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成景,花落成藥,本地灣作爲“百里藥谷”的源頭,讓原汁原味的鄉村,有了靠山喫山的新“喫法”。

“一畝連翹五畝糧。”種一畝連翹,收入能抵得上五畝雜糧。

這話誰信?譚家貴。

譚家貴是柞水縣紅巖寺鎮本地灣村民,種了20多年連翹,賬算得細着呢。“收成和價格好的時候,一畝地能掙8000元。”

堅守了幾十年的規模種植,譚家貴不僅靠此養家餬口,還把種田變成了種風景。如今這500畝的“世外連翹園”,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成爲意外的“收成”。

以此爲線索,本地灣重走生態農業的路子,將連翹和蒼朮作爲村上主導產業。當傳統農業的配方產生了集聚效應,本地灣的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以前的不足5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9980元。

靠山喫飯難以爲繼?

“人這一輩子圖個啥?養老送終,承祀香火。”

60歲的譚家貴在心中自問自答,望着眼前鬱鬱蔥蔥的山巒,自己卻回到了20世紀90年代。

那時,隨着務工熱潮席捲大江南北,這個處於秦嶺深處的小山村亦被裹挾其中。才過了幾年光景,譚家貴就發現,見了世面、攢下鈔票的年輕一輩陸續在縣城、集鎮買房,扶老攜幼舉家外遷,原來還挺熱鬧的一條山溝,逐漸安靜下來。小黑溝53戶人家,只剩下28戶。

驅使他們背井離鄉的,無疑是貧困。2015年以前,戶均年收入僅有4886元。本地灣村有128戶貧困戶,小黑溝就有22戶。

譚家貴正值青年時,也被父親催促着出去打工,“好好的小夥子,不出去掙錢,一天就守在這窮山溝,能有什麼出息。”本地灣窮,就窮在這一方山水。但譚家貴不想出去,是因爲有自己的“心事”。

海拔1000米,位於高寒山區的本地灣,山上不缺藥材,在譚家貴的記憶裏,村民們除了種點糧食作物,就是上山挖藥。行情好的時候,一個老漢一年能增收4000多元。“但是一直沒有人規模種植。”譚家貴說,起初,他是沿襲着當地村民家家戶戶門口種樹的習慣,選中了這燦若黃金、宛若雲霞的連翹栽下。

不承想,無心插柳柳成蔭。2012年,就這一畝三分地的連翹一次賣了5000元,原來只是爲了好看的連翹竟產生了這麼大的經濟價值。從那以後,譚家貴逐漸得到家人的理解。

一畝、兩畝,一直到現在的500多畝。譚家貴把原來山民留下來的土地,一寸一寸開墾出來,種上連翹,人稱“連翹王”。

2013年,本地灣加入了秦嶺山區移民搬遷的大軍,許多人作別眷戀的土地,搬到更容易生活的地方。譚家貴卻拒絕了,不是因爲安於現狀的舊思想,而是他有自己的半片山要守。

“農民麼,不種地還能幹啥。別人都不願意乾的事情,我一定能幹成。”憑着這股韌勁,譚家貴一堅持就是半輩子。

從譚家貴疏掉的苗子中,帶回一些栽下,如今村裏17戶貧困戶也種起了連翹,重新過上了靠山喫山的日子。

去年,村裏投資10萬元,修通了去往山上的一條產業路,徹底結束了譚家貴等人手提肩扛的日子,“在那條路上沒少摔跤,有了這條路,我們運送連翹就輕鬆多了。”

你穿你的西裝,我穿我的花裙

的確,發展產業的這條路不好走,“摔跤”是常有的事。靠近集鎮的本地灣村,處於交通樞紐的位置,大規模移民搬遷後,也吸引了很多周邊村民。5年過去了,有的人靠打工過上了小康生活,有的人靠一點小生意,安穩度日,還有50戶守在大山中,成了貧困戶。最讓第一書記張虎頭疼的還屬產業,爲了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本地灣種過藥用牡丹、核桃,但都因爲氣候、土壤等因素,以失敗告終。

原任第一書記張虎也知道,事在人爲。“我們這裏空氣好,野生的藥材質量好,爲何不發動村民種藥材呢?”他茅塞頓開:譚家貴已經用了20年的時間,給本地灣帶了個頭,規模種植這條路行得通。

張虎的底氣,除了來自於“連翹王”,還來自於村上頤和合作社的帶頭人餘達峯。小時候,爲了給母親治病,親口試藥的餘達峯,自那以後,便靠着一杆秤馳騁於藥材市場。

來到頤和合作社,遍地都是藥材,只要山上能挖得到的,餘達峯都能賣。摸爬滾打30多年,餘達峯成爲全國有名的藥材供應商,直接或間接帶動80多戶貧困戶脫貧。

從集市擺攤,到經營一間收購店,再到如今的加工廠房,餘達峯的行動可以影響一方藥材價格。整個商洛,甚至陝南部分地區的藥材都通過頤和合作社吞吐。

“每年全國市場大約需要1萬噸連翹,5000噸蒼朮,並且,目前陝西還沒有規模化發展這兩種藥材的地方,不存在同質化的現象。”向餘達峯請教之後,張虎更加確定了發展這兩種藥材的決心。

線頭找到了,疙瘩就好解了,鎮黨委也逐漸達成共識:好的生態是農產品高質量的保證,就是生產力、競爭力。隨即,紅巖寺鎮啓動“秦巴藥谷”打造計劃,建成了萬畝連翹園,光連翹經濟合作社達6個,有產業大戶30多個。

“你們這兒怎麼沒有建大棚,沒有那種熱火朝天的發展產業的感覺?”前來視察的領導提出疑問。

“你穿你的西裝,我穿我的花裙,紅巖寺的產業都在無形之中。”鎮黨委書記吳禮松說。藉着退耕還林,紅巖寺鎮提出了林藥綜合的發展思路,條件好的地方,實現多種藥材套種,這正是靠山喫山的新“喫法”。

以此爲基礎,柞水也調整了產業發展思路。南線鄉鎮沿着乾佑河發展旅遊產業,偏遠的北線三鎮,各自發展特色藥材,打造“百里藥谷”,加上木耳這個主導產業,“一主兩優”的發展規劃逐漸成熟。

待漫山金黃,未來可期

“花裙”確實特色鮮明,但要穿出美感卻沒那麼容易。爲了鼓勵村民發展藥材,本地灣開啓村企合作,聯合餘達峯免費發放20萬元的蒼朮種子,並承諾保證銷售。“但村民還是猶猶豫豫。”張虎說,家住大黑溝的老張就是如此,發給他的4包種子,轉手就送出去兩包,只留了3分地,打算試試看。

老張叫張貽林,靠種糧、去集市上賣農家產品,日子勉強過得去。不承想,兒子打工出了事,媳婦改嫁,孫子離鄉工作,老兩口徹底沒了依靠。

2015年冬天,第一批蒼朮種下,首次參與種植的100多戶,有的擔心天氣太冷,給它蓋上厚厚的土層,有的時常去地裏看看。

老張的老伴兒望着光禿禿的地,心裏乾着急,“萬一種不好,蒼朮收不着,糧也種不成。”

“村裏一心爲咱,能把咱帶到溝裏?”張貽林嘴上說,要保持順其自然的心態,但地裏的草除得比誰都乾淨。

開春後,嫩芽破土而出,老張一天到地頭轉幾遍,悉心照料。等到蒼朮出齊,一地綠色。老張長出一口氣:“心裏石頭落了地”。

2018年,蒼朮葉枯,到了收穫的季節。鄰居、親朋好友相聚,剪鬍鬚、整理根莖,家裏好不熱鬧。那天,藥材加籽兒賣了1.3萬元,張貽林直後悔,當初沒有把發下來的種子都種上。

好東西自然有市場,去年,看中本地灣野生蒼朮的質量,重慶一家醫藥公司帶來每年2000噸的訂單。但無奈,因目前產量無法滿足,只好作罷。“是金子總會發光,這代表未來可期。”張虎說。

如今,村裏的蒼朮和連翹,立體套種500畝。考慮到年老體弱農民的勞動能力,本地灣逐步將村裏閒置的土地流轉回來,統一管理,讓農戶通過租金、分紅、務工等多種方式增收。

鎮上啓動萬畝連翹計劃,把很多功夫也下在連翹上。不僅將連翹沿着省道種下,發展特色旅遊,還建了廠子,開發了連翹茶。

汪祖鋒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紅巖寺人,早些年一直在外地搞建築,雖然賺了些錢,但也喫了不少苦。

今年春節回家,得知鎮上要辦茶廠,汪祖鋒第一個報了名。本爲中藥的連翹茶,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消炎、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如果得以開發,將會是一個誘人的大市場。下定決心的汪祖鋒,3月份便去山西考察,去河南買設備。清明剛過,投資100多萬的綠雲茶廠,正式開張收茶。

摘下一片片鮮嫩的綠葉,村民心裏都有一筆賬:鮮葉一斤18元,一週就賣了1000元,再加上成熟的連翹,“百里藥谷”真的是通向富裕的康莊大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