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臉紋,也稱爲鬼面紋,幾乎成了黃花梨的代名詞,老百姓都知道它。只是每個人心目中的鬼臉紋可能是不一樣的。

過去的鬼臉,叫“狸斑”。現在,大家叫鬼臉。而且,還有“鬼眼”之說。這三者是不是一回事呢?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先看下圖1圖2和圖3(圖3取自清代海南黃花梨托盤)

這上面的圖案,都可以叫鬼臉,但卻有着明顯的不同。其中圖3的鬼臉,真的很像眼睛,這是一些人眼中真正的鬼臉的樣子。其實,它也只是鬼臉的一種罷了。

這三張圖的鬼臉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類似的,就是它們的成因都與此處的木料生長有關,通常在鬼臉的地方都長有一枝或一些枝杈,這些枝杈被切斷後就留下了這些鬼臉。

有關鬼臉的說法太多了,下面稍微探討一下。

一種說法是:海南黃花梨的鬼臉的中間是實心的,而越南黃花梨的鬼臉中間是空心的。這種說法其實值得商榷。我們可以在傳世的海南黃花梨傢俱上找到很多“空心”的鬼臉,如下圖4(取自清代海南黃花梨八仙桌桌面大邊紋理)。

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不少空心的鬼臉。個人認爲,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是:空心的鬼臉處的枝丫是活枝丫,而實心的鬼臉處的枝丫是枯死的。在圖4中,兩種鬼臉都能見到。

還有一種說法,將圖1,圖2和圖3中出現的單個鬼臉叫“鬼眼”,將圖4中心偏右一點的包含有幾個枝丫的鬼臉叫“鬼臉”,這也是有道理的,眼睛最多兩個,而臉上有五官,東西比較多。

也有人將空心的鬼臉叫鬼眼,將圖3那樣眼睛一樣的叫鬼臉……無論如何,上面四圖涵蓋了基本的鬼臉特徵。

還有更復雜的鬼臉,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