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授人以漁,奔馳星願基金爲行業打樣:做公益也要“可持續發展”

2020年即將畫上句號,過去的365天,我們被無數火線馳援的故事感動着,被大愛無疆的精神溫暖着。其中就包括很多頭部汽車企業,它們挺身而出,仗義馳援,展現出強大的社會責任感。

百年奔馳,逆境彰顯榜樣力量

愈是逆境,愈顯榜樣力量。

作爲百年品牌,奔馳不僅爲業界渡過難關樹立了榜樣和信心,也在第一時間支援抗疫一線,積極踐行頭部車企的企業責任。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先後累計捐贈3000萬元善款,不僅是首批參與抗疫捐贈的車企之一,且捐贈項目覆蓋範圍廣、惠及人羣多,捐贈款項撥付合規、高效,捐贈項目落實清楚、透明,並及時公開公示項目進展,接受公衆監督。截至5月底,3000萬抗疫資金資助項目已全部落實。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提供應急物資支援,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還將2/3的款項用於長效防控工作,助力提升全國公共衛生水平。而這也體現了品牌“往遠處謀”的公益理念。

筆者注意到,今年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將200萬元用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抗擊疫情心理健康支持項目”。該項目通過開設多條心理諮詢專線,爲全國各地的公衆和戰疫人員,乃至海外華僑通報疫情相關信息。

不要小看這個公益項目,確切的防疫信息、積極的心理輔導,對於全社會消除恐慌,堅定信念,科學防疫來說,意義重大。截至3月23日,該項目累計提供心理諮詢熱線服務時長超過10萬分鍾,心理支持服務5745人次,開展126場次督導,發佈56篇科普文章。

筆者認爲,做公益不能片面地以追求形式和捐款數額,“抗擊疫情心理健康支持項目”這一善舉釋放的正能量,在人與人的真誠對話中被無限放大,其社會影響是不可小覷的。由此也反映出,梅賽德斯-奔馳做公益並不是走過場,而是希望將品牌的人文關懷不斷傳遞下去。

十年“星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早在2007年,梅賽德斯-奔馳便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啓“自然之道 奔馳之道”在華責任之旅,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2010年6月,梅賽德斯-奔馳攜手經銷商合作伙伴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設立“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企業的公益腳步也逐漸從“自然之道”走向了“人文之道”,在環境保護、駕駛文化、教育支持、文化藝術以及社會關愛等多個領域持續深耕。

2020年是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成立十週年。截至2020年底,該基金累計公益投入近2.4億元,惠及逾150萬人。之所以會有如此豐碩的成果,與其秉持的“與時代和鳴、與夥伴同行,共創可持續發展之未來”的責任初心密不可分。

經過十載成長與積澱,梅賽德斯-奔馳星願基金已發展成爲匯聚公益合作伙伴、公益項目受益人、經銷商、客戶、員工、社會關愛人士6大參與方,具有科學、高效、合規管理體系的開放性綜合公益平臺。

汽車品牌要爲用戶持續創造價值,同樣的,車企做公益也要具備發展的眼光。縱觀近年來奔馳的各個公益項目,無不體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比如在生態扶貧方面,星願基金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啓動了首箇中國世界遺產地可持續生計項目,幫助四川雅安及臥龍兩地居民通過高山養蜂爲生活加點“甜”,爲雲貴地區的留守婦女鋪就以非遺手工技藝增加家庭收入的致富道路等等。

在教育扶貧領域,星願基金攜手戴姆勒中國職業教育學院-職業教育項目,啓動職教助學計劃,通過“求學保障+技能保障+就業保障”三合一的模式,助力寒門職教學子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併爲其提供實習機會及事業發展平臺,以期實現個人發展與行業發展的雙贏。截至目前,已有480位優秀職校青年在項目支持下不斷提升個人職業技能,爲實現個人理想而奮鬥。

除了致力於提升受助者的職業技能與生活水平,星願基金還重點關注鄉村學童的內心世界。2020~2022年,星願基金計劃爲鄉村教師提供專業、系統、精準、可持續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讓受訓教師成爲當地心理健康教育的“種子教師”,帶動鄉村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心所向,馳以恆”,梅賽德斯-奔馳的這句品牌Slogan大家已耳熟能詳,不只造車,企業懷揣的公益之心同樣如此。過去十年,梅賽德斯-奔馳初衷不渝,專注地、持之以恆地傳遞愛和希望,也積極踐行着對中國市場的承諾。相信以這樣的初心、態度和能力,下一個十年,梅賽德斯-奔馳的公益之路將越走越寬。

水滴觀點:

中國人說,“患難見真情”,“日久見人心”。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梅賽德斯-奔馳不僅展現了其強大的品牌實力,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品牌的溫度。事實上,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方式,與品牌理念一脈相承,從梅賽德斯-奔馳樹立的“可持續發展”式的公益榜樣,我們亦可感受到這一豪華品牌流傳百年的密碼。

元旦的鐘聲即將響起, 2020年即將過去,在嶄新的2021年,願所有人都能實現“星願”。

文/殷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