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父母内心深处无疑都是爱自己的,特别是很多父母在爱的表达上不擅长,对子女的爱也相对来说偏执的更多。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不接受别人的言论。即使表面上接受了,但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也是照常依旧。

最近接触到一位家长在聊起他对女儿的育儿经,他是40岁得女对孩子的照顾和管教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女儿今年13岁了,他甚至每天都要安排女儿穿什么衣服,鞋子。而且孩子去上学之后,孩子晚到家一会都会打电话咨询老师。而老师对于他这样的家长却并不讨喜。毕竟孩子已经13岁了,也有自己的判别能力。但是他却对老师这样的态度非常排斥,觉得老师不负责任。面对孩子的成绩他更是伤心到极致,但是孩子的成绩依然倒数。虽然他的时间和生活每天都以孩子为焦点,但是他说孩子和妻子都不爱和他在一起也不亲近。

许多时候,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有时候往往感受不到对方的需求,也看不清对方真正想要的东西,让对方成为他控制欲的牺牲品。控制欲十分强的人可能就是偏执型人格。这种人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给对方的伤害。当对方提出来之后,只会觉得这是对方找的借口。

偏执型人格往往让人生厌,脑筋死板,一根筋。经常让人嫌弃甚至排斥。与他人产生矛盾时往往会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而且与他争辩,他是完全听不进去,你简直就是浪费口舌。而他自己也不会觉得偏执。

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个人的过度控制欲过强,实际上也是过度控制背后的偏执型人格。

这种偏执型人格往往给孩子更多的时候不是爱,反而是伤害。

1 孩子往往不自信,自理能力差

父母给予孩子生命,更多的时候是陪伴他成长,而不是帮他成长。如果小时候一直觉得他这些无法自理,并且觉得对他做的从来不给予信任。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很差,他在脱离家庭这个环境之后,要不就极力从外人那里获得肯定和存在感,而当她不擅长的,甚至连碰都不敢触碰。并且家里的父母一直不信任她可以自理帮她料理好,慢慢的她就散失自己的自理能力。

2 孩子对于学习是排斥的

偏执型人格的父母往往更加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往往这样的高期待,更多是失望。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不成为考试的工具人,要不成绩往往是垫底的。分数并不能说明孩子是否优秀或者未来有出息。但是这样性格的父母,往往以成绩去看待孩子的一切,忽略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成长。而孩子也害怕和惧怕父母的唠叨,甚至一考试就十分紧张。而且读书总是力不从心。而成为考试工具人的孩子,在脱离学校之后往往再也不愿抱着书本学习了。终于让其度过噩梦时代。

3 孩子的身心是带着伤痕的

都说不幸的童年会用一生去治愈,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内心敏感多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在言语和相处模式上已经不知道该如何与其他人去相处。特别是遇到感情时,内心的缺爱,对自己的不自信,以至于对对方也是不信任的。很多行为在无意间也会给对方带去伤害。

每个人的人生除了孩子更重要的就是自己的成长。西尔维亚说过,这个世界上因为爱才能聚合,但唯独只有父母的爱需要分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