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劇場版的票房終點,看來只能是天空。

這部日本影壇的現象級動畫作品,在連續11周奪冠後,由於82個電影院上映了MX4D、4DX版,以及分發入場者特典,不僅絲毫未見票房頹勢,反倒比前一週週末動員觀衆人數多 了104%,票房收入多了132%。

至此,在上映73天累計動員觀衆2.4千萬人次後,該片終於以324.79億日元票房收入,超過2001年上映最終票房316.8億日元的《千與千尋》,成爲日本影史新的票房冠軍,也是日本歷代電影票房榜繼2001年11月《千與千尋》超越《泰坦尼克》後時隔19年再次出現冠軍更替。

這個票房有多強呢?2019年日本國內票房收入也不過2500億日元出頭,也就是說,一部《鬼滅之刃》就可能佔了日本電影市場全年八分之一左右的票房。

到底是什麼成就了《鬼滅》的票房史詩?在日本動畫界面臨困境的當下,影片的巨大成功意味着什麼?觀衆又能否在大熒幕上,看到這部日本電影票房神話的創造者?

天時、地利、人和,哪一點對《鬼滅之刃》創造票房神話最關鍵?

大概只有四個字最足以形容《鬼滅之刃》劇場版的歷代級票房冠軍之路:勢如破竹。

上映首周(累計3天),票房突破46億日元,成爲日本首部連續3日票房上10億日元的電影、日本影史首周票房最高的電影。

上映兩週,票房突破107億日元,打破《千與千尋》保持了19年的紀錄,成爲日本歷代最快突破百億日元票房的電影。

11月30日,超過1997年的大片《泰坦尼克號》,成爲日本影史票房亞軍。

12月中旬,就在劇場版《鬼滅之刃》看似有望打破《千與千尋》的票房紀錄之際,東寶公司把《千與千尋》的票房總額從308億日元修訂爲316.8億日元,納入了《千與千尋》今年夏天再次上映時創造的票房收入。

雖然這延後了《鬼滅》破紀錄的時間,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果然,進入12月下旬,這架勢不可擋的票房特快列車一舉過線。

但票房還不是這部大熱動漫爲日本經濟創作的最大價值,在此之前,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師永濱利廣本月就曾估計,“鬼滅熱”已產生大約2700億日元經濟效益。

到底是什麼成就了這部超人氣大作的現象級流行?要知道相比許多高人氣日本動漫,《鬼滅之刃》真正的人氣大爆發,從2018年6月宣佈動畫化,2019年4月《鬼滅之刃》動畫開播到現在,也不過兩年左右時間,然而在Netflix、Amazon Prime、嗶哩嗶哩等多處國外網絡平臺播放後,這部動漫就憑藉紮實的製作質量,迅速獲得了海內外大量好評。

到了《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上映,講述的又是動漫中的大熱章節:主角炭治郎和“鬼殺隊”中的“炎柱”合力對抗“鬼”魘夢的故事。這是劇場版成功的基礎。

但劇場版現象級的成功,首先要歸功於天時。

影片於2020年10月16日在日本全國403間電影院(電影《天氣之子》在日本全國的359間電影院上映)上映,佔全國電影院的80%以上。

如果趕在更嚴峻的時期上映,影片氣勢勢必受到影響。

而現在不僅上映院線得到了保障,同期也沒有太多強勁對手分流票房。尤其是避開了《007》系列這類好萊塢大製作,還有《名偵探柯南》劇場版這樣的日本本土票房巨無霸,這期間影片唯一的對手是諾蘭執導的《信條》,以及《哆啦A夢》劇場版,但兩部作品的票房勢能也最終不及預期。

強者愈強的理論當然也能用來解釋——影院知道《鬼滅之刃》熱度居高不下,因此連續安排多場次放映,更進一步擠壓了其他電影的市場空間。而超乎尋常的排片,又反過來加強了影片的市場熱度。

二是地利。

此前,漫畫《鬼滅之刃》最後一卷單行本在12月上市,進一步助推了“鬼滅熱”升溫。據稱,《鬼滅之刃》第23卷首批印刷395萬冊,包含電子版在內的各卷單行本累計發行總量已突破1.2億冊。

但最關鍵的還是人和。

一方面是環境下,日本整個業界都有意無意爲影片推波助瀾。

另一方面是互聯網環境下,影片利用網絡媒體和SNS擴張討論度持續擴大了受衆羣體,創造出一股前所未見的“鬼滅熱”。影片主題曲已經多周霸榜。

隨着電影的火爆,日本社會層面還衍生了許多“鬼滅”專有名詞,比如“鬼滅騷擾”(讓不該作的人感到被冒犯)、“鬼滅貧乏”(因大量購買《鬼滅之刃》周邊導致自己變得貧窮)等。

不難理解,不僅原作的粉絲會在熱潮中走進影院多刷,就連沒有固定觀影習慣的人羣也會因爲這刷爆網絡的口碑而走進電影院,從而合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觀影高潮。

現在日本動漫界關心的已經不再是影片還能打破多少紀錄——能破的都已經破了,業界關心的是:這部大熱之作的未來會如何?

《鬼滅之刃》在國內何時上映?動畫後續製作會怎樣?

由於影片超級出色的表現,日本業界已經將《鬼滅之刃》視作市場救世主。

而《鬼滅之刃》官方目前已經正式表態,《鬼滅之刃》後續章節的動畫製作已經被提上日程。

這當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傻瓜纔不趁熱打鐵,但現在還是有一個大問題擺在《鬼滅之刃》各利益相關方面前,那就是在一場創紀錄的高潮之後,如何繼續後續的劇情?

按照常規的做法是出一季TV動畫,再接一個劇場版。但是像《鬼滅之刃》這種現象級的動畫,各方肯定會希望自己能摘取更多果實。

而《鬼滅之刃》劇場版是由日本影視界巨頭東寶參與發行,TV動畫版的背後則是富士電視臺,兩個業界巨頭,無疑正在博弈。

現在看先推出TV動畫版依然是最優選,因爲隨後的“花街篇”在原作中的篇幅幾乎是“無限列車篇”的兩倍,如果製作成劇場版恐怕只能分解爲上下部,有可能過度透支人氣。

假如先動畫化一部分,最後再留下懸念交由劇場版來解決,對延續這個系列的生命力更合理。

另一個重點則是劇場版的國際化征途,尼普公司表示,劇場版《鬼滅之刃》的英語配音版及字幕版將在2021年初登陸北美影院。

而此前有傳該片會在2021年3月份左右在內地上映。

不過又有傳由於某部好萊塢大片風波的影響,包括《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篇》《命運之夜—天之杯3:春之歌》等日漫可能會面臨更漫長的審批過程,從而延後它們的上映時間。

但在正常情況下,該來的一定會來。

2015年,《EVA》和新版《哥斯拉》導演庵野秀明曾在採訪中發表過針過對日本動畫的驚人預言:“日本動畫行業正陷入低谷,它的巔峯已過,正在衰落,可以說是到了日落西山的狀態……

動畫製作體系目前還能維持下去,但已經在極限狀態。我認爲它的崩潰只是時間問題。別說再堅持20年,我看大概還有5年就不錯了吧。”

《鬼滅之刃》劇場版上映,距離這句預言說出剛好是5年,某種意義上,現在的票房奇蹟也像是打破了這句悲觀預言。但接下來的問題是,這部破紀錄的現象級動漫,是否會成爲推動日本動畫行業轟隆前行的“無限列車”。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