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完美收官,滬指盤中突破年內新高,深成指漲近2%,創業板指漲幅超2%,創逾五年新高。總結全年,滬指累漲13.87%,深成指累漲38.73%,創指累漲64.96%,創2015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在2020年進入尾聲之際,已經有13年曆史的分級基金也迎來了自己的“最後一天”。

分級基金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近日,包括招商中證白酒、前海開源中航軍工、信誠中證800金融指數在內的多隻分級基金髮布特別風險提示公告,稱基金的最後交易日、基金份額折算基準日爲2020年12月31日,終止上市日爲2021年1月4日或5日。這意味着,今天是分級基金最後一天上市交易,元旦後將迎來集體終止上市。

公告顯示,以基金份額折算基準日日終分級基金份額淨值爲基準,A份額、B份額按照各自的淨值折算成場內母基金份額。部分基金變更登記完成後,母基金份額將轉型爲普通指數型基金份額。

截至12月30日,當前市場上仍有65只分級基金,存量規模爲102.09億份,將在今日徹底完成整改。至此,曾經風光無限,規模曾一度達到5000億的分級基金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什麼是分級基金?

分級基金可分爲母基金份額、穩健份額和進取份額。穩健份額通常指分級基金中的A份額,風險較低;而進取份額爲分級基金中的B份額,風格激進,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收益。A份額爲約定收益基金,以借貸的形式借錢給B份額,然後收取相應的借貸利息。而B份額向A份額融資,在保證A份額每年的固定收益後,剩下的錢,盈虧由B份額自負。B份額屬於槓桿份額,槓桿大小取件於該分級基金的相關規定,一般爲2倍初始槓桿。

分級基金誕生於2007年7月,由於運作機制複雜,投資者相對陌生,再加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股市暴跌,到2013年時,分級基金的規模還不足500億元。一直到2014-2015年大牛市,分級基金憑藉其槓桿屬性,創造了遠超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收益,在市場上一戰成名。基金總規模也迅速攀升,並在2015年中報中躍升至4577億元。

然而,“成也槓桿,敗也槓桿”,隨着2015年下半年市場的暴跌,分級基金B份額髮生了慘烈的虧損,分級基金也由此由盛轉衰。當年7月,證監會暫停了分級基金的註冊。

2018年,資管新規做出規定,“公募產品和開放式私募產品不得進行份額分級”,並要求存量分級基金在2020年底前取消分級運作,完成規範和整改。根據監管規定,退市後的分級基金主要有兩種選擇,一是轉型爲LOF(上市型開放式基金),二是清盤。其中,轉型爲LOF基金需要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並通過。

盲目跟風者損失慘重

分級基金在牛市行情中快速翻倍的驚人表現吸引了很多不瞭解規則的投資者跟風參與。但在進入熊市以後,這些投資者都慘遭血虧。

有投資者表示,自己在2015年的時候花了2.7萬買入分級B基金,最終在虧至6000多元時離場,接近80%的虧損也成爲其進入股票市場以來遭遇的最大虧損幅度。

此外,還有投資者表示,自己在上一波牛市中賺得幾十萬又全部通過分級B基金還給了市場,給自己的投資生涯帶來了深刻的教訓。

除了個人投資者,還有一些公募基金也折戟於分級基金。

比如曾經的“分級大戶”申萬菱信基金,憑藉2014年二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狂發分級基金,在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二季度期間,公司旗下公募規模持續攀升。其中,在2015年二季度末規模新增超330億元,彼時該公司旗下公募總規模超過千億元。

但好景不長,不多久,股票市場走勢便開始急轉直下,分級基金也隨之遭遇滑鐵盧。受此影響,申萬菱信基金的公募規模銳減近600億元。據悉,該公司至今仍在忍受分級基金帶來的“折磨”,存續的分級基金不得不選擇轉型或者清盤。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公募總規模爲496.66億元。

今年,分級基金基金再次展現出其漲跌分明的特性。在結構性牛市明顯的今年,部分B份額基金獲利頗豐。比如深成指B、白酒B、軍工B、生物藥B等好多隻B級基金都成功實現翻倍。不過,隨着整改日期的臨近,分級基金B的收益持續下跌,其中富國中證新能源汽車B本月以來已經下跌35%左右,招商滬深300地產等權重指數B也下跌超17%。

對行業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面對分級基金退出歷史舞臺,諸多業內人士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天相投顧高級基金研究員楊佳星表示,分級基金的整頓對行業有一定積極的作用,在引導基金投資者長期投資、長期持有基金的倡議下,分級基金作爲相對短期套利、投機屬性較強的投資品種,與長期投資的倡議相悖,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場的波動,不利於市場長牛的相對健康的導向。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評價道,分級基金退出歷史舞臺,是規範市場、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體現。由於分級基金自帶槓桿屬性,而去槓桿是防風險守底線的體現。

上海一位基金分析師稱,在上市基金即將到期或終止上市時,一般場內的價格將逐漸接近基金淨值,場內投資者就不會因爲存在折溢價導致交易風險,投資者可以以接近淨值的價格退出,對產品今後的平穩轉型等運作都有積極意義。

注:以上內容僅提供參考,不作爲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七禾研究中心綜合整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