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母亲,你是否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孩子是我生的,也是我养的,但到头来,最亲近的人却不是自己?”这是为何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杆秤,就连宝宝也是如此,他们也会给大人排序。

俗话说:养娃十年不如陪娃睡三年,这是真的吗?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3岁之前,要和母亲一起睡,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和你更亲近。

养娃十年不如陪睡三年?李玫瑾:孩子3岁前,要和妈妈一起睡

我国著名心理犯罪学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平时工作很忙碌,但经济条件很不错,她为了不让自己的宝宝受委屈,特意请了两个保姆,分别负责白天和黑夜,两人轮流倒班。

但问题是她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宝宝,因此孩子即使见到母亲,也很难和她特别亲近。李玫瑾教授听到后,建议她将两个保姆辞退,自己亲自带孩子。

这位母亲一听很是诧异,只听李玫瑾教授细细道来:“当人在睡觉时,是身体气味散发最快的时候,只有孩子熟悉了你身上的味道,他们才能和你更加亲近,所以,在孩子3岁之前,要和妈妈一起睡。”

关于李玫瑾老师的这个建议,其实不无道理,邻居家的刘奶奶从小就带着孙子,3岁之前都是和她一起睡的,随着娃年龄的增加,孩子的妈妈决定把他接回去,但是儿子回去之后,并没有表现得很亲密。

一段时间过去之后,当儿子再次回到奶奶家时,他表现得非常开心,这是在自己家中没有看到过的表情。

母亲有些想不通,虽然在孩子3岁之前没能陪在身边,但对儿子的照顾也是尽心尽力,怎么就换不回他的心呢?

所以,对于母亲而言,想让孩子和自己更亲密,还是要尽量在他们3岁之前,陪伴在身边,和宝宝睡在一起,给他安全的味道和气息。

3岁之前,是婴儿依恋时期建立的关键阶段,需要妈妈陪伴在左右

精神分析学家鲍尔默提出: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其中“依恋模式”就是孩子的一种思维工作模式。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人员请来一些人对宝宝进行看护,等到3个月之前,由亲生母亲来陪伴,3个月之后,他们会被送进福利院。

虽然福利院的人员同样在尽职尽责地爱护宝宝,陪伴宝宝,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依旧难以建立。所以说,再丰厚的物质条件,也难以抵御孩子对母亲的执着。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3岁之前需要妈妈的陪伴,因为这个阶段是宝宝建立依恋关系的重要时刻,如果母亲缺席,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阴影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如果孩子错过了依恋时期,那将很难挽回,也就是说,他们未来也很难和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所以对于妈妈而言,养娃十年不如陪睡三年,当母亲与孩子建立了依恋关系之后,再慢慢地让孩子离开,也不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在这个期间,妈妈要对宝宝的行为举止予以积极的回应,能准确识别孩子发出的信号,比如孩子大哭的原因、求抱抱的心理、睡觉的规律等。

从人一生的视角来看,人生是从相遇开始,再到分离,然而每一次相遇都需要关系的建立,否则就谈不到分离。

既然母亲将孩子送到人间,为何不花些时间来陪伴他呢?短短3年时间,虽然会少赚一些钱,但却能换来更久的爱和依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