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攝取的食物越來越豐富,“富貴病”糖尿病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且越來越年輕化。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我國18歲以上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9%-11.6%。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不僅服用降血糖藥物,同時還會服用降血脂藥物,主要原因是因爲他們的血脂水平不達標。血脂水平和糖尿病有什麼關係?藥師爲您詳細解答。

血脂異常同樣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其實,血脂異常也是使2型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卒中、冠心病及外周動脈疾病)發生率增加的重要危險因素。

生活中常常聽見糖尿病患者監測自己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以及餐後血糖值。但是相對於臨牀而言,我們通常通過檢測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值(數值<7%,即控制效果好)判斷患者近三個月血糖控制效果。血糖控制好了,那我們又該如何管理我們的血脂異常情況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正常情況下我們血脂監測名稱及指標的目標值:

LDL-C是ASCVD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汀類藥物主要通過降低LDL-C發揮防治ASCVD的作用。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現狀確定適合我們的降血脂目標值?又該如何選擇治療所需藥物?

控制血脂怎麼做?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糖尿病患者血脂危險分層及LDL-D目標值

中國患者對於高等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的耐受性較差,發生肝毒性、肌肉毒性的風險明顯高於歐美患者,所以,大多數中國患者經過中等強度他汀類藥物治療即可使LDL-C達標。

推薦臨牀選擇效價比高的中等強度他汀,如匹伐他汀2-4mg、阿託伐他汀10-20mg等。若出現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情況,可以考慮換用另一種他汀類藥物,減低劑量或給藥頻率或者加用非他汀類的降LDL-C藥物依折麥布。2型糖尿病患者TG增高或HDL-C降低應首選生活方式的干預。當TG≥5.7mmol/L時首選貝特類藥物治療以減少胰腺炎的風險。

藥師提醒

其實除了藥物控制之外,我們還應該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增加蔬菜、粗纖維食物的攝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每天6克以內;每日堅持30分鐘左右有氧運動,每週至少5天;降體重指數維持在24kg/m2以內;戒菸,有飲酒習慣的限制飲酒(酒精攝入量男性<25克/天,女性<15克/天)。

注意!

血脂達標後,仍需要長期維持治療。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如果出現肌肉不適或者無力的情況以及排除褐色尿液時,應及時進行安全性和有效性監測。

如果發生或者高度懷疑肌炎,應立即停止他汀治療。若已經穩定達標且沒有安全性問題,建議每6-12個月進行一次安全性和有效性監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