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就说过,买车其实就是一个“拼人品”的过程,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二手车的黑幕太复杂,下回好好说,今天先说新车。

买新车其实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情节作祟,就是“处女情节”,并不单单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还泛指新房、新手机、新首饰、新电脑等等。只要有条件,能买新的就绝对不会买二手货。

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一辆车的整个销售流程。新车先在厂里被组装好、抽检完毕,所有权立马就会转移到销售公司名下,这就是第一手交易。4S店付钱订车,销售公司安排板车拖到各个4S店,这是第二次交易。大多数4S店会把新车抵押给银行,第三次交易。消费者付钱提车,这辆车的所有权就从银行到了消费者手中,第四次交易。名义上是新车,实际上都是“破鞋”。

有没有人算过,整套流程有多少只手碰过你所谓的新车?不算生产线上的几百只手,板车驾驶员、4S店接车员、上牌员,说不定还有4S店的销售员开出去办事。不要以为板车驾驶员会规规矩矩把新车开上板车,他们可能带着手刹开车,可能会把内饰碰的全是黑手印,也有可能会利用新车后备厢带货,至于带什么货,就要看车企当地产什么了,大米、水果、蔬菜概率最高。4S店接车员负责把新车从板车上开下来,清洁一下内饰,只要让消费者看不出来使用过的痕迹就行。不要以为提车时显示总里程只有几十公里就是真相了,4S店人员接车后都会先把码表线拔掉的,等消费者提车前再插上,这时候说不定已经跑了几百上千公里了,都快过了磨合期了,而且车辆的极限早就被他们试出来了。至于加油,4S店工作人员从来不会去加油站,店里售后区有一个油桶,可能从4S店开张那天起就一直在那里,从来不洗,里面说不定都是最差的油品,要加油了就抽一可乐瓶汽油出来,加在新车里面,且不说发动机会不会积碳,如果这辆新车几个月没卖掉,就意味着它的汽油泵一直都在超负荷工作,大大缩短使用寿命,说不定那天就会抛在半路。

厂家质检部门采用的是抽查,有很小的概率会遇到零部件故障,4S店拿到车后都会做一次全车检测,一旦发现零件问题后会和厂家反映,然后在下一次提车时会把这部分更换零件的费用扣除。扣除的是原厂件的费用,但更换的零件可能是副厂件,中间的差价自然就是4S店的纯利润。至于什么是副厂件,其实就是山寨零部件,质量自然和正规渠道的没法比。

当4S店员工开着店内新车出去办事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碰擦,普通的处理方式就是买一份保险,修好车再退保。大家不要以为4S店修车时用的都是原厂件,为了利润最大化,副厂件的使用概率也不小。这辆修好的车怎么处理呢?有两种处理方式,厚道点的4S店会和消费者说,这辆车只是小擦小碰,便宜点卖了。黑了心的4S店就会按照新车价格出售。消费者买了这辆有隐患的车之后,小毛病自然不会少,回头再找4S店的时候,4S店就把责任推给厂家,于是,厂家就躺枪了。

4S店的原则很霸道,和银行差不多,一个是离柜概不负责,一个是离店概不负责。曾经,有一个批次的新车都有四轮定位的问题,走直线会跑偏,4S店自然不会帮厂家擦屁股,猜猜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调整胎压!!!左侧轮胎调高到3.0bar,右侧轮胎调低到2.0bar,只要在店内不跑偏就行,离店概不负责。至于消费者会不会在高速上爆胎,无所谓。

还有一种是特别难卖的库存车,差不多压在手上两年,4S店都会以七折的价格出售,价格看起来挺诱人,但搞不好就是一辆药车。大家记住,如果遇上这种车,即便4S店工作人员跟你说这车已经换过机油,你也要把全部油液再换一遍,包括机油、变速器油、冷却液、转向机油、刹车油,以及橡胶管道、轮胎、水箱、电瓶。换轮胎是因为长时间停放,轮胎里的子午线可能发生变形,容易爆胎;换橡胶管道和水箱是因为有可能被不循环的液体腐蚀,有安全隐患;换电瓶是为了防止亏电,不过这个最容易辨认要不要换,看一下生产日期就行,有可能4S店已经换过了。这么一来,整套下来也要大几千块,算算总账,实惠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4S店的精品件并不像销售宣传的那样,那只是销售员赚外快的手段而已。其实都是汽配城的货,200元的脚垫收你500元,1500元的座椅包皮收你5000元。反正都是一次性的生意,斩到一个是一个。

不要以为4S店是厂家忠实的盟友,他们之间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你发展得好我就跟着你混,你发展得不好我就换个人跟,别指望我会帮你挡枪。说到底,4S店就是代理商,是车企转移库存风险的手段而已。#新车#4S店#二手车收藏

厂家质检部门采用的是抽查,有很小的概率会遇到零部件故障,4S店拿到车后都会做一次全车检测,一旦发现零件问题后会和厂家反映,然后在下一次提车时会把这部分更换零件的费用扣除。扣除的是原厂件的费用,但更换的零件可能是副厂件,中间的差价自然就是4S店的纯利润。至于什么是副厂件,其实就是山寨零部件,质量自然和正规渠道的没法比。

当4S店员工开着店内新车出去办事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碰擦,普通的处理方式就是买一份保险,修好车再退保。大家不要以为4S店修车时用的都是原厂件,为了利润最大化,副厂件的使用概率也不小。这辆修好的车怎么处理呢?有两种处理方式,厚道点的4S店会和消费者说,这辆车只是小擦小碰,便宜点卖了。黑了心的4S店就会按照新车价格出售。消费者买了这辆有隐患的车之后,小毛病自然不会少,回头再找4S店的时候,4S店就把责任推给厂家,于是,厂家就躺枪了。

4S店的原则很霸道,和银行差不多,一个是离柜概不负责,一个是离店概不负责。曾经,有一个批次的新车都有四轮定位的问题,走直线会跑偏,4S店自然不会帮厂家擦屁股,猜猜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调整胎压!!!左侧轮胎调高到3.0bar,右侧轮胎调低到2.0bar,只要在店内不跑偏就行,离店概不负责。至于消费者会不会在高速上爆胎,无所谓。

还有一种是特别难卖的库存车,差不多压在手上两年,4S店都会以七折的价格出售,价格看起来挺诱人,但搞不好就是一辆药车。大家记住,如果遇上这种车,即便4S店工作人员跟你说这车已经换过机油,你也要把全部油液再换一遍,包括机油、变速器油、冷却液、转向机油、刹车油,以及橡胶管道、轮胎、水箱、电瓶。换轮胎是因为长时间停放,轮胎里的子午线可能发生变形,容易爆胎;换橡胶管道和水箱是因为有可能被不循环的液体腐蚀,有安全隐患;换电瓶是为了防止亏电,不过这个最容易辨认要不要换,看一下生产日期就行,有可能4S店已经换过了。这么一来,整套下来也要大几千块,算算总账,实惠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4S店的精品件并不像销售宣传的那样,那只是销售员赚外快的手段而已。其实都是汽配城的货,200元的脚垫收你500元,1500元的座椅包皮收你5000元。反正都是一次性的生意,斩到一个是一个。

不要以为4S店是厂家忠实的盟友,他们之间只是单纯的利益关系,你发展得好我就跟着你混,你发展得不好我就换个人跟,别指望我会帮你挡枪。说到底,4S店就是代理商,是车企转移库存风险的手段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