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首创法治“滴滴”

建立全国第一个抖音普法直播工作室

......

12月29日,阜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阜阳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牛满荣对阜阳市“七五”普法和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五周年情况作出介绍。

2016年以来,阜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建设法治阜阳为目标,以法治文化建设为抓手,始终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七五”普法顺利收官,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建设提供了良好法治环境。

PART ONE

强基础、创品牌、求实效

普法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七五”普法期间,我市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普法,深入开展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健全机制,构建普法“大格局”。

从政策制度层面入手,我市出台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建立了责任清单公示制度、精准普法提示制度,完善了旁听庭审制度、以案释法制度,健全了媒体公益普法制度。

同时,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政府目标管理等内容,实行同管理、同检查、同考核。普法经费2018年起达到每年300万元,较“六五”期间增加两倍。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全民参与”的大普法格局。

(二)创新思路,打造普法“新品牌”。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典型人物”“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评选活动打造了“法治晨光”“法治红灯笼照亮千万家”两大普法品牌率先组织法治快闪、法治骑行,率先启用法治公交开办了全省第一个普法抖音官方账号,目前粉丝超167.2万,获点赞超2478.5万,连续数月居全国同类榜单前列

在全国首创法治“滴滴”,拓宽移动普法平台率先举办普法志愿者说课大赛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抖音普法直播工作室临泉县首创“法治村长”包村到户,界首市首创“党带群建,十户联治”工作机制,阜南县在全省率先开发推广“村里”APP,颍上县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县域普法联盟

(三)分类宣教,提升普法“精准度”。

一是瞄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强化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守法用法。坚持根本大法反复学、基本法律经常学、专业法律不断学、新颁法律及时学,市及县市区共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治专题报告会150余场次,法治讲座273场次,法治培训677场次。

二是瞄准提升青少年法律意识, 大力培育校园法治文化。积极组织体验式法治教学,开展“宪法成人礼”“民法典第一课”“法治夏令营”等第二课堂活动9300余场次,举办法治讲座11150余场次,法治晨读12000余场次,法治主题班会34500余场。

三是瞄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引导村(居)民依法依规维权。全力推进“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双培养工程,累计培养法治带头人3174名、法律明白人19640名,15万余人受益。深入乡镇、社区开展“法治文艺巡回演出”530余场次,放映法治电影1200余场。

四是瞄准促进依法诚信经营,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思维。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培训班148期,培训人员54416人(次)。开展“送法进万企”活动,实地走访企业418家,组建企业律师法律服务团63个,开展企业“法治体检”267次,梳理企业风险点353个,化解各类企业矛盾470个,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PART two

优服务、严管理、保质量

法律援助突出惠民便民利民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2016年起,法律援助工作被市政府列为33项民生工程之一。

五年来,我市以制定服务规范、保障经费投入、强化质量管理等为抓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01

注重三管齐下

推动法援规范化

一是制定了新的法律援助服务标准。

随着刑诉法的修改和近两年来国家相关法援服务规定的出台,我市原有的《服务标准(试行)》已不能跟上发展需要。在前期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市于2020年下半年印发了新的《阜阳市法律援助服务标准》,从律师办案流程、案件质量目标、监督管理问效等十五个方面系统规范了法律援助服务全过程。

二是规范了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为完善法律援助资金保障机制,印发了《阜阳市法律援助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该办法明确了法律援助补贴费用标准构成要素,建立法律援助质量差别补贴制度,对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法律援助案件增加补贴,实现个案补贴公平和严格监督管理程序。

三是完善了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指标。

为使法援服务标准更具备规范性、指导性、可操作性,我们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阜阳市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办法》《阜阳市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同行评估办法》两个文件,从9个大项、22个子项系统规定了评查方法,明确了法援案件质量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标准。

02

丰富专项活动

扩大法援影响力

五年来,我市围绕“法援惠民生”主题,持续开展关爱残疾人、助力农民工、扶贫奔小康、走进老年人等系列专项活动。五年来全市共为1887名残疾人、17987名农民工、5208名老年人、3309名未成年人、15352名妇女、159名军人军属提供了法律援助服务;处理网上法律援助申请1281件;开展各类广场宣传1233场,各类法律讲座135场,进企业、进工地、下乡入户等活动3780次,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03

加强绩效评价

提升法援满意度

为检测法援民生工程项目实施效果,我市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按照“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四项标准设计评价方案,把全市8个县市区均纳入评价范围,全程委托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全市法援民生工程实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评依据。同时,我们组建了由39名执业5年以上的律师组成的阜阳市法援案件服务质量管控律师团,专业化评查法援案件质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援民生工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年来,我市共承担43910件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任务。截至12月中旬,阜阳市共审批法援项目案件49201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5%;共办结各类案件48711件,结案率为99.5%,为受援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近10亿元,圆满完成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任务。

对于大家关心的相关问题

发布会也一一作出解答

请问,如果遇到法律问题,老百姓怎样申请法律援助服务?

对于法律咨询,社会各界可以通过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以及到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实体平台咨询等方式随时获取。热线平台可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提供法律咨询 “7×24”全天候电话服务;网络平台可以登录“安徽法网”(http://ah.12348.gov.cn) 网上进行咨询。对于法律援助服务申请,同样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到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实体平台申请等方式随时获得,也可以登录“安徽法网”(http://ah.12348.gov.cn)平台在线提交法律援助申请。

老百姓遇到哪些事情可以去找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服务大致分为三种情况:首先是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社会大众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到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去免费咨询;也可以拨打“12348”热线咨询法律问题。其次是代书服务,对于经济困难群众遇到的涉及到“经济、商事”等非民生领域的法律问题,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的专业律师都可以代为书写起诉状等法律文书。最后是辩护、代理服务,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同时案件类别符合法律援助受理范围的人员事项都可以获得专业的、免费的法律援助代理或辩护服务。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或者阜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电话0558-2188722、2262961进行咨询。

请问本市法律援助对象经济困难标准是什么?

目前,我市法律援助对象经济困难标准是按照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全市各县市区低保标准的两倍执行,城乡居民户平均月收入低于低保标准2倍的,可以认定为符合法律援助经济状况标准(颍州区、颍泉区为低于1228元/人/月;颍东区为低于1230元/人/月;界首市、颍上县为低于1302元/人/月;太和县为低于1286元/人/月;临泉县为低于1232元/人/月;阜南县为低于1140元/人/月)。

来源:阜阳市政府新闻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