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声明:

本文乃百家号作者辛苦原创,为防止被抄袭和搬运,本人已经与百度维权及网络维权骑士签定了原创维权协议。凡有抄袭者、搬运者盗抄本文,百度搜索必将于第一时间发现。届时百度维权机构必将在第一时间找到抄袭者所在平台进行交涉。届时,抄袭者将面临被所在平台取消账号的危险。

《巡回检察组》的确很吸引观众的眼球,毕竟这是一部强情节的剧作,很多观众都是在它密集的情节节奏下,被一个个炸点情节牵着走的。可以说,《巡回检察组》节奏布排得相当密集,估计很多观众的心都被编导牢牢地拴在屏幕上了。但是,小编还要说,不但情节是有节奏的,而且剧中的情感也同样是有节奏的。所以,不能因为故事情节的节奏布排得紧凑了,就忽略了情感节奏的控制。

《巡回检察组》封面

可能很多观众在看到第三十集、三十一集的时候,都在夸奖这两集的剧情特别好,特别催泪呢,而且还为于和伟的感人演技而纷纷点赞呢。比如,第三十集里,冯森、小罗和老边在站台超市向沈广顺两口子询问案情时,那段情感戏不可谓不激烈、不复杂,一般的演员根本就驾驭不了。但是,于和伟和老戏骨宋春丽却坚持着把那段戏走下来了。而且更加感动人的,是冯森把胡雪娥叫出来向她借手机的那一段情感戏。

于和伟朝胡雪娥借手机

那段戏让观众见识到了于和伟催人泪下的演技爆发力。如果在这两集剧情中,情感戏只有这么一场就好多了,因为这是最合适的分量和尺度了,并且观众也是最舒服的,通过一次荡气回肠的感动落泪,的确让人心情畅快。但是,可但是,但可是,咱们接下来就不要再往剧情里填充情感戏了。前面冯森向胡雪娥借手机那一场催泪戏,对观众来说已经足够了。可是,导演还是在罗欣然车祸时,继续安排了冯森的两段催泪戏。车祸现场一场;楼顶上和张友成一场。

胡雪娥胡大妈

那些好演员们,他们的演技绝对没问题,但是他们对于情感戏并没有控制意识。而作为编剧和导演,你们必须要严格控制剧中的情感节奏,惜情如金,否则不但演员的演技面临着极度浪费,而且观众也跟着不舒服。可以说,在这两集剧情里,剧中的情感戏在导演那里,好像不值钱一样,随便往屏幕上就胡乱招呼。而且导演还以为观众的眼泪也像不花钱的自来水一样,可以很廉价地向外奔涌呢。

大儿子沈广顺

但是观众可不会那么傻,并且人的生理功能更不会那么傻。估计很多观众都会像小编一样,在冯森于车祸现场和楼顶大秀催泪戏的时候,已经不再那么感动了。为什么?这就是审美心理规律所使然。首先,观众朋友们都知道,人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连续被感动多次(并且每一次感动效果都是同样强烈),即便是被感动多次,那效果也是逐次递减的。因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能,还是经过漫长进化后的自保机能。

罗欣然车祸遇难

也许,有的观众不是在冯森借机手那一段被感动的,而是车祸现场或楼顶被感动的,但是不论你是哪一次被感动的,最终你都只有一次是最强烈、最真诚的感动。除此之外,人类大脑的自我保护机能就开始启动了,感动的阀门也被关闭了。当相同强度的外来刺激再度出现时,人类的自我保护机能就已经适应了。比如,小编本人就是在冯森借手机那一场戏里被感动得唏哩哗啦。所以,后来冯森的那两场催泪戏,就不再让小编动容了。

冯森把罗欣然当成郑伟丽

其实,上面这些审美心理现象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小编在这里提一下《异形》的编剧丹·奥班农,他在《剧本结构设计》里提到一个概念,叫“享乐适应”。这个概念源自于心理学家菲利浦·布里克曼和唐纳德·坎贝尔。这个概念是指,为了适应极端变化或者任何延长的(愉悦的或悲伤的)情境,人类会作出身体和情感上的反应,通过情感的迟钝化来影响对外在刺激的体验。

在张友成面前冯森大哭不止

布里克曼解释说,人类拥有这一能力,可以迅速适应大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环境的快速改变。即使是最意外、最不幸的事情发生,人类也会迅速适应而进入自我保护状态。所以,作为导演或编剧,应该知道并注意人类这一生理本能对影视审美的作用。对于情感戏的释放要根据观众这一心理本能,来有机、有节地铺排情感戏的内在节奏。以目前卫视台每天两集的播放节奏来看,每两集设置一个情感催泪点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