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着國內金融監管部門公佈再次約談螞蟻集團具體信息公佈,認爲這家互聯網金融巨頭存在“違規監管套利”等四大問題,要求集團“迴歸支付本源”,需要從五方面整頓改造。

對此,有分析認爲國家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指向日漸清晰,並通過向螞蟻開刀效果讓其他互聯網金融業者爲加速整改做好準備。

約談表明,螞蟻存在的四大問題:包括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漠,藐視監管合規要求,存在違規監管套利行爲;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引發消費者投訴等。

因此監管部門對螞蟻提出了五項業務整改要求:一是迴歸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嚴禁不正當競爭。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徵信業務,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三是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審慎監管要求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五是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 從此前公佈的一系列互聯網金融監管新規來看,螞蟻小額貸款業務的超高槓杆,以及濫用消費者信息展開的“掠奪性放貸”,相信都是監管層接下來要嚴抓的“違規監管套利行爲”。

而中國不少互聯網業者都像螞蟻這樣從支付等單一業務起家,逐漸覆蓋借貸、理財和證券等多項業務,爲以機構爲單位的傳統監管帶來挑戰。要求螞蟻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就是要求在控股公司名下設立負責不同業務的子公司,通過精準分割業務部門,便於當局更有效地監管。

而對螞蟻的整改要求,也適用於騰訊和京東等金融科技巨頭。當局從規模最大的螞蟻下手,是向其他業者發出明確的信號,讓他們知道整改方向。

和11月初螞蟻上市前夕的約談相比,此次約談不僅提前預告,內容也對外公開。

雖然監管層上次突然約談螞蟻引發市場震動和投資者擔憂,但此次在信息披露方面更加透明,且表態稱將繼續支持私營經濟和金融科技企業發展,意在安撫市場情緒,減少不必要的揣測。

此次約談也表明,國家未來對金融科技監管政策將遵循三大原則,一是堅決打破壟斷,二是堅持所有金融活動依法依規納入監管,三是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中國金融科技企業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