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街巷口

1936年7月2日,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部队会师甘孜后,继续向北前进。此时,王震在红6军团中任政委。

7月正值盛夏,可此时的高原却依然寒冷。在前往绒玉的途中,不少红军战士因为缺乏粮食、衣物倒在路边。这期间,光一个红17师就因伤病减员140人。

红17师政委汤祥峰,此时情况也不妙:由于误食了毒草,他染上了疟疾。一连几天高烧不退,一步都迈不动,只能坐在路边喘气。跟在队伍后的王震询问了汤政委的情况,随即叫来担架队,把汤政委抬到担架上。这位军团政委也放下了架子,和普通战士一起准备抬着汤政委回后方医院。

一看王政委要抬担架,战士们都不肯。可王震却坚持要抬,众人也拦不住,只能在后面帮着他一起抬。抬着抬着,有个战士突然想起治疟疾的一个偏方,主动向王震提起。

当时,整个红6军团里患疟疾的战士不在少数。听说有解决办法,王震自然很高兴。战士说,只要让高烧、拉肚的人吃些大烟土,就能治好疟疾。一听这话,王震笑了。原来,军部在前些日子“打土豪”时,专门留了半箱烟土准备不时之需,这回真派上了用场。

【王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开国上将】

油画:红军过草地

王震派人取来烟土,马上让汤政委服用。第二天,这个偏方就起了效。汤政委不仅烧退了,甚至能自己拄着棍子下地。一看有用,王震马上让红6军团各部派人来取烟土,分给疾病缠身的战士。靠着这一偏方,红6军团许多干部战士战胜了疟疾。

可部队缺粮缺衣的问题,依然没能解决。望着面黄肌瘦的战士,各师、团级干部很着急,想方设法要解决部队的粮食问题。

一天,王震从一户当地人家口中得知草地上有牦牛群出没,他立刻把“模范师”师长刘转连叫到指挥部说:“转子,战士们不能再饿下去了。你看,我们是不是该去搞些牛肉?”

“模范师”此时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全师断炊数日,就连刘转连自己也把口粮省下来送给伤病员了。一听王震政委这么异想天开,刘师长显得有些为难。可看王政委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刘转连感到这个任务很棘手:茫茫草原,青稞都没得收,更别提牛肉了,怎么可能?

王震却拍了胸脯,让刘转连找几个枪法精湛的射手跟着他走。原来是靠打猎打牙祭!刘转连担心的问题又来了:草原上连个牧人都没有,哪来的牛?如果去打猎,打死了牧民的牛,岂不是违反纪律?

王震的犟劲上来了。他一把拉上刘转连,和他一起领着战士们四处搜寻野牦牛的下落。但始终不见野牦牛的踪迹,刘转连回了师部,王震却未放弃,坚持带着战士们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众人终于在一处草地上发现了野牦牛的踪迹。

战士们立刻赶过去,果然是野牦牛!几十人悄悄地围上去,等凑近了后一齐开枪,最后把这头野牦牛搞到手。天黑后,分完肉的战士们就高高兴兴地回了驻地。

【刘转连(1912-1992),湖南茶陵人,开国中将】

刘转连把一部分肉送给王震,王震却不肯吃。他让警卫员小贺煮了碗牛肉汤,把里面的肉挑出来,自己喝起了汤。喝完后说:“这是救命的肉,把肉送给米春生吃吧!”

米春生是军团警卫连的战士,已经好几天没吃像样的东西了。小贺把肉给他吃了后,米春生感觉有劲多了。

王震此时刚准备出门,突然发现红16师师长张辉急急地跑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喊:“政委,咱有救了!我们部队逮到野牦牛群了!”王震马上问:“有多少头?”

“几十头呢!”

随即,王、张二人赶到平坝,在一圈木栏杆里看到一群野牦牛。对整个军团来说,这些牦牛无疑是“救命牛”。王震随后下令:每天必须杀三头,多熬汤,能吃好几周。

下完命令后,王震还郑重其事地告诉张辉:“一定要派人看好这群‘救命牛’,让他们跑了,我拿你是问!”

张辉随即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副团长廖长青。廖副团长安排完一个连看守后,就回了团部。然而,又累又饿的战士们在饱餐了一顿牦牛肉后,竟然兴奋得一夜没睡。等到第二天晚上就撑不住,一吃完晚饭就靠着木栏坐下,睡着了。等连长半夜惊醒后再去检查,牦牛群居然跑光了!

野牦牛

廖长青如实向张辉汇报了情况,二人只好向王震报告了实情。一听牦牛全跑了,王震气得把上衣扯开,高呼要撤张、廖的职:救命牛跑了,红6军团官兵的性命怎么办?

政委大发雷霆,二人不敢说话,始终低着头。过了许久,王震的火才消,对二人说:“这件事不追究了!回去吧。”

这也可见,王震不仅作战指挥有方,平时管兵带兵也体谅下属,宽宏大量。多年后,不少跟随王震征战沙场的老兵提起老首长,都很骄傲:“我们是王震的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