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因實行27年“明治維新”而振興起來的日本爲了滿足其軍事擴張的野心,對老牌東亞封建大國大清及其藩屬國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大清被迫迎戰,終因大清內部滿漢權臣矛盾導致的勾心鬥角、互相掣肘,不能全國團結一心共同抗敵(如甲午戰爭中,大清南洋艦隊對北洋艦隊隔岸觀火,見死不救;其他派系的大清軍隊,對大清對日作戰的主力淮軍,也缺乏支持),加之部分淮軍前線將領貪生怕死、指揮無方,武器裝備不及日軍先進等原因,最終大清戰敗,北洋艦隊也全軍覆沒。大清被迫與日本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 條約》,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賠償白銀2億兩及3000萬兩贖遼費。大清自19世紀60年代開始用以富國強兵的“洋務運動”,也因這場戰爭的失利,徹底宣告失敗。日本則因此戰勝利,而獲得鉅額戰爭賠款及領土的擴充,國家實力大增,成爲東亞的主導國家,也成功躋身世界主要列強行列。

時過境遷,回望歷史,我不妨做個假設,如果在甲午戰爭中大清打敗了日本,接下來的歷史會如何發展?

一,如果在甲午戰爭中大清打敗了日本,以淮軍爲主力的大清軍隊擊敗了登陸朝鮮的日軍,並將其重新趕下海;大清北洋艦隊也摧毀了日本“上至天皇,下至平民”節衣縮食多年投入巨資建立起來的那支海軍艦隊(如明治天皇每天只喫一頓飯,帶頭每年從皇室開支中節省出30萬元捐給海軍,帶領日本全國上下爲打造一流海軍建設積極捐款捐物)。因軍事上的巨大失敗,造成軍費上的巨大投入而無戰爭賠款回報,必然帶來財政上的巨大虧空,由此必然帶來經濟上的低迷,可能會終結“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打斷日本的發展崛起之路。

同時甲午戰爭的失敗,將會摧毀日本因“明治維新”學習西方成果豐碩、國力大增,而剛剛建立起來的國家、民族、個人的自信心。

甲午戰爭的失敗,會壓制日本因“明治維新”國力大增而滋生的擴張主義苗頭,將延長日本自16世紀末“關白”豐臣秀吉兩次侵朝失敗後三百年不敢西望的歷史。

清日甲午海戰情景

二,如果在甲午戰爭中大清打敗了日本,那對大清來說,將會是一場難得的提振國家民族士氣的勝利,戰後大清重新取得對朝鮮的全部宗主權,可能還會得到日本的賠款。西方英、法、美、俄等列強,也會從此場戰爭中,觀察到大清陸海軍的不俗實力與士兵的良好戰鬥力,之後可能對大清不會輕啓戰端。大清將會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獨立性。

同時由於大清在“甲午戰爭”中勝利,北洋艦隊這支“世界第四、亞洲第一”強大海軍力量沒被摧毀,那就不會有真實歷史中,因大清海軍主力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被日本海軍摧毀,導致5年後八國聯軍入侵大清時,侵略者所乘軍艦在大清近海如入無人之境,輕易登陸、快速進軍並順利攻下擁有近1200萬平方公里國土、人口近4億的泱泱大國首都北京,大肆燒殺搶掠後還能索取近10億兩(賠款4.5億兩白銀,價息合計超過9.8億兩白銀)天文數字賠款的恥辱。

通過甲午戰爭的勝利,解決了日本這個外患,有助於轉移大清內部各種複雜矛盾,有助於大清提振低迷的民族自信,凝聚喪失已久的人心。我個人認爲如果大清在甲午戰爭取得勝利,北洋艦隊豪發無損,此後入侵大清國的八國聯軍艦隊絕對不會那麼容易能登陸大清國領土,給大清造成巨大傷害損失。如果大清沒有在甲午戰爭及之後抵抗八國聯軍入侵的這兩場戰爭中失敗,讓其國體受損、民衆失望,因支付鉅額戰爭賠款讓民衆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而遭致民怨沸騰,大清可能滅亡時間會推後,不可能在1911年就滅亡的。

大清北洋艦隊軍官

三,如果在甲午戰爭中大清打敗了日本,戰敗後國家陷入巨大危機的日本,很大可能會遭到它的鄰居就是擴張領土如命的沙俄的入侵,千島羣島、北海道可能會被沙俄趁火打劫,就連本州可能都有面臨俄軍入侵佔領的風險。

同時如果取得“甲午戰爭”勝利的大清國,仍然故步自封、不思進取、發展滯後,沙俄在吞併日本後,下一步仍然會對孱弱腐朽不堪的大清下手,單靠大清自身力量抗俄取勝,勝率不高。而由於日本因“甲午戰爭”失敗,國力衰落之際,已被沙俄趁機佔領控制,東亞就再沒別的力量可以制衡沙俄了,對於大清來說可並非幸事,將面臨大片領土淪喪於沙俄之手的可能。至於西方其他列強,他們不可能爲了保護大清出兵對抗沙俄的,趁機刮分大清倒有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