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數據,是打開2021的鑰匙。

今年以來,全球的航空運力一直處於低迷狀態。然而,隨着聖誕節和新年的到來,終於打破了5500萬的周運力魔咒,12月7日當週的運力環比增長了9%,增加了近480萬個座位。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當下的差旅需求極低,航空旅行以休閒旅行爲主導,或是爲了滿足人們走親訪友的需求。在中國國內,差旅和休閒旅行並存,旅遊活動多樣,有許多目的地可供選擇。相比去年11月份,國內排名前二十航線的運力平均增長了17%,這表明中國內需依然強勁。OAG預計,這一勢頭將延續至2021年初,並且希望政府也能放鬆對國際旅行的限制。

01

國內航空業恢復穩健,

甚至出現了增長

11月,全球運力排名前十的航線中,其中有四條都在中國。而2019年,中國只有北京-上海這一條航線的運力進入前十名。OAG 發佈的2020年11月《航班班次和運力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國內市場的運力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0%。這表明,中國已經從復甦邁向了增長。

11月份全球十大國內市場座位數對比

(2019 vs 2020)

根據OAG統計,在中國,北京-上海航線最爲繁忙,每天有近90個航班往返於這兩個大都市。在2020年11月,在全球最繁忙的10條國內航線中,其中中國佔了4條航線,連接了5個主要城市,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成都,這意味着這些城市仍有着較旺盛的出行需求。

2020年11月全球最繁忙的十條國內航線

中國最繁忙的十條航線

02

國際航班依舊恢復緩慢

2021年第一季度的計劃運力超過10億個座位,今年同期爲12億,同比僅減少了18%。這可能體現了全球對明年第一季度復甦的信心;但也可能表明,各國航空公司還在探索和調整運力計劃。

在全球計劃運力排名前十的地區中,有九個地區都實現了環比增長,而且有50%以上地區的增幅超過10%。除了西歐,北美和東歐也出現了強勁的增長。爲滿足預期的市場需求,北美增加了150萬個座位。

自今年1月20日起,截至11月13日,全球運力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2.75億個座位。假設正常情況下,整個航空業的平均客座率爲75%,每個旅客帶來的收益保守估計爲250美元,因此,今年整個航空業的旅客收益減少了近4260億美元,稍高於國際航協(IATA)當前的預估。

1月20日-12月6日每週計劃航空運力

(2020年與2019年數據對比)

從國際航線來看,地區封鎖和邊境關閉改變了最繁忙十條國際航線的排名。2019年,最繁忙的十條國際航線中,有9條都是在亞洲地區,而且其中有5條從香港起飛或抵達該地,3條以新加坡爲出發地或目的地。今年11月份,只有3條最繁忙的國際航線屬於亞洲,其中從香港起飛或抵達香港的只有2條,從中東城市出發或抵達的航線卻有6條。

2020年11月全球最繁忙的十條國內航線

2020年1月份,有715家航空公司向OAG提交運力計劃,而截至11月13日當週,只有647家航司的數據,減少了68家。在運營定期航班的航司中,超過10%的航司沒能挺過疫情。

03

出境遊受限,

國內遊如何更好承接遊客需求?

9月以來,國內民航市場客運量已基本恢復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國內民航市場在復甦回暖的過程中也經歷了接二連三局部疫情爆發的考驗,如6月中旬的北京疫情、7月中旬的烏魯木齊疫情等。根據FlightAI航空智能大數據,從5月到10月,航空市場整體呈現一個穩步回升的趨勢。這說明局部疫情爆發雖然影響市場恢復進程,但不會改變市場整體恢復趨勢。

出境遊受限,國內旅遊市場回春,旅遊業如何藉此破局,更好承接並滿足遊客需求?

根據攜程3億國內用戶搜索行爲預測,“南北大穿越”成跨年旅行趨勢。元旦機票出行高峯將從12月31日開始。北京用戶成跨年機票主力購買人羣。在“2021十大跨年航班”中,北京飛三亞、哈爾濱飛北京、北京飛廣州航班排名前三。

航空業的數據,某程度上反映了旅遊市場的熱門目的地與趨勢變化,也許你可以通過回顧2020年中國和全球航空市場的整體復甦數據,以及全球代表性城市復甦數據,並展望2021春運航線及海外航線規劃數據等,獲取打開2021國內遊的鑰匙,提前佈局旅遊業復甦戰,尋找隱藏的增長曲線。

1月6日(週三)16:00-17:00OAG(Official Aviation Guide官方航空數據庫)中國區旅遊行業負責人 劉君鵬將以“數據解讀| 2021中國航空業的危與機”爲主題,與業者分享疫情後航空業的變化與特徵,如何把握好2021年的新機會。

適用羣體:

航空公司、旅遊科技企業、機場、大學、OTA、政府機構、旅遊局、旅行社、景點、酒店的戰略、規劃、產品、市場等核心職能的中高層管理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