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減肥是爲了好看,等到年紀大了,減肥可能就是爲了長壽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俗語:"千金難買老來瘦",最近科學家發現,肥胖和衰老在本質上是一碼事,體重超標或與"年齡指示器"端粒長短直接相關。

肥胖和端粒之間不可說的祕密

今年12月,頂尖學術雜誌《Nature》上刊載文章,其重點探究肥胖和端粒之間的關係,引發了廣泛的討論。一直以來,學術界都認爲肥胖或增加血液黏稠度或引發其他慢病,進一步加重健康風險,但在最近的研究中發現肥胖和變老在本質上說是一致的。

該研究主要由德州大學家健康科學中心的華人科學家Zhanguo Gao博士發現:如果養分和能量攝入過高,或導致幹細胞數量激增,進而損耗細胞端粒長度,迫使細胞進入衰老狀態。

一直以來,端粒就被稱爲是"年齡的指示燈",這個特殊的結構主要是分佈在染色體的頭尾,像帽子一樣,主要是對染色體進行保護。端粒會隨着年齡的增大而產生磨損,磨損的過程中,逐漸失去保護作用,進一步造成生理性的衰退。

一直以來,肥胖和衰老之間的相似性和關聯性就引發了學術界的關注,這項研究也是第一次從機制上,將肥胖直接與端粒損耗、細胞衰老、幹細胞耗竭,和養分信號失調這四項衰老標誌鏈接在了一起。

"年齡指示燈"端粒成爲研究重點

20世紀30年代,遺傳學家第一次發現了端粒結構的存在。2019年3月,研究人員發現,端粒是在不斷分裂的,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更新迭代,但分裂的極限是52次,換算到年齡上來說是120歲。但是在分裂的過程中斷裂會一點一點的縮短,一直到消失,在人類120歲之前,端粒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其後,科學家就開始聚焦維持端粒長度的方法,甚至寄希望於利用新的物質來代替端粒的存在。

巴爾的摩老齡所的公開研究中發現:體內輔酶水平和端粒減短而引發的生理問題具有相關性。該類輔酶被稱爲是"細胞的發電廠",主要是促進細胞能量轉化的物質。該理論其後也成爲基因港類似物研發的理論支撐。

華盛頓大學今井真一郎教授爲代表的科學家發現了該物質的前提,在實驗中曾被證實具有維持端粒長度的作用,去年開始,多家機構開始着手人體方面的實驗,在今井團隊所進行的初步臨牀試驗來看,在24周的實驗中發現長壽蛋白的表達有所增加。

今年名古屋多家醫院聯合基因港所進行的初期臨牀結果來看,57-78歲被試者調查中,每天早餐後服用該物質,3個月的時間內,退行性現象有一定的改善。據瞭解,後續將利用基因港GENAD原料研發一種改善退化症狀的生物製劑,用以治療輔助。

除了維持端粒以外,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也致力於開發端粒的替代物,試圖用新的物質來代替端粒的作用,讓人體保持活力,目前實驗仍在進行當中,可期待更多的研究進展。

當年齡干預成爲可能

端粒研究的進展可以說給人類延長生命時間有提供了新的思路,雖然目前都處在萌芽階段,但未來可期。進入21世紀,隨着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年齡干預更是從研究走向了產業化。

目前人體冰凍、腦機接口、雷帕黴素、GENAD技術以及Senolytics等前沿技術均成爲了吸金代表。

2016年,以Senolytics爲重點研究方向的Unity完成了近1.2億美金的融資,其背後就包括亞馬遜的現任CEO Jeff Bezos。Paypal的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也曾經入主過類似的公司。

今年,以定向酶生產技術爲代表的基因港宣佈其下百噸輔酶物質工廠投產,使維持端粒長度的重要物質能夠普惠大衆,同時也是爲後續的藥物研發項目提供更多的原料支撐,其後該工廠獲得FDA的GRAS、GMP認證。

無論西方還是東方,追求生命的故事往往透露着荒誕與瘋狂。在電影《加勒比海盜4》中,聖盃、不老泉、美人魚的眼淚、一個甘願獻出生命的人是長生的條件。在中國古代歷史181位皇帝中,訪仙人、採仙草、煉仙丹的人不計其數,甚至有20多位因服用丹藥暴斃。

但如今,科技的進步,讓我們似乎已經站在了那扇門前,似乎只差最後推開門的那道東風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