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稱英國混元太極拳協會創始人,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的 馬保國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一切都源於他在2020年5月17日與民間武術家、搏擊教練王慶民的比武事件,他在這次比武中30秒內被打倒了三次。之後,馬保國又發表言論,說“年輕人不講武德,好自爲之”。由於他濃重的方言口音,“耗子尾之”也成爲風靡網絡的流行語,成爲公衆羣嘲的笑柄。

馬保國之所以醜態倍出,除了一些不負責任的互聯網平臺的炒作之外,馬保國自詡爲傳武大師,借傳統武術之名,謀一己私利之實,也爲網友們所反感。他的行爲給傳統武術抹黑,民間最大的聲音就是“傳統武術”不行了,不禁打。

其實,關於傳統武術,很難和馬保國劃等號的,馬保國無法代表傳統武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麼,什麼是傳統武術呢?我想,作爲傳武聖地,佛家祖庭的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是最具發言權的了。

釋永信眼中的“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想要練好很難。

在釋永信看來,傳統武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比如說少林功夫就是傳武的重要代表。少林功夫有72種功法,也叫72藝,每一種功法都博大精深,練好了都能做到以一敵十。

可是,要 練好任何一種功法都是不容易的,所以一個人只能選期中的某幾個來練。他自己就自嘲說:“七十二種功法自己幾乎都練過,但都沒有練好過,學着也容易,練着也容易,但練好很難”。所以,真正練功夫的人是不會到處招搖的,他們都很謙虛,因爲他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像馬保國這樣的做法是爲釋永信大師所不齒的。

傳統武術蘊含大智慧。

釋永信對於傳武還有更深刻地理解,他認爲傳統武術蘊含了大智慧,傳統武術不再拳腳。武術又稱爲功夫,但既然是功夫,就不侷限於拳腳。因爲功夫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正如中國有句俗話“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能夠做到出類拔萃,就是功夫。一個僧人武術練好了是功夫,一個廚師菜做得好也是功夫,一個裁縫衣服做得好也是功夫。所以,功夫就是用心做好事,在做事的過程中開智慧。

練武術要做到“不動心”。

在釋永信眼裏,修煉武術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動心”,在少林寺講究禪武一體,也就是說習武和禪修是一體的,禪修的最高境界也是不動心,那麼習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不動心。所以,對於習武的人來說,最高的境界就是不能又名利心,只有把習武當作一種修行的方式和法門,才能夠修成真功夫。

釋永信眼中的”傳統武術“,打臉馬保國之流僞傳武大師

以上就是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對傳統武術的理解,不可謂不深刻,雖然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釋永信在公開場合展示武術,但是他對傳統武術的理解聽來讓人醍醐灌頂。作爲少林方丈,並且是著名功夫高手少林俗家弟子郝釋齋的徒弟,釋永信的武術想必也是了得的,但是,他卻從來不在公共場合展露身手。這一點和馬保國到處招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他對傳統武術的理解,也給馬保國之流的僞傳武大師好好上了一課。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