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享充電寶黑馬速綠能否突圍“三電一獸”

來源:北京商報

沉寂許久的共享充電寶行業終於傳出新一輪融資的消息。12月30日,有消息稱,共享充電寶品牌速綠完成過億元Pre-A輪融資。業內人士表示,在“三電一獸”牢牢主導市場的背景下,其他共享充電寶企業面對的競爭壓力巨大。對於正處於擴張期的速綠而言,拿到融資只是一個開始,要想改變日益固化的行業格局,並非易事。

首輪公開融資

據瞭解,速綠Pre-A輪融資由遠鏡創投領投,將用於硬件的生產製造、市場的進一步擴張,以及系統和運營體系的完善,爲新的廣告變現模式提供支撐,速綠品牌的運營主體是海南掌上能量傳媒有限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海南掌上能量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1月,公司註冊資本爲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括:電子元器件零售;機械設備租賃;電子產品銷售;電池銷售;電子專用設備銷售;電子專用設備製造;計算機系統服務;技術推廣服務;電池製造(除許可業務外,可自主依法經營法律法規非禁止或限制的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海南掌上能量傳媒有限公司並無公開融資記錄。也就是說,此次Pre-A輪融資是速綠的首輪公開融資。針對速綠Pre-A輪融資,北京商報記者致電速綠官方400熱線,對方表示無法滿足記者的採訪需求,且不能提供公司相關方面的聯繫方式。

共享充電寶誕生於共享經濟的熱潮。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20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分析報告》,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租賃交易規模達到79.1億元,呈現141.3%的高速增長。行業對一二線市場的場景佈局日趨完善,市場開始向三四線城市下沉。除了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未來幾年共享充電寶行業仍將保持50%-80%的高速增長趨勢。

市場格局固化

作爲行業的後入局者,速綠所處的共享充電寶市場雖然增長迅速,但競爭也極爲激烈。2017年是共享充電寶的發展元年。據統計,僅2017年二季度,共享充電寶行業便完成20筆融資,融資總額達12.3億元,超過30家機構入局。

在大量資本入局後,共享充電寶藍海變紅海,大量企業遭到淘汰。近兩年來,樂電、小寶充電、放電科技、河馬充電等多家共享充電寶玩家走到項目清算階段。經過多輪洗牌,國內共享充電寶市場基本形成“三電一獸”(街電、來電、小電、怪獸)主導態勢。

目前,國內共享充電寶市場90%以上份額由“三電一獸”佔據。根據TrustData移動大數據監測平臺的統計,2019年在我國共享充電寶行業,街電以28.6%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小電和怪獸分別以27%和25.1%的份額緊隨其後,來電以15.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

隨着市場格局漸趨穩定,“三電一獸”開始掀起共享充電寶漲價潮。據瞭解,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各地共享充電寶相繼漲價,部分商圈店鋪內共享充電寶的價格從1元/小時漲到了3元/小時,一些緊俏的商圈更是高達6元/小時。而一臺容量爲5000毫安的全新充電寶,價格最低僅需50元左右。

漲價潮的出現並非偶然。目前,共享充電寶行業已到達盈利階段,但變現模式單一、產品同質化問題始終未解。艾瑞諮詢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租賃業務約佔共享充電寶行業整體交易規模的97.2%,其次爲廣告收入。

創道投資諮詢合夥人步日欣表示,共享充電寶企業最初是希望通過共享充電業務打造一個流量入口,來拓展其他具有想象空間的O2O業務。但隨着商業場景的明晰,共享充電業務並未成功拓展出外延應用場景,只淪落成爲一個純粹的租賃收費業務。因此,漲價是共享充電寶企業增加營收的唯一途徑,但價格上漲必然會影響用戶的使用積極性。

突圍勝算幾何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三電一獸”掀起的漲價潮,對於速綠這種較晚入局的企業而言顯然是一個機遇,速綠可以利用價格手段搶奪用戶。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速綠共享充電寶單次使用的收費水平與“三電一獸”差異不大。不過,速綠推出了價格較實惠的付費會員產品,用戶按月支付最低9.9元即可獲得“每單前3小時免費”“每單24小時封頂10元”等權益,而街電、怪獸、來電目前均無付費會員產品,僅小電推出了類似的付費會員產品。

儘管尚不清楚速綠會員產品具體的銷售情況,但今年以來速綠整體用戶規模的確擴張迅速,據媒體報道,速綠目前擁有近百萬個點位,2億總用戶,覆蓋縣級以上城市1600個。

然而,高速擴張背後也暗含隱憂。近幾個月來,在各類網絡媒體平臺,針對速綠充電的用戶投訴頻頻出現,且多數涉及服務層面。以黑貓投訴平臺爲例,關於速綠充電的累計投訴量超過5000條,投訴內容包括“無緣無故扣款,人工不給予處理”“充電寶歸還了仍在扣費,聯繫客服三天未果”“反饋不處理,收費不規範”。

“價格手段雖然可以快速吸引用戶,但要想長久留住用戶,服務口碑纔是更關鍵的因素。”宋清輝認爲,作爲姍姍來遲的後入局者,速綠想從“三電一獸”手中搶奪更多市場份額,不僅需要創新銷售模式,更需做好用戶服務。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濮振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