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靠太陽,人也一樣。

尤其是在“一陽初生”的冬至節氣,多曬曬太陽,十分有助於補充陽氣。

因此,民間更是有“冬曬太陽,勝喝參湯”的諺語。

冬天曬太陽,好處多

1保護血管

有研究認爲,維生素D含量低的人羣罹患心臟病、心力衰竭和中風的風險更高。

而適當曬太陽則有助於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生成,從而使體內炎症減少,對血管健康更有利。

2調節血壓

曬太陽可通過抑制體內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活性來調節血壓,防止其過高或過低。

3減少感冒

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一種“天然消毒劑”,能殺死導致多種傳染病的病毒、細菌。

4讓你開心

在充足的日照下,人體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會有所提升,這將有效改善情緒低落、精神抑鬱等不良心理。

5增強免疫

中醫有“採日精”的說法,就是採集陽光以生髮清陽之氣。曬太陽有補陽氣,補正氣的功效。

人體內正常的臟腑功能全靠陽氣來支撐,陽氣充盈,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提高。

6預防近視

陽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可幫助避免眼軸變長,進而防止進入眼睛的光線在聚焦時出現焦點扭曲,降低近視風險。

7緩解關節痛

中醫上把曬太陽也稱作“天灸”,這是因爲,曬太陽時候,陽光中的紅外線具有熱效應,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減輕關節部位的炎症反應,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8減少癌症

美國聖迭戈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生活在較低緯度的女性和高緯度者相比,卵巢癌發病的危險較低,因爲前者接受日光照射的時間長,攝入維生素D的含量高,比後者更利於防癌。

9強健骨骼

鈣是構成人體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想要鈣吸收好,那麼必須有維生素D的存在。

人體90%的維生素D來自於陽光的照射,所以,維生素D又被稱爲“陽光維生素”。

10提升氣色

中醫認爲,冬季曬太陽可明顯提升脾胃的生理功能、促進氣血的生成和運行。脾胃好,氣色就會好。

四個部位要多曬

1頭頂

中醫認爲,“頭爲諸陽之匯”,也就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凡五臟精華之血、六腑清陽之氣,皆匯於頭部。

冬天常曬頭頂,不僅可以通暢百脈、調補陽氣,還能促進鈣質的吸收,也有益於頭髮的生長。

2曬後背

人體腹爲陰,背爲陽。人體的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均分佈在後背,曬這些穴位能起到調理臟腑氣血的作用。

現代醫學也證實,人的背部皮下蘊藏着大量的免疫細胞,通過曬太陽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

3曬手心

人的手掌是很少被曬到的地方,所以要“特殊照顧"手心,會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曬手心方法很簡單,在陽光下攤開雙手朝向陽光,或者抬起雙手,掌心朝向陽光即可。常曬手掌可舒緩疲勞,促進睡眠

4曬腿腳

俗話說:“寒從足下起”。陽虛體質的人一到冬天腿腳都是冷冰冰的,這種情況最應該曬曬腿腳。

陽光可以帶走腿腳的寒氣,有效緩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鈣質吸收。

尤其是有風溼性關節炎的人,曬太陽能活化血脈,起到輔助治療作用。另外,腿上還有很多穴位,通過陽光的刺激,能讓人感到腿腳輕便,消除疲勞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