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衆號:我沒買(ID:LH_shopping),作者:肖渾

前幾天影迷圈流傳着這樣一張對話截圖,同時還有幾段現場視頻作爲佐證。


幾段話就讓影迷集體高潮了。不過可以理解,現在大家已經苦爛片久矣,但影視圈和媒體平臺卻全是相互捧臭腳的,映後見面會和路演現場也越來越多那種僱來誇電影甚至淚灑當場的托兒。反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想着怎麼把觀衆忽悠進電影院割韭菜,然後花錢經受兩個小時的集體精神折磨。

在這樣的背景下,謝飛導演和丁晟導演在放映現場的這番交火,當然就格外能讓影迷們大出一口惡氣。

以前雖然也不乏犀利敢言的影評人,但最多也就是在網上或者報刊雜誌上隔空批評,而像這種在公開場合對着導演直言不諱的批評,批評者和被批評者還都是圈裏響噹噹的人物,在我印象中好像還是頭一次見到。

而且,這段話還顯示出,一個八十歲的老人,對於最新文藝圈動向的熟悉,比如會拿《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作比。反倒是後輩丁晟在這方面露了怯,還想當然地拿年紀說事去壓謝老。於是網上一邊倒地對丁晟冷嘲熱諷,羣衆很樂於看到自戀爛片導演被行業大佬教做人,表情包馬上就出來了。


不過很快謝飛導演就在豆瓣上發話了,說那個對話截圖有點斷章取義,實際上電影也有不少優點,丁晟導演是他的學生,又跟他合作過兩部電影,希望網友不要搞網暴。


這麼一說這事好像就更可理解一些了。畢竟兩人有多年的交情,謝老又是恩師的身份,說話當然可以隨意一點,不用講那些場面話,而是老師對學生的口吻。

但謝老的嚴格和真誠也是名符其實的,你看他哪怕發個聲明說不要攻擊學生的電影,但打分的時候還是隻打了三顆星,也就是“一般,還行,過得去”。

人情要顧到,但假話絕說不出口,這還是我們印象中那個有風骨的謝老。



謝飛在電影圈地位很高,成名也早,他是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和吳天明、吳貽弓他們齊名,先後憑藉《本命年》和《香魂女》獲得過柏林國際電影節的一座銀熊獎、一座金熊獎。

金熊獎那次是和李安的《喜宴》一起拿的,那是華語電影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的一年。


▲謝飛、李安1993年聯手擒熊。


▲那屆柏林電影節,匯聚了華語影壇一衆大咖,你能認出幾個?

相比起來,我更喜歡姜文主演的《本命年》。

1990年拍的這部電影,是那個年代絕對的先鋒之作,表現的是一個失足青年的空虛和苦悶,尤其很多鏡頭表現了主人公的性壓抑,這在那時候堪稱大膽。此片應該是在北京拍的吧,裏面把八九十年代中國城市的那種急劇變遷,從土氣往時髦的過渡狀態,也傳達得很到位。


▲《本命年》劇照,女演員是八十年代就非常走紅的青春歌手程琳,當年很紅,唱紅的名曲不計其數,《小螺號》《熊貓咪咪》《趁你還年輕》《信天游》《媽媽的吻》。




▲如今的程琳過着悠閒的生活,演出,二胡,唱歌,見朋友,微博上她經常提到家裏的三個孩子。




▲《本命年》片場工作照。


▲無業青年泉哥爲哥們義氣打傷了人,被判刑入獄。出獄後母親已經去世,熱心的鄰居羅大媽和民警小劉幫助李慧泉辦了個體營業執照,他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本命年中認識了業餘歌手趙雅秋,雅秋走紅後他悵然若失,後來因爲小事他死在了本命年,本片根據劉恆的小說《黑的雪》改編。

這也是姜文早期一部非常重要的代表作,我想說其中的他真是非常非常性感,而且這種性感還有點複雜,不只是單純的雄性荷爾蒙,還有很多脆弱和迷茫的成分。比如這張劇照,就爲我們示範了什麼叫做“猛男落淚”。


▲《本命年》時期姜文還在跟劉曉慶的戀愛中。

看了能讓人心疼的姜文,可能就僅此一部了吧。

謝飛導演絕對是有才華的,不過稍有些可惜的是,他作爲導演的職業生涯太短了,因爲遇到文革,事業上荒廢了很長時間,文革結束後已經人到中年,又遇到第五代崛起,他們等於是和後輩同場競技。

進入新世紀後,謝飛就不怎麼拍片了,轉而回到電影學院任教,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培養扶植新人上。這些年,他頻繁地跑影展、當評審、做電影監製。

2012年那部講武漢漢正街女人故事的高口碑文藝片《萬箭穿心》,就是他監製的。


▲《萬箭穿心》裏顏丙燕的演技足以封神。

謝飛導演的作品少,我看的更少。

在我眼裏,他更突出的一個身份,就是影評人。我在豆瓣上關注謝老已經好幾年了。他的賬號現在有九萬多關注者,這個數量級在別的平臺不算什麼,可在豆瓣已然是TOP級的“豆紅”了。


自從用上了豆瓣,謝老一直都會很認真地評點他看過的每一部電影,後來又擴及到劇集、綜藝、戲曲、舞臺劇。評論有長有短,有些一看就費了不少功夫,需要查很多資料。我尤其佩服的是他的那些短評,寥寥數語就能直指要害,言簡意賅,一針見血,而且從不拽那些彎彎繞的專業術語,誰都能看得明白,比那些雲遮霧罩愛裝逼的影評人看得過癮多了。

這裏摘錄一些他的短評吧。






可以看出,他涉獵真的很廣,七八十歲了還緊跟世界影視潮流趨勢,這幾年全世界的熱門片他都看過了。就說最近的吧,法國的《墜落的審判》、美國的《可憐的東西》、韓國的《破墓》、日本的《你好,媽媽》、馬來西亞的《富都青年》、印度的《12年級的失敗》……家庭題材、女性題材、恐怖驚悚題材、社會現實題材,他都會看看。

包括那些熱門劇集,《三體》《狂飆》《開端》《慶餘年》《魷魚遊戲》《黑暗榮耀》他都會追完。

看得出來,他是真的有在努力學習年輕人的文化潮流,會用一些新詞。


也會堅守作爲老知識分子的立場,在評論裏夾帶幾句對創作環境的議論。


這裏面有些作品,可能我們都很難想象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也會去看。比如日本情色片《火口的兩人》,他就給出了比較高的評價。


他還看了很多LGBT題材的電影,也都是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去評價,是可以理解接受的。

這部巴基斯坦的《樂土》短評最後,還內涵了一下我們內娛哈哈。


還有這部日本的《利己主義》,短評裏出現了“chuangshangxi大尺度”,怎麼會這麼熟練地用拼音代替啊,笑“死”我了。


不過謝老也會坦然表示,這些熱門新作他也有實在消化不了的,因爲代溝,受限於他的成長背景,他無法理解,無法親近,那就打個三星或兩星吧,至少他還是試圖去理解了,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比如日本的《萍水相腐檐廊下》,講的是腐女文化,他就直說離自己太遠。


還有一部日本的《花束般的戀愛》,他說理解不了年輕人的感情觀。


韓劇《王國》,他說殭屍場面太可怕了建議中老年人最好不要看。


還有《芭比》,他甚至用了很重的說法:“美國電影就毀在《芭比》這樣的電影手中了!”


這些影視作品粉絲衆多,一個大V作出這樣的評價肯定是有風險的,但他就不在乎。


對於國產作品,總體而言他打分會比較松,會有一些出於鼓勵後輩的加分因素。比如《戰狼》《流浪地球》《封神第一部》他都給了滿分五顆星,認爲這些都是比較成熟的商業娛樂片,對於內地電影市場是可貴的。但這也不意味着他會心慈手軟,該打的差評他也還是會打出來。


姜文的《邪不壓正》,他也只給了三星,並且給出了自己的批評意見。


姜文曾是他的合作伙伴,兩人有不錯的私交,但謝飛也沒顧念這個舊情。據說這個三星的評價有點打擊到姜文了,後來當謝飛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對《邪不壓正》原著小說《俠隱》的讀後感,姜文就在下面留言道:“您要多讀書,讀好書!否則您不但會忘記誠心待您的朋友,也會忘記怎麼看電影。”


這明顯就是在針對謝飛對《邪不壓正》的評論,姜文肯定是不服的,這口氣必須在這時候吐出來:這個電影您壓根沒看懂。


▲《本命年》劇照。

姜文這麼公開說一位圈內德高望重的老人,按理說應該是軒然大波,不過奇就奇在謝飛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後來有記者問謝老這個事情,謝老說自己當時很快就回復了姜文,說他建議得對,是應該多讀書。

至於對電影的評價,他說自己是很真誠的,他很欣賞姜文的才華,所以覺得他應該拍出更好的作品。

而姜文有自己的態度,他也很歡迎。

他還對記者說:“如果中國文化圈都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就非常健康。不要老撕起來,這就是很無聊的事情,而且對於我們評論界、電影界的發展沒有好處。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每個人都應該有這麼一種友善的學術態度。”

而在另一次採訪中,他說他寫影評後是總有人說閒話,因爲他的評論罵他,但他不怕,“我是個老師,我不怕罵”。


謝飛這些年的標籤是“最高齡影評人”“最大牌影評人”,這話不假,論資歷、論圈內地位,確實很少有影評人能跟他相提並論。但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謝飛對於我而言最可貴的就是,他的專業,和他的真誠。

這兩項特質能集中在一個影評人身上,是非常少見的。

因爲影視行業首先是個名利場嘛,你一旦作爲專業人士進入到裏面,就難免要顧及到各種人脈、關係、利益,一些難聽的真話是萬萬說不出口的。哪怕你只是個影評人,處在這個行業的邊緣地帶,如果觸及到片方利益,也會有各種辦法收拾你,或是動用關係給你施壓,或是最簡單粗暴的用紅包封你的嘴,這都是圈內潛規則了。

而謝老妙就妙在,他早就功成名就了,現在是一個桃李滿天下德高望重的退休狀態,他不指着靠這個專業掙錢了,寫影評完全就是他退休後的興趣愛好。

他發過一篇日記,標題是《我爲什麼要寫豆瓣電影記錄?》,文中回憶了自己青春期的一項愛好,就是看完電影會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上電影的資料信息、觀後感,還會把從報刊上剪下來的劇照、海報、明星照貼在後面,就這麼存了四大本。


▲謝飛這張年輕時的帥照,是他自己上傳到豆瓣的哈哈哈。

要知道,謝飛是1942年生人,青春期是五六十年代,那個年代有條件看那麼多電影的,絕不是普通人家。確實如此,謝飛的父親是我們國家的老一輩革命元老謝覺哉,所以他其實也是個“x二代”。

那個記錄觀後感的習慣,在青春期之後就停止了。

所以現在在豆瓣上寫影評,只不過是在重新拾回年輕時的愛好。這種愛好是非常單純的,沒有任何雜質,沒有任何功利的企圖,就像我們每個人青春期時對於興趣的投入一樣。

而且我還模模糊糊有個印象,似乎X二代裏面敢說真話的人還不少。也許他們的地位、見識、資源,決定了他們有說真話的條件而無後顧之憂吧。

另外年紀和資歷當然也重要,到這把歲數了,確實也沒有太多值得擔心的了,說話做事但求一個痛痛快快,別的都無所謂。

謝老在豆瓣其實還發過一些更大膽犀利的言論,估計是被豆瓣後臺和諧了吧。

“整個社會缺少思想的力量”這是八十多歲謝飛的感嘆。

怎麼能想到了呢,膽子最大最敢說真話的是八十歲的退休老人,他們的見識,他們的經歷,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寬闊,讓他們保持着銳氣,保持着批評精神,保持着某種天真。

而年輕人反倒畏首畏尾明哲保身,散發着一種暮氣沉沉,我也不知道這算是正常還是反常了。


本文轉自公衆號:肖渾

一個夠銷魂的輕文藝公衆號。如果你也喜歡他的文章,歡迎掃二維碼關注。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