内容的叙事性,腾讯视频将中视频内容切分为“剧情类”和“非剧情类”两大品类,并分别基于不同的用户需求开启内容创作赛道,一言以概之,就是“2+N”的立体拓展模式,保证其能够以精准、迅速、高效的动作抢滩中视频领域。

“剧情类”中视频用户对焦内容的最大需求,即“看故事,看一个好故事,看一个不注水的好故事”。“剧情类”中视频包括此前已经产出相当作品的微剧和微动漫等类型,但此次是对此前同类型内容的迭代升级,尤其是作为重要发力点的微剧——在“大剧品质、少点水分、多点创意”的全新创作标准之下,“强故事性、人物性格设定鲜明,强节奏、高能剧情的”将成为腾讯视频微剧内容的鲜明标签。

与此同时,针对男女用户不同的观剧需求,腾讯视频后续推出的微剧将分别从青春校园、甜蜜爱情,以及逃生探险、热血逆袭等题材进行区分化的开发,并尝试单集时长在5-10分钟,12-24集一季的内容,以及横屏拍摄的方式,精准抓住15-24岁的青年用户群体。

“非剧情类”中视频对准的则是“用户对于形式创新、话题性强的小节目的需求”,其囊括了微综艺、微纪录、MV等品类,基于此,腾讯视频也全新划分出四大内容赛道——超级偶像、头号玩家、体验派大师、顶级行家。

“超级偶像”赛道将联动大剧、大综,围绕年轻艺人拓展丰富的周边节目,在艺人的“持续营业”中实现粉丝向会员用户、忠实用户的转化。“头号玩家”赛道则将联动腾讯系游戏,在内容衍生上探索更多可能性;“体验派大师”赛道将打造“带有强烈个人色彩、个人魅力的体验型节目,或者是带有强烈社会话题性的情感体验类节目”,用嵌入生活、呈现生活的表现方式“接入地气”;“顶级行家”赛道则定位于“为年轻群体量身打造的,更有趣味性、更活泼的知识类节目”,在极富“反差”的“化学反应”中击中年轻人的兴趣点与审美观。

腾讯视频推出的中视频并不是“平地起高楼”,其中打通了与平台内长视频、短视频创作资源的通道,尤其是基于头部IP、明星嘉宾、高热话题、优势产品的强强联合,为腾讯视频发展中视频业务赋予独一无二的内生驱动力。

内容破壁、机制协同,

腾讯视频打出生态优势

中视频这条新业务线的推出,需要勇气,更需要相当的实力。腾讯视频向来就是敢想敢干,这份勇气来自于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在腾讯视频构建的生态之中,资源的调配、优化和重组效率极高,且用户、创作方、平台之间形成了有机的协同模式。对于中视频这一需要多方“共创”的内容而言,腾讯视频的生态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布局赢得了时间,也提供了根本保障和基础支撑。

宣布入局中视频的同时,腾讯视频表示,“中视频业务,虽然刚刚开始试水,但使命已经非常明确,就是让我们平台的用户们,在内容选择上没有一丝遗憾”。“N+2”的中视频内容模式已然能够达成用户这一期待。不过,一项新业务线条的推出和运行,不仅要让用户没有遗憾,也要让创作者没有遗憾。因此,腾讯视频整合调用内部资源,面向创作者推出了一系列扶持计划和激励措施,构建起了行而有效的产能机制。

针对微剧品类,腾讯视频希望未来全部通过分账平台与片方进行分账,按照播出水平进行收入结算,共享市场收益。对于评为重点的项目,腾讯视频将聚合全腾讯系的优质资源来助力宣推。不仅如此,腾讯视频后续也将推出“百部IP共创计划”,为“有拍摄、制作能力,但一时间不知该拍什么样题材的片方”提供优质IP资源,“用大IP打造出精品小爆款”。而针对“非剧情类”中视频,则将有“腾讯视频+”计划,以及生态内部的强资源支持和灵活商业化机会的保障。

“共创”的逻辑之下,腾讯视频期待中视频从建联、评估,到签约、上线,到数据分析、结算等,全部通过线上来完成。与此同时,创作者可以拥有自己的厂牌主页。在这个意义上,中视频不仅是对于生态内容的拓展,更做到了对于生态机制的补足和优化,树立起的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和典范。可以说,入局中视频,是腾讯视频对于满足用户需求使命的又一次有力践行,更是对存量市场的前瞻探索、对内容生态的自我造血与供能。

正如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所说,在腾讯视频的“雨林生态”中,“技术中台、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多元的业务形态构成了高稳定性的‘土壤’。而优质的海量IP、以及多元化的运营方式是供给这片雨林的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孕育的极为丰富的植被系统,就是内容”。

从起手的长视频业务,到短视频业务的加码,再到此次中视频业务的抢滩,能够看到,腾讯视频始终朝着“综合视频平台”的愿景前进,一步一个脚印的深耕中,其所见愈高,所行也弥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