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權聲明:

本文乃百家號作者辛苦原創,爲防止被抄襲和搬運,本人已經與百度維權及網絡維權騎士簽定了原創維權協議。凡有抄襲者、搬運者盜抄本文,百度搜索必將於第一時間發現。屆時百度維權機構必將在第一時間找到抄襲者所在平臺進行交涉。屆時,抄襲者將面臨被所在平臺取消賬號的危險。

《巡迴檢察組》的確很吸引觀衆的眼球,畢竟這是一部強情節的劇作,很多觀衆都是在它密集的情節節奏下,被一個個炸點情節牽着走的。可以說,《巡迴檢察組》節奏布排得相當密集,估計很多觀衆的心都被編導牢牢地拴在屏幕上了。但是,小編還要說,不但情節是有節奏的,而且劇中的情感也同樣是有節奏的。所以,不能因爲故事情節的節奏布排得緊湊了,就忽略了情感節奏的控制。

《巡迴檢察組》封面

可能很多觀衆在看到第三十集、三十一集的時候,都在誇獎這兩集的劇情特別好,特別催淚呢,而且還爲於和偉的感人演技而紛紛點贊呢。比如,第三十集裏,馮森、小羅和老邊在站臺超市向沈廣順兩口子詢問案情時,那段情感戲不可謂不激烈、不復雜,一般的演員根本就駕馭不了。但是,於和偉和老戲骨宋春麗卻堅持着把那段戲走下來了。而且更加感動人的,是馮森把胡雪娥叫出來向她藉手機的那一段情感戲。

於和偉朝胡雪娥藉手機

那段戲讓觀衆見識到了於和偉催人淚下的演技爆發力。如果在這兩集劇情中,情感戲只有這麼一場就好多了,因爲這是最合適的分量和尺度了,並且觀衆也是最舒服的,通過一次蕩氣迴腸的感動落淚,的確讓人心情暢快。但是,可但是,但可是,咱們接下來就不要再往劇情裏填充情感戲了。前面馮森向胡雪娥藉手機那一場催淚戲,對觀衆來說已經足夠了。可是,導演還是在羅欣然車禍時,繼續安排了馮森的兩段催淚戲。車禍現場一場;樓頂上和張友成一場。

胡雪娥胡大媽

那些好演員們,他們的演技絕對沒問題,但是他們對於情感戲並沒有控制意識。而作爲編劇和導演,你們必須要嚴格控制劇中的情感節奏,惜情如金,否則不但演員的演技面臨着極度浪費,而且觀衆也跟着不舒服。可以說,在這兩集劇情裏,劇中的情感戲在導演那裏,好像不值錢一樣,隨便往屏幕上就胡亂招呼。而且導演還以爲觀衆的眼淚也像不花錢的自來水一樣,可以很廉價地向外奔湧呢。

大兒子沈廣順

但是觀衆可不會那麼傻,並且人的生理功能更不會那麼傻。估計很多觀衆都會像小編一樣,在馮森於車禍現場和樓頂大秀催淚戲的時候,已經不再那麼感動了。爲什麼?這就是審美心理規律所使然。首先,觀衆朋友們都知道,人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連續被感動多次(並且每一次感動效果都是同樣強烈),即便是被感動多次,那效果也是逐次遞減的。因爲這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機能,還是經過漫長進化後的自保機能。

羅欣然車禍遇難

也許,有的觀衆不是在馮森藉機手那一段被感動的,而是車禍現場或樓頂被感動的,但是不論你是哪一次被感動的,最終你都只有一次是最強烈、最真誠的感動。除此之外,人類大腦的自我保護機能就開始啓動了,感動的閥門也被關閉了。當相同強度的外來刺激再度出現時,人類的自我保護機能就已經適應了。比如,小編本人就是在馮森藉手機那一場戲裏被感動得唏哩嘩啦。所以,後來馮森的那兩場催淚戲,就不再讓小編動容了。

馮森把羅欣然當成鄭偉麗

其實,上面這些審美心理現象是有一定理論依據的。小編在這裏提一下《異形》的編劇丹·奧班農,他在《劇本結構設計》裏提到一個概念,叫“享樂適應”。這個概念源自於心理學家菲利浦·布里克曼和唐納德·坎貝爾。這個概念是指,爲了適應極端變化或者任何延長的(愉悅的或悲傷的)情境,人類會作出身體和情感上的反應,通過情感的遲鈍化來影響對外在刺激的體驗。

在張友成面前馮森大哭不止

布里克曼解釋說,人類擁有這一能力,可以迅速適應大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環境的快速改變。即使是最意外、最不幸的事情發生,人類也會迅速適應而進入自我保護狀態。所以,作爲導演或編劇,應該知道並注意人類這一生理本能對影視審美的作用。對於情感戲的釋放要根據觀衆這一心理本能,來有機、有節地鋪排情感戲的內在節奏。以目前衛視臺每天兩集的播放節奏來看,每兩集設置一個情感催淚點就足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