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刀馬

在撤下了互聯網存款之後,支付寶的花唄也開始動作了。近日,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自己的花唄額度有所下降,不少網友的額度被降到3000元以下。據悉,被降額的大多是年輕網友。螞蟻集團也證實,近期正在調整部分年輕用戶的額度,倡導更理性的消費習慣。

這也是螞蟻金服的“第二次出手”了,在撤下互聯網存款業務之後,在借貸消費方面也開始出手“治理”了,不過,這種對消費行爲的自我約束是自發的行爲,還是一種有意爲之的思考?一時之間估計也難以考證。不過,從一個側面也說明,在主流的消費倡導方面,應該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以前互聯網媒介一直倡導的花“未來的錢”的理念或許要改變了,量力而行一直是我們民族的美德,不過隨着年輕人消費觀念被潛移默化地改變着,超前消費,攀比,虛榮作祟等等價值觀的悄然影響,讓一些年輕人“沾染”上了借貸消費的理念,並通過一些第三方平臺的工具,實現了這種消費願望。如果說銀行信用卡還有比較嚴格的審覈以及額度相對嚴格的控制的話,那麼互聯網第三方平臺的借貸,包括一些提前消費工具,在這方面的約束力就弱了許多。

而且這些平臺也在有意無意地倡導一種全新的消費理念,那就是提前享受,提前消費,月光族的不斷湧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緣由於此。尤其是年輕人是喜歡衝動消費的一族,在自控能力不強的時候,有一個合適的平臺可以滿足自己的借貸需要,就可以很方便地完成消費,而償還能力有一定的時間寬裕期,未來是不是能夠及時還上,有的人考慮不周。結果就容易出現自己的“金融危機”。有的人選擇以貸養貸,通過借新的款項來填補之前的窟窿。

雖然這種模式大多數是存在於P2P等平臺中,不過一些第三方平臺給用戶的消費額度不斷攀升,間接地助長了這種行爲。如今螞蟻金服對花唄進行“額度緊縮”,也是爲了應對這種危機。本來互聯網金融的運維理念是小額多頻,但隨着搶奪市場的不斷擴展野心膨脹,給用戶的額度也是不斷提升,鼓勵消費成爲一種潛在的引導方向。當雪球越滾越大的時候,自然也餓就積累了不小的風險。更主要的是,有一些年輕人根本就沒有多少收入來源,也被給予了極高的消費額度。這顯然存在着風險更大,如果以前還有一些“催收”的手段,那麼如今隨着監管的加強,對於互聯網金融創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巨頭們明顯感覺到了“壓力”,更主要的是一種倡導的改變。

此前支付寶發佈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顯示,中國近1.7億90後中,有6500萬開通了花唄,佔比近40%。還有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有1.75億90後,其中只有13.4%的年輕人沒有負債,而86.6%的90後都接觸過信貸產品。之前,銀保監會、央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着力於規範網絡小貸業務此前存在的風險和問題。衆所周知,金融風險是極有可能觸發大的危機和系統性風險,如何管控一直是有關方面重點關注的內容。

衆所周知,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賴購物、交易、物流等行爲數據,依據的是借款人的消費和還款意願,但缺乏對還款能力的有效評估,往往形成過度授信,與場景誘導共同刺激超前消費,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羣和年輕人深陷債務陷阱,最終損害消費者權益,甚至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危害。有分析稱,花唄真正的“出資方”應是銀行,而非螞蟻金服。螞蟻金服作爲中間商,在其中賺取利潤。如果在這種方式被不斷地滾動放大,尤其是在加槓桿的情況下,很容易帶來系統性風險。

而除了花唄降低額度之外,微衆銀行的微粒貸也開始下調額度,微衆銀行“微粒貸”產品個人消費貸款授信最高額度將調整至20萬元。微衆銀行稱,“據《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爲促進業務平穩健康發展,微衆銀行微粒貸產品個人消費貸款授信最高額度將調整至20萬元。”未來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相信會更加趨嚴。此外關於年輕人喜歡購買大牌,名牌的宣傳也是甚囂塵上,甚至高檔的電子產品,譬如蘋果公司的旗艦機,iPhone高端配置,很多使用者也是年輕人,隨着消費理念的被重新梳理,不知道這些旗艦產品未來的銷售是不是會受到影響?動輒上萬的一部手機,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是難以承受得起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