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葉晨雯 通訊員 曹彬 張迪

12月18日,物業公司黨員幹部與中通客車廠家屬院業主開展“心連心,關愛老人”紅色驛站交流會。□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葉晨雯

物業服務管理直接面向千家萬戶,是羣衆關注的焦點,也是當前城市基層治理的難點、堵點問題。

我市積極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樹立“把羣衆的事當成天大的事”的理念,通過強化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機制引領,全面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建聯建 勞務合作謀共贏

“我們村成立了物業合作社,組織我們爲城裏小區提供物業服務,讓我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12月25日,東昌府區鬥虎屯鎮後吳村物業合作社社員李春玲說。

李春玲的丈夫早年因交通事故去世,她一個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今年5月,鬥虎屯鎮組織地理位置偏遠、閒散勞動力較多的3個貧困村的黨支部領辦勞務合作社,組織27名中老年勞動力到新區街道的39個老舊小區提供物業服務。李春玲每天從村裏乘車到指定小區打掃衛生,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解決了家庭的燃眉之急。

近年來,我市物業服務行業發展迅猛,全市已有352家物業企業,從業人員達1.8萬人,管理居民小區1152個。我市突出黨建引領這條主線,將其貫穿到物業服務管理工作全過程,健全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協調運行機制,延伸黨組織鏈條,提高社區物業黨建聯建實效,建立黨建引領下的多方協調運行機制,凝聚社區治理合力。

補齊短板 兜底服務聚合力

“現在小區有專門的物業管理人員,小區環境與原來相比有了巨大的變化,不僅垃圾清理得及時,車輛亂停現象也不見了。”12月25日,莘縣糖酒公司家屬院居民王女士說。

爲解決無物業小區物業管理不規範的問題,莘縣推行“一個公司支隊伍、一把掃帚掃全縣”改革,全面接管縣城122個無物業小區。按照“一小區一策”管理模式,對小區進行垃圾清除、道路維修、小廣告治理、樓道粉刷、門禁設置等改造提升。目前,莘縣已安裝高清治安監控設備266套,設置值班室70個,配備小區管理員126名、小區保潔員48名。粉刷樓道牆壁18萬平方米,硬化路面近5000平方米,清理下水道近7000米、化糞池5000餘立方米,清理陳年垃圾3000餘噸。投資10萬餘元對供水管道進行改造提升,全面提升服務社區居民水平。

我市持續加強物業行業建設,補齊無物業小區服務短板,對無物業小區進行全面排查,加強分析研判,堅持分類施策,根據不同居民小區的類型特點精準施策,結合外地經驗推廣在本地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市政府、東昌府區政府正和願景集團洽談合作,計劃引進“勁松模式”“濟寧模式”,力爭到2022年全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80%以上。

打造品牌 爲民服務零距離

“紅色物業”模式的核心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構建黨組織領導下行業管理新機制,推動行業主管部門、街道社區、業主委員會、物業等多方整體聯動,切實爲羣衆解難題,服務小區居民。

物業服務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社區的生活環境,關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數。加強“紅色物業”建設,根本目的就是爲居民提供精準優質服務,創造優良人居環境,讓居民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我們堅定‘爲民服務’這一根本,堅持全面覆蓋、深度融合、制度建設專項行動,全面提高紅色物業建設水平。”12月17日,聊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張學宏在全市加強“紅色物業”建設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工作推進會上說。我市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物業品牌,完善以信用爲基礎的物業服務市場監管機制,指導物業企業把搞好服務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鼓勵支持物業企業通過自行開發、聯合開發、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等多種形式,把物業服務“送上網”,支持物業企業在社區黨羣服務中心、“紅旗驛站”設立辦事窗口,爲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