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撰稿人@河不童 用電影拯救不開心

自去年張學友開始他的“60+”巡迴演唱會後,這位昔日歌神就頻頻衝上熱搜。

63歲的他意外狀況頻出,先因爲耳水不平衡突然跌倒,緊接着因爲感染新冠,不得取消了3場演唱會。


可是63歲的他又寶刀未老,身體康復後又立馬趕往下一個城市,用100%的賣力演出回饋觀衆和粉絲的熱情,甚至可以身着西裝給大家表演一字馬。

“歌神”的名號一直響噹噹,可有一件事情一直被忽略和低估,就是張學友的演技。

張學友演過70多部電影,他的演技在四大天王中,其實最早受到了業內的認可。


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他獲得過6次最佳男主角獎的提名。但因爲音樂纔是他的主業,無心太過深耕表演,總與這些大獎擦肩而過。

其中最接近金像獎影帝的一次,就是他22年前主演的《男人四十》(2002)。


今年3月,有消息稱由許鞍華執導的《男人四十》4K修復版,將於今年的5月至7月在北美院線重映,還將於秋季在北美上線流媒體和發售光碟。

在影片公映的22年後,這部經典港影終於有機會進入北美觀衆的視野。

回到2002年的3月,張學友、林嘉欣、梅豔芳主演的《男人四十》在中國香港地區公映,羣星雲集+情感題材讓影片當年討論度很高,在一些重要頒獎禮上也得到了關注。


只是影片本身詩意的小衆文藝氣質,很容易隱身在那時尚且熱鬧的香港電影市場。

好在隨着時間的推移,《男人四十》越發證明它的精彩和耐看。觀衆驚豔於導演許鞍華細膩的刻畫、編劇岸西詩意的劇本、三位主演的細膩演出。

他們難以忘記剛出道的林嘉欣清純又叛逆的表演,更着迷於張學友和梅豔芳完全剔除本人痕跡的精彩演出。臺前幕後創作者的通力合作,爲這個平凡的故事注入了生命力。


中年危機和禁忌師生戀

影片以“男人四十“爲名,一開始就爲這個故事定下了“中年危機”的基調。


《男人四十》以一場海灘對話拉開電影序幕。說故事的人是一名中學國文老師林耀國(張學友 飾),聽故事的人是他的大兒子安然(譚俊彥 飾)。

學生時代的他暗戀着坐在前排的女生陳文靖(梅豔芳 飾),多年後林與陳已結爲夫妻,還一起養育了兩個孩子。


只是人到中年激情不再,所憂慮的問題皆千絲萬縷,爲乏味的生活,爲半生的抉擇,爲情慾的躁動,還有關於一些過往的心結。

這時候他平庸的生活出現了一個意外,是他的女學生胡彩藍(林嘉欣 飾)。

胡彩藍的身上,有種不肯受規範約束的才情。


當這個不羈的鬼馬少女主動靠近林耀國,她身上無敵的青春又讓他蠢蠢欲動。

但每次看到她,林國耀總會想起自己的初戀,也是他現在的妻子年輕時的樣子。而妻子陳文靖,也需要面對高中老師盛老師的突然歸來。


這一切的變故,迫使林耀國重新審視一段陳年往事:妻子陳文靖與盛老師(庹宗華 飾)的一段隱祕戀情。

這種宛如肥皂劇般的情節,最後以一種極其柔和沉穩的樣子呈現在大銀幕上。整個故事都發生在最日常的空間裏,學校、狹窄的房子、公園、醫院。



習慣利用“真實”的許鞍華,一如既往地站在客觀的立場上,通過這些平凡空間裏的暗流湧動,去講述一個40歲男人的中年危機。


在表現兩段宿命般的師生戀時,影片沒有迴避人物的不完美和不正常,更沒有依循鮮明的道德命題格局來描寫人的道德掙扎。

面對胡彩藍的挑逗,妻子與故人的相逢,影片只是以女性敏感的筆觸,描繪出林耀國在被動、妄想、嫉妒和做出最終選擇之間的心路歷程。這種不着痕跡的方式,卻更坦率地展露出了生活的現實和人性的複雜。


有意思的是,往更深層發掘,兩段禁忌戀的背後,引申出的何嘗不是新舊文化的差異。大量古詩詞的運用,如同在兩代人之間劃開屏障。

上一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情懷,在下一代中卻已然走向失落。上一代的陳文靖困於過往和家庭瑣事,傳統的詩意遊魂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中無處落腳。

屬於新一代的胡彩藍則完全無所顧忌,她忠於自己的慾望,大膽去擁抱生活,不受傳統束縛。


這也是整部影片“餘音繞樑”的地方,它哀而不傷,不論片中人物的關係如何交織纏繞,過往和未來有多大鴻溝。

《男人四十》最後淡淡地講着一個事實:不管接受與否,生活還是會如流水般繼續。



“好好先生”張學友

張學友在《男人四十》裏的出色表現有目共睹,還入圍了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可爲什麼與金像獎擦肩而過了?


再看那一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入圍名單,有《少林足球》的周星馳,《瘦身男女》的劉德華,《藍宇》的胡軍和劉燁——可見張學友的對手比較強大。

最終,那年周星馳憑藉《少林足球》摘得影帝。

而張學友,被影迷冠上了無冕之王的稱號。


從1995年與李連杰拍完《鼠膽龍威》到拍攝《男人四十》的7年裏,張學友除了客串外,都沒有再擔綱電影主演。

一方面他確實很忙,1996年忙着張羅結婚,1997年忙着音樂劇《雪狼湖》的巡演;另一方面,他也確實沒有遇到過他想演的戲。


《東成西就》裏的洪七角色

找他的不外乎是還是喜劇、古裝,或者殺手、瘋子一類的角色,那些他過去在《黃飛鴻》《東成西就》《超級學校霸王》《倩女幽魂》裏上演過的戲碼。

直到2001年,許鞍華拿着《男人四十》的劇本初稿找上他,他終於來了興趣。


林耀國的內心變化極其複雜,他從來沒有試過飾演一個性格很淡、極少表露自己內心的角色。

於是在看完劇本初稿後,就立刻答應下來,還叮囑許鞍華二稿的時候不要修改太多。


後來許鞍華仔一次採訪中說過:“《男人四十》拍得成,大部分原因是因爲張學友肯做。”

那時候張學友雖然很久沒拍戲,但作爲歌神的影響力毋庸置疑。有了他,出品方有了底氣,項目很快就敲定了。

張學友的“好”,還遠不止這些。


在導演許鞍華眼裏,張學友簡直就是一個完美的“好好先生”。

“他合作好,演技又好,個人又好,又無遲到,又無詐型(無不滿),他有自己看法,如果你覺得不同意,他又會做多個版本,總之好合作。”

而且張學友不單自己很配合導演,還會讓其他演員都跟着一起配合。那時候的林嘉欣是新人,演戲很生澀,經常NG。跟她搭檔的張學友也不會嫌煩,還會耐心地幫她。


與羣演搭戲,很多明星演員因爲鏡頭帶不到自己,可能講兩句就會離開,但張學友會繼續站在那裏和羣演阿伯聊天。

有一次,攝影師關本良拍攝需要調光,就叫張學友站在一個固定位置上做光替。許鞍華站出來給張學友鳴不平,倒是張學友自己說:“無所謂,怕什麼,做戲就是這樣的啦!”

這樣“好”的張學友,誰能不喜歡。


梅豔芳遇上林嘉欣

《男人四十》裏的陳文靖和胡彩藍,代表了兩代女性的不同身份。

而飾演她們的梅豔芳和林嘉欣,代表的則是兩個不同時代的女演員。



梅豔芳在片中的戲份和臺詞並不多,但卻很難讓人把目光從她身上挪開。陳文靖並不好演,這是一個年輕時感情受創,又從未與過去和解的家庭婦女。

爲了徹底融入角色,梅豔芳非常配合美術指導文念中,試了很多次家庭主婦的打扮,例如碎花、寬褲子、半身裙等等一些便宜貨。

“只問試什麼衣服,拿了衣服沒有任何表情就上樓。”文念中後來回憶道。


梅豔芳在訪談中說最難是做家務的戲,因爲自己是左撇子,怕姿勢動作很彆扭。她從沒在生活中煮過一次飯,爲了手勢、動作都做成很自然的樣子,她就在家裏不斷地練習。

林嘉欣跟梅豔芳沒有真正的對手戲,但是梅豔芳演出的時候,她都會盡量跑去現場,她說“在現場看梅豔芳演戲是非常震撼的,未開機之前非常安靜,不會談話,開機後的凝聚力卻令人非常害怕。”

當年監製爾冬升邀請林嘉欣試鏡《男人四十》的時候,她已經在臺灣雪藏了近5年。


她告訴自己,這次試鏡是她最後一次賭博,如果不成功,她可能就會離開演藝圈,回加拿大繼續唸書。幸好,試鏡成功了,她賭對了。

2002年,林嘉欣同時獲得了那一年的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的最佳新演員獎及最佳女配角,成績喜人。

但第二年,梅豔芳遺憾離世。


《男人四十》是林嘉欣主演的電影處女作,更成了梅豔芳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兩人沒能在電影裏交匯,但在電影之外,無形間關聯在一起。

很多年後,林嘉欣已經是一名備受業內認可的女演員了。想起《男人四十》她還會感慨,那時她能在現場,真有福氣。


二十多年後再重新看《男人四十》,它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還是那個時代獨一份的香港記憶。


二十多年前看這部電影的男男女女,大多也都到了林耀國的年紀,又是否像他那樣,面臨着生活中無法解讀的種種無奈和困惑?《男人四十》的故事或許能提供一些啓發和共鳴。

或者,看看63歲還在舞臺上勁歌熱舞的張學友?瑣碎的生活,也許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磨人”。


注: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豆瓣及網絡,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