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读历史”大型文化探寻节目

《山河天地间》第五期

我们将穿越回烽火狼烟的时代

重温金戈铁马的岁月

游走山西

品读长城军事文化历史

跟着蒙曼老师

走进忻州代县

雁门关长城

山西长城军事基地

长城有着讲不完的历史和故事

每一块墙砖上都印刻了烽火硝烟

那么为什么叫做雁门关呢?

蒙曼老师在节目中讲到:

雁门关得名于雁门山

雁门山的名字在《山海经》中经常出现

所谓“雁门山,雁出其间”

相传每当雁飞出塞,口衔芦叶

翱翔半晌,叶落方可过关

于山高风大

传说南下的大雁来到这里

必须盘旋三圈才能通过,故名“雁门”

站在雁门关瓮城门口

雁门关瓮城门俗称小北门

砖券门顶,明代时镌刻了“雁门关”三个字

瓮城是一个特别强大的防御共事

其中在冷兵器时期

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翁城门

瓮城的来历十分久远,最著名的就是平遥县城

相传是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

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兴建

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

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这是明清之际大学者傅山先生的手笔

看到这里,小编想考考你

雁门关被推崇为“三边冲要”“九塞之首”

你知道这里的三边九塞是什么地方吗?

这幅楹联形象地道出了

雁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那么雁门关有着怎样重要的军事地位呢?

(慌乱...别问我啊我好难)

诶,别急

跟着蒙曼老师

游山西,读历史!

另外,这一期还有

昭君出塞的故事

有胆有识的王昭君

从雁门关出塞和亲

赵国李牧

雁门关抗击匈奴 镇守边境

汉朝名将 卫青 霍去病 李广

都曾驰骋在古塞内外

七郎八虎杨门女将

故事流传千载

还有更多

知名将领

在雁门关作战......

镇边祠是雁门关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之一

明正德六年为纪念战国时期

赵国的守关大将李牧而建立的

咸丰六年,僧人善全在李牧祠旧址上

兴建佛寺,改名护国镇边祠

走在城墙步道上

游览身边的风景

雁门关的故事不仅存在于史书中

也存在于文人墨客的诗词典故中

长城博览在山西

万里长城,每个地方的风景都不一样,触动也不一样。

游山西就是读长城军事斗争史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

雁门关的游览

就是读长城军事斗争史

节目中还有更多的诗句

看完后绝对是受益匪浅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长城是互市的关口

起着防御的作用

不仅仅作为军事分界线

也是维系着中原与草原的纽带

军事防御体系的战术运用

天险、地理、人和三个门的关系

......山西长城的重要性

对后世影响非常大

民族融合在这里产生的文化

军事文化、边塞文化也非常有历史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失去军事功能的长城

如今已成为了重要的历史遗存

大美忻州的九塞之首

到中国古堡之乡——右玉县

一带雄观杀虎口等

著名长城美景

在记忆的符号中

“游长城雄关、览烽火古堡

品红色长城、探黄河边城

听长城故事、悟长城内涵”

节目最后还有

长城主打旅游线路推荐

和蒙曼老师

一同穿越回烽火狼烟的时代

重温金戈铁马!

本期嘉宾

《山河天地间》

让我们一起

游走山西,品读历史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