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

     近日,四川某地的李大爷为了看病,和老伴转了好几趟车终于赶到某知名医院,却被告知医院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已取消了现场挂号服务,就医需要“网上预约”。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易如反掌,对于老年人却是难事,取消现场挂号让“慢了一拍”的一些老人求医问药很是受阻。

在“快一拍”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让“慢了一拍”的群体只能“望网兴叹”。

针对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下水作文】

科技担道义,人文重晚情
徐建华

近年来,像李大爷一样“望网兴叹”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快一拍”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不少老人,被“狠狠了撞了一下腰”,俨然成了贾樟柯导演口中的“被时代撞到的人”。

科技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发展,在提供便捷、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使很多老人举步维艰,成为了“边缘人”。他们无缘社会发展带来的便捷,无法共享社会进步带来的红利。“剑未佩妥,出门即是江湖”;他们安步当车、竹杖芒鞋的舒缓,始终无法跟上风驰电掣的时代列车。

君不见,疫情期间,老人们不会使用健康码,被超市、车站拒之门外;不会移动支付,无法购物;不会网上预约,无法就医……

请不要嘲笑他们!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孟子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可见,善待老人,是社会的良心。他们也曾经是蹈厉风发的弄潮儿,现在成了踽踽独行的落伍者。他们步履瞒珊,更需要年轻人和时代的搀扶,给予他们深切的人文关怀,减轻无所适从的阵痛,打造互联网+时代“银丝下的春天”。

 那么在智能时代,如何给予老人们以人文关怀呢?

科技发展,以人为本。

“我们走了很远,却忘了为什么出发”,科技发展的初衷,是为了使人生活的更美好。王开岭在《我是个移动硬盘》中说道:“人人参与社会机器的庞大运转,但无一是主人,皆奴婢和下人。我们越来越成为自己工具的工具了。”诚哉斯言,当你丢了手机就如丧考妣、寸步难行时,我们该反思是否已经被物化,被外物所役使科技狂飙突进,如果不以人为本,不担当应有的情怀和伦理,就只是冰冷的机器。

因此,我们呼吁科技进步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老人这一庞大的受众需求,譬如推出更为简单易学的软件,降低学习的门槛。 

公共服务,人文人性。

无健康码不能通过,无网上预约无法就医…公共服务应该杜绝这种“一刀切”的懒政思维。停下科技发展的脚步,不切实际。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人文、人性的管理和服务,弥合老人们的“数字鸿沟”。当一个大活人站在你面前,尚不能证明“我是谁?”,非要用大数据证明的时候;当精神矍铄、体温正常的老人,非要用健康码证明无症状的时候,我们该反思,服务是否缺位,是否人性。量一下体温,看一下身份证,“为长者折枝,非不能也,不为也”。如此胶柱鼓瑟、不近人情的背后,是人文关怀的缺失。鉴于此,何妨多一些人工窗口,多一些耐心引导?

昂山素季说:“我们并不缺少发展所需要的科学与技术,但我们内心深处依然缺少些什么,一种真正的心理温暖的感觉。”但愿网络时代、智能社会,给予老人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在风驰电掣的复兴号列车中,既感受“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迅捷,也感受一个“人间重晚晴”的温暖。但愿我们的和谐社会,不仅有“少者怀之”,也能“老者安之”。

【作者简介】

徐建华,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传道授业之余,弄语说文,笔耕不辍。先后在省市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语文教学论文二十余篇。自幼粗通文史,对文言文、作文教学见解独到,曾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自己写作文,轻松教作文”、“趣文新史记,轻松学文言”等系列,寓学于乐,别具一格。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