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趙立凡)12月30日,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發佈消息,考古人員在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區域發掘了三座規格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出土了土雕建築、壁畫、彩繪陶俑等,是迄今爲止發現的十六國時期最大的墓葬,對於研究探索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的分佈、形制、結構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2019至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此區域配合基本建設,發掘了三座墓葬。從墓葬形制來看,長斜坡墓道東、西兩側有收分生土臺階,墓道過洞上方有土雕建築模型,這種形制是十六國時期墓葬形制的突出特點。出土的武士俑、甲騎具裝俑、鼓吹依仗俑、陶牛車、九盤連枝燈等皆具十六國時期的特色。這三座墓葬從形制、隨葬器物、壁畫內容、土雕建築等多方面看,均反映了五胡內遷、民族大融合時期,不同族羣學習、認同、融入華夏文化的總趨勢,展示出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包容特質。

十六國時期是在北魏統一北方之前、漢唐之際,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時期。考古人員介紹,從墓葬出土的陶器看,罐、釜、倉、竈等造型沿襲漢風,陶俑形象又具少數民族特徵。出土的碓房、水井、裝滿糧食顆粒的陶倉和牛車等是華夏農耕文明的體現,而墓道壁龕的穹窿頂、及其頂部用四條紅彩交匯、並畫出圓圈則是遊牧民族氈房帳篷的模擬。墓葬結構及前後多室均採用了漢人傳統,而棺牀的形式則有所不同,如編號M100後室東西兩側置棺牀兩具,均爲繪有壼門的磚砌高棺牀,高達50至60釐米,顯然不同於漢族席地而坐傳統影響下的低棺牀形制,應爲少數民族垂足坐風尚的體現。其中M100後室東側棺牀還有磚砌圍屏,或是之後北周時期不同族羣墓室中石圍屏之先例。編號M25與編號M100墓道過洞上方的彩繪土雕建築,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接近中國傳統古代土木建築原型的實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