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原來這麼挫。

終於走出了那個不見天日的地方,我感覺自己的內心是平靜的喜悅。這一個月的經歷,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這麼殘酷的地方。

有時,人對人像狼。會把規矩擺在人的前面,會因爲生而爲人,感覺到抱歉。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我能感覺到,極度的惶恐和焦慮在摧毀我的身體。

我的身體,在抗議,感冒,說不出話,發燒,流鼻涕,心跳在加速,胃部,腹部因爲痛苦和壓力在隱隱作痛。

記得我曾經看過《我在底層的生活》芭芭拉的作品,覺得階層的固化是一種很難以跨越的天塹,覺得窮忙族,大概是世界上生活最辛苦的一羣人了。

然後很快被打臉了。看到了《格調》,知道了原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有人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且堂而皇之地記錄下來,以供後人參考。

其中有一項說到了底層,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赤貧階層,大概相當於三和大神,一種是看不見的底層,一般集中在監獄等特殊場所。可能很難有機會,看到看不見的底層。

我有了這次機會,看到了看不見的底層,那是一種真正貧窮的生活。所謂貧,就是沒有錢,所謂窮,就是沒有出路,走到了盡頭。

這種底層是什麼樣的生活呢?今天重複着昨天的日子,明天又重複着今天的日子。從最開始的難以接受,痛苦,到之後的麻木,好像不需要太長時間。

看新聞,看到別人都在從貧窮走向小康或富裕,而自己身陷困境中,無法掙脫,這摧毀了我一直以來的信念。

我相信明天會因爲今天的努力變得更好。今天的行動,讓我明天可能有更好的生活。但當我身處困境中,我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堅強。

自己的努力和行動,看起來那麼的無力,就像垂死前的呻吟,低沉,沒有人能聽到。即使聽到了,大多人也會選擇袖手旁觀。

我突然想起了,日本無賴文學的代表人物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最初我以爲,他之所以寫出這樣的作品,是因爲他天生就有抑鬱人格,加上日本自殺氛圍很濃重。

但現在我覺得,有時候,某個事情,某個錯誤,某個過去,會讓一些人失去做人的資格。失去尊嚴,失去人格,被剔去自己應有的骨頭,是真的存在的。

那不是他的杜撰,就是他的生活。我親眼看到了這種類型的人。活着就像喪屍,四肢僵硬,肢體麻木,心情抑鬱或者暴躁,無助地日復一日重複。

慶幸的是,我只是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有些神經質,而沒有到抑鬱成疾的程度。我還活着,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哪怕活着很辛苦。

我感覺現實很讓人絕望,關鍵是越努力越絕望,就是會一次次教會一個人,你的努力是沒用的,是影響不了大局的。這真的讓人感覺很無助,習得性無助。

很多人說經歷是財富,會增加閱歷,會讓一個人變得更好。豐富,多元,總之更優秀。而真實體驗過糟糕環境,影響到一個人的健康和快樂,那應該沒有人願意體會第二次吧。

喃喃自語,整整一篇都在喃喃自語,我說了什麼,我說了很多,可又像什麼都沒說,只是在痛苦地呻吟。

可能這就是生活,會在感覺好時,突然給個響亮的大耳光。但在打過之後,還會給出一線希望,一片曙光,讓你感覺,好像一切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

讓一個人在水深和火熱中不斷掙扎,真的太痛苦了。佛家說,人生皆苦,所以四大皆空。可能人真的需要無欲則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