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人羣內,一塊圈定的場地吸引衆多人目光。無數人羣舉着攝像機來回踱步的欣賞:北京車展,保時捷展區,數輛Taycan,停靠在保時捷展臺最耀眼的地方。

保時捷Taycan,現已出Taycan Turbo S、Taycan Turbo、Taycan 4S和Taycan四個版本,指導價88.8-179.8萬元,NEDC續航里程414KM-450KM,800V超級快充技術,加上家族慣有的流暢線條外觀...Taycan讓保時捷開啓純電動汽車之旅,但也隨即陷入輿論危機。

微博一名“蠻力兔子”的博主日前實名控訴其新提不足2月的taycan 4S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車窗無法一鍵升降、剎車片更換兩次後依舊異響、音量按鍵出現故障、中控臺掉線等諸多問題,在多次聯繫4S店未能解決問題後,其於互聯網各大APP發佈視頻控訴保時捷質量及服務態度。但最新內容顯示,其短視頻及社交平臺內容均已被限制,被指受到保時捷主動忽視。

這也並非首個公開吐槽Taycan的視頻。此前某外國試駕Taycan的博主亦曾在視頻中吐槽車內中控屏點擊反應慢,今年2月一則國外Taycan自燃讓這輛備受關注的新車一下陷入衆矢之的。

售價高達百萬(以上述博主購入車輛爲例)的跑車讓車主質疑其售價與質量的不平衡。在這背後,是保時捷在電動化佈局的落後及緩慢。

目前保時捷在同步推進三個純電平臺研發,分別爲J1、PPE 和 SPE。J1爲目前大衆正在使用的平臺,Taycan亦是生產於此;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是保時捷和奧迪聯合研發的下一代純電動豪華車型平臺;SPE(Sports Platform Electric)是保時捷獨立研發的下一代電動超跑平臺。

分析人士指出,基於現有平臺打造的電動車或將存在新車與平臺無法完全匹配的風險。目前外國車企和自主品牌均在打造全新電動車平臺,基於新平臺打造的電動車性能勢必優於現有平臺。實際上目前保時捷與奧迪已着手共同研發PPE平臺,基於PPE平臺推出的保時捷Macan有望於2021年上市。但在去年1月外媒報道中,提出“因爲特斯拉Model 3比他們(保時捷)想象得更好,PPE平臺將進行一些重大調整”,保時捷Macan的上市計劃也推至2022年一季度。

目前Model 3 在海內外持續熱銷,其較低的售價(與Taycan相比)和較高的續航里程成爲目前的Taycan難以逾越的優勢。在PPE平臺延遲完工、保時捷Macan延遲上市的情況下,基於J1平臺打造的Taycan優勢如何(在PPE都因Model 3 進行調整的情況下)、頻出的負面新聞如何化解,都是保時捷在未來一年甚至更久的電動新品空窗期所要解決的難題。

除此外,受限於保時捷Taycan的800V超級快充技術,目前國內充電樁將出現無法匹配之風險。由特斯拉及衆多新能源汽車品牌此前經歷可看出,能否實現充電樁的大面積鋪展將是品牌能否收穫銷量的重要因素,“這就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據悉今年前9月保時捷Taycan全球累計銷量10,944輛,除去新車成本等因素,能夠讓保時捷斥資在全球市場鋪設充電樁的資金還有待商榷。加之Taycan過於低的續航里程——目前NEDC續航里程最高版本爲Taycan Turbo(450KM),起售價高達149.8萬元,如若加上正常駕駛及四季變化出現的正常里程影響,無法爲消費者提供便捷充電的Taycan將是其在華實現銷量增長難以突破的壁壘。

青橙汽車還發現,在近日採訪保時捷車主時,對方稱其駕駛的Cayenne也曾出現剎車片異響問題,Panamera則出現包括鑰匙感應失靈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它的輪胎特別脆弱,之前在高速壓過一個石子就爆胎了,那個石子也不是很大,現在四個軲轆只有一個軲轆沒有爆過了,”其稱養這車“就像養了個兒子”,與視頻中蠻力兔子控訴的言語如出一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