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一場別具特色的農產品選品會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雲南的古樹普洱、盆栽菊花、有機甜玉米、昭通蘋果……很快這些優質特產將通過美團優選,從原產地直接走進全國多個城市的居民餐桌,助力社區增鮮、農民增收。

圖爲雲南省人民政府駐京辦和美團簽署合作協議的現場。供圖。

合作打造一批有云南特色的農產品品牌

這場選品會是美團優選近日啓動的“農鮮直採”計劃的組成部分。根據雲南省人民政府駐京辦和美團簽署的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搭建美團選品基地、美團供應鏈全品類展示等平臺,圍繞優質農產品出滇、美食消費扶貧、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展開合作。美團將藉助優選等業務幫助雲南優質農產品打響知名度並拓寬銷售渠道,完善產銷地對接的供應鏈體系;雙方還將合作打造一批有云南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推動雲南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樊晉軍是西雙版納尚之業茶葉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他帶着公司的新品普洱“寶石紅”和“福韻”來參加招商會。“之前一直給大品牌供貨,銷售渠道比較單一,希望藉助美團優選直接觸達社區的優勢拓展銷售渠道,未來想着能培養自己的茶葉品牌,讓更多人知道、喜歡我們的好茶。”他說。

圖爲雲南西雙版納供應商樊晉軍在向大家推介他們的普洱茶新品。供圖。

推動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據悉,除了雲南,美團優選“農鮮直採”計劃正與全國多個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加大優質農產品源頭直採的力度,加速優質農產品從原產地直達社區;發揮社交電商優勢,通過科技創新助力改善農產品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並推動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好動態平衡,讓城市居民受益的同時也讓農民實現增收。

該計劃將發揮美團在服務業數字化方面的優勢,助力農村電商包括農產品生產、採摘、檢驗檢疫、分揀、分級等方面基礎能力建設,同時帶動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發展,推動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人才培養方面,“農鮮直採”計劃將依託美團大學的互聯網營銷、電商技能培訓等核心課程,積極展開農村電商品牌建設、數據分析等維度的農產品電商培訓,培養一批農村電商帶頭人。

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該計劃將延續此前美團“互聯網+縣域扶貧”的模式,優先與剛脫貧不久的省份及地區建立合作關係,比如廣西、雲南、貴州、甘肅等地,爲當地優質農產品上行提速。

以科技創新助力農產品上行

近年來圍繞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創新和嘗試一直未停過。美團也一直積極探索“互聯網+”的方式,以科技創新助推農產品流通環節效率提升,推動“種的人小康,喫的人健康”。從2019年開始,美團發起“助力高遠”項目,助力西藏青稞走上東部城市的奶茶店,迅速成爲爆款“網紅”;美團聯合多家餐飲連鎖品牌全國近500家門店發起“帶土豆出山”計劃,截至目前已銷售定西土豆逾3000噸;今年8月,美團跟貴州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利用“東部市場+貴州產品”的模式,助力貴州優質農產品打響品牌知名度,推動黔貨出山。

美團副總裁任奎表示,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基礎性作用,而農產品流通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頭連着城市居民的菜籃子,一頭關係着農民的錢袋子。美團將發揮社交電商優勢,以科技創新助力農產品上行,助力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好平衡,讓消費者和農民都能切實獲益。

今年疫情期間,線上生鮮零售在保民生方面的價值凸顯,疫情也加速了各行各業的數字化進程。從7月開始,美團成立優選事業部,重點針對下沉市場,通過聯合社區周邊的便利店,以“預購+自提”模式爲社區居民帶來更便捷的數字化生活。該模式能夠按需集中採購,減少商品的運輸和存儲時間,並降低損耗,同時省去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成本,也使商品更具價格優勢。目前,美團優選已覆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華北等地區二十餘個省份。

來源:雲南信息報記者黃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