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後一瓜,居然是郭敬明道歉。

今年,當郭敬明頻繁參加各種綜藝節目,以導師身份指點江山,刷新流量時,也迎來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10天前,111名編劇、導演、製片人和作家發佈聯名信,號召對負有抄襲劣跡的郭敬明、於正進行抵制。

第二天,聯名信上的署名人員增加到156位。

面對這種形勢,瘦瘦的小四再缺心眼,恐怕也不能嬉皮笑臉不當回事。

畢竟,以後還要在這個圈子裏混的。

終於,2020年最後一天凌晨,郭敬明老老實實地道歉了。

他正式向莊羽女士,向社會公衆道歉,承認自己存在抄襲行爲。

這個道歉,等的太久、太久。

早在2004年,法院就判令郭敬明在報紙上公開道歉,可是郭敬明拒不執行。

最後只能強制執行,由法院在報紙上發佈公告。

強扭的瓜不甜,道歉這種事誰也替代不了。

然而15年後,郭敬明重又道歉,鬼知道這樣的道歉還有多少真誠度可言?

郭敬明道歉,是源於他內心的悔過覺悟嗎?

如果沒有100多位業內人士的抵制,恐怕他早就把這個人生污點丟到九宵雲外去了。

事實清楚,是非分明的情況下,遲到的道歉只能理解爲逢場作戲。

若是沒有猜錯,郭敬明的道歉恰是厚顏無恥的自保。

因爲,15年前的劣跡,是不可抹殺的硬傷。

有了硬傷,還不知羞恥,不知收斂,不知畏懼,簡直就是肆無忌憚挑釁底線。

挑釁底線的人,必玩火自焚。

如果早點作出了結,人們或許還能原諒他的年少無知。

現在都快40的人了,才故作矯情道歉認錯,實在讓人鄙視。

有句老話叫:聽其言,觀其行。

如果一句道歉就能擺脫形象危機,那麼犯錯的成本也太低了。

范冰冰就是最好的例子,多少次躍躍欲試的復出,都是鎩羽而歸。

郭敬明也需要爲自己15年的任性買單,接受應有的懲罰。

錯,就是錯了。

以真誠的態度,儘快平復和止息錯誤比什麼都重要。

否則,愈是時間久遠,包袱就會愈加沉重,直到把自己壓垮。

做人,不能耍小聰明。

做人,不能帶着硬傷狂奔。

這麼簡單的道理,那些聰明人怎麼就不懂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