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轉型最好的時機是三年前,其次是現在。

在阿里雲2020新零售峯會上,雅戈爾CIO章凱棟在演講中提到,今年雅戈爾之所以在疫情中表現優異,其原因樸實無華:他們早在2018年便開始與阿里雲合作進行數智化轉型。

早期的鳥兒有蟲喫,面對黑天鵝,反應也比其他企業更快一步。

章凱棟的演講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2020年雖然是數字化大年,但是能直接體現在業績中的,主要還是突然到來的線上紅利,以及過去幾年積累的厚積薄發。而企業內部推進數智化的努力,還沒有到收穫的時節。

人人都知道在寒潮時避風,但是不是人人都知道要在春天播種。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提到,疫情之後,如何將它們與自身業務結合在一起,正考驗着所有企業的智慧。

數字經濟時代,大幕纔剛剛開始。

一、聯通渠道孤島

與在白紙上作畫相比,畫龍點睛是一項更困難的工作。

在貫穿整個2020年的數字化浪潮洗禮下,大多數企業已經達成了這樣的共識:開網店、做直播等業務線上化措施,只是企業轉型最表層的內容。數字化運營的目的,並非是以線上銷售作爲線下銷售的補充,而是在獲得新增量的同時加強數據沉澱,然後深度挖掘數據對業務的驅動能力,實現價值增量。

在這樣的認知下,如何加速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爲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企業具備了一定的數據技術能力。

但是,隨着內容營銷發展和線上線下渠道的打通,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觸點”正越來越分散化。如今的品牌正在各種不同的平臺和場景下與消費者相遇。

渠道的增加對於品牌當然是好事,但是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相互割裂,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進而影響了後續的數字化進程。

作爲當前頭部休食品牌的良品鋪子,發展的過程中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在休食這個變化快速的行業中,良品鋪子因爲業務飛速擴張,所以對數據和指標的要求也隨之變化,再加上場景的割裂,使得良品輔子無法更好的識別消費羣體在全域的鏈路行爲,只能根據片面的數據描繪市場,當然也無法對消費者進行更深層次的洞察。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良品鋪子決定進入數智化轉型的2.0階段,即通過建立數據中臺來實現數據的統合和處理,並在中臺爲數據尋找市場洞察、供應鏈管理等應用場景,從而支撐自身經營模式的實時化和平臺化。

當前,許多新零售企業的中臺建設,已經走到了數據中臺與業務中臺雙輪驅動,推動及指導新零售業務與智慧供應鏈業務的階段,如飛鶴乳業就制定了“3+2+2”的數字化轉型戰略目標,目前消費者端和供應鏈端的數據中臺全部打通了,基於全渠道的業務中臺也已經構建完畢。

2019年,良品鋪子與阿里雲合作,藉助阿里雲數據中臺零售行業解決方案,通過Quick Audience上傳自有全渠道信息,同時對廣州、深圳兩座城市的潛客人羣進行深度理解,將單端購買偏好消費人羣發展成線上線下多端消費人羣,提高了消費者粘性和商品復購。

從良品鋪子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以雙中臺爲核心的數智化轉型路徑,不同於傳統的以線上數據改進運營,而是在銷售側打通上下游,解決長期困擾線下的流量和坪效等問題,並從供應鏈端知道如何更好的安排生產、組貨和服務,從而重塑線下生態,並且使得線上線下從兩個不同的戰場,轉變爲互利共生的管理。

在與阿里雲在數據中臺建設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後,飛鶴乳業貢獻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2020上半年財報,營收達到87.07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系列實現營收67.73億元,同比大增73%。

數據中臺不僅讓企業更加精準的瞭解消費者和安排生產,而且正在重新塑造品牌的增長路徑。

二、如何精準“捕魚”?

關於營銷,有句話在企業中流傳特別廣:“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沒用,但是卻不知道是哪一半。”

這句話反映的,正是以大水漫灌形式進行營銷的行爲。但是在過去,這個問題並沒有引起重視,因爲當時中國基礎商業生態還沒成型,潛在客羣廣大,所以與其說是營銷產品,不如說只要想辦法打出知名度,有需求的消費者就會源源不斷。這也是“恆源祥,羊羊羊”、“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等鬼畜神作成爲一代廣告經典的理論基礎。

但是在今天,伴隨着流量價格的一路走高,大部分市場已經是激烈競爭的紅海,所以如同在租金壓力下,線下門店開始講究坪效一樣,如今的品牌營銷也在追求轉化率,將品效合一當做追求目標,也就是從龐雜的流量之海中“精準捕魚”,而私域中“精細養魚”。

遠洋漁業的一個常識是,雖然大海魚類豐富,但是如果沒有詳細海洋資料,捕魚等於大海撈針。同樣的道理應用在營銷中,就是沒有精細化營銷,重塑品牌增長路徑便無從談起。

紅星美凱龍高管何興華就在分享中着重提到,在與阿里雲合作的數據中臺推進到3.0階段後,紅星美凱龍的營銷模式已經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紅星美凱龍副總裁何興華

過去他們做營銷,流程就是標準的策劃、設計、舉辦活動,然後在線下投廣告、大屏,寄希望於有足夠多的潛客收到信息,至於效果基本看天喫飯。而如今,紅星美凱龍的營銷發動原點,是通過數據技術提高市場洞察找到更多的用戶,然後在全域進行精準投放並引流。除此之外,其紅星美凱龍還利用其2萬個社羣,近20萬的導購,9大自媒體矩陣進行宣傳,從而充分激活私域流量。

在結果上,紅星美凱龍連續20個月環比ROI在上升,成本下降92%。在私域與商家保持密切聯繫的用戶,達到全體用戶的四分之一,客單價是非會員用戶的3-4倍。

紅星美凱龍成績中折射出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數字化運營重新界定了“公域”與“私域”的關係。阿里雲智能新零售總經理肖利華在演講中提到,私域域公域並非相互隔絕,而是相互促進。因爲用戶加入品牌私域的同時,他也依然是公域流量的一部分,在各個內容平臺遊走。就像一個用戶是某品牌粉絲,也不妨礙他依然會在淘寶刷直播。

因此,從數字化角度來講,私域與公域運營是相輔相成的,品牌只有保持在公域的影響力,私域用戶纔不會快速流逝,而反過來講,私域用戶是品牌認知最深入的客羣,通過分析市場,可以更精準的尋找潛在消費者,也就是說,在數字化時代,會員不僅是品牌形象的共建人,還是品牌消費的“凝結核”。

會員經濟正在變得更重要,未來還會越來越重要。

三、數智化內功

在本次阿里雲新零售峯會上,反覆出現的一個詞是“一把手”工程。

一把手工程本來是一個政治術語,意思是因爲攸關全局,所以必須由一把手親自主抓的項目。而數智化轉型對於企業來講,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肖利華認爲,完整的企業數智化,包括組織的協同化、業務流程的敏捷化、管理決策的智能化,以及產業生態的一體化。也就是說運營上和供應鏈上的數字化只是整個企業數智化轉型的一小部分。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智能新零售總經理肖利華

因此,不同於大多數人對於數智化轉型是企業增強對外營銷能力的印象,真正的數字化是一場“刀刃向內”,涉及企業方方面面的變革,實現數智化的企業,能夠反覆迭代、反覆試錯,快速來抓住需求,擁有面向未來的競爭力。

因此企業某部門單獨推動數智化轉型的努力往往收效甚微,這纔有了“一把手工程”的說法。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僅需要業務平臺和數據平臺,還需要雲服務,組織協同服務乃至於培訓等諸多轉型助力。。

所以,企業數智化轉型需求對宏觀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其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企業服務市場。

傳統的SaaS服務因爲重視穩定性,所以往往設計的龐大且封閉,一方面更新換代緩慢,難以適應新需求,很多人都被企業內部各種老舊的專用軟件折磨過;另一方面,在企業各個環節各個部門被中臺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難以實現跨業務數據互通的傳統SaaS軟件已經成爲了企業轉型的絆腳石。

誰也不能用2000年設計的軟件,實現2020年的數智化。

張劍鋒認爲,當前企業應用服務的總體趨勢,是平臺化基礎上的專門化和小型化。也就是所謂的“雲釘一體”。在阿里雲這個技術中心和釘釘這個組織協同中心的基礎上,企業服務商能夠快速提供覆蓋企業各方面需求的程序,從而助力企業完成數智化轉型。

風起於青萍之末,2020的蝴蝶煽動翅膀,正在形成改變整個B端的風暴。

作者:錢皓

編輯:安吉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