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沒有結束,2020年即將過去,消費金融市場仍然熱火朝天,一些新的模式不斷湧現,監管政策密集出臺,有些玩家正在離去,但無法阻擋新的力量進場。

在2020年年終歲末之際,回頭看看經歷疫情“黑天鵝”襲擊的這一年,似乎成了消費金融行業的一個轉折點,我們在見證歷史,同樣也在創造歷史。

過去幾年,新流財經選擇在年末回顧這幾年消費金融行業的起起伏伏:

2020年,新流財經同樣總結了10大關鍵詞——

一、疫情影響

一場疫情,將消費金融金融行業隱藏的諸多風險提前暴露在大衆面前。

在年初疫情爆發的影響下,線下消費金融機構受到極大影響,不良攀升,隨之帶來的催收政策調整、產品模式調整、人員優化等,讓往後的消費金融市場出現了明顯分化。

在這場浪潮中,線下場景分期主力軍捷信開啓了全國範圍內的減員優化,並啓動“ALDI”2.0模式,進一步在業務環節中“去人工化”。

同樣主要依靠線下業務的興業消費金融,上半年新增放款量同比同比下降83%。

疫情,雖然暴露了風險,但也是各機構突破傳統,創新業務的好時機。

當然,一波中小銀行在疫情驅使下,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佈局“無接觸貸款”等業務,從而爲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帶來了更多發展機會,同樣值得市場關注。

二、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新規

5月的一紙《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式爲這些年銀行的互聯網貸款業務做了“正名”,且對助貸這一新興的貸款合作模式開了正門。

此外,允許保險公司和擔保公司向借款人收取合理的費用(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情形除外),也是極具突破性的規定。

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在這一新規中看到了更多與銀行合作的可能性。

這份新規中“單戶互聯網消費貸款額度不能超過20萬元,且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規定影響了很多銀行在本就艱難的疫情面前,做大餘額新增。

而爲了突破這一規定,一些銀行機構就需要將互聯網消費貸款變成帶有經營性質的抵押貸款。

不難發現,今年下半年以來,許多銀行,尤其是民營銀行,開始加大布局房抵貸等業務,這不僅是因爲爭奪優質資產,也有可能是爲了突破貸款額度的限制。

三、4倍LPR

8月,最高人民法院修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界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爲一年期LPR的4倍,根據LPR市場報價計算,當前司法保護上限爲15.4%。

儘管該規定針對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爲,而不是金融機構的借貸行爲。

但市場上仍然有探討——銀行信用卡、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產品利率沒有理由高於民間借貸,銀行和消費金融公司是否也應該遵守“4倍LPR”的規定?

各地方法院針對是否按照民間借貸利率新規來判決持牌金融機構的案件,仍存在較大的分歧。

2019年的年終覆盤中,新流財經還總結了一個關鍵詞“IRR36%”,2019年的《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在定罪量刑時以單次實際年利率超過36%的非法放貸爲基準。一時間各大互聯網貸款平臺紛紛將年化利率壓降到IRR36%,而持牌消費金融的年化利率更是趨向IRR24%。

如今再看消費金融市場上的產品,不管多不願意,已經有消費金融公司在默默調整產品,儲備年化利率15.4%以內的資產。

從36%、24%、18%,再到15.4%……

市場在變化,唯有擁抱監管,方能長久發展。

四、助貸分潤

長久以來,助貸合作中,保證金兜底合作模式使得助貸平臺壓力重重。今年,樂信、360數科等頭部助貸平臺紛紛力推“分潤”合作,馬上消費金融等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在和銀行合作中早已轉變成分潤合作。

所謂分潤——即助貸機構和資金方是以對客戶的實收息費來進行按比例分潤,一般資金方和助貸機構之間的分潤比例是75%:25%,亦有65%:35%。這一模式中,助貸機構並不需要向融擔繳納保證金,但可能會設置一定的閾值。

今年一季度時,樂信採取分潤模式的資金合作量佔整體合作的26%,360數科按照餘額口徑計算,分潤模式佔比達到21.2%,兩家均希望分潤模式在年底能達到整體資金合作的一半以上。

從三季度的數據來看,360數科、樂信、信也科技的分潤助貸規模分別爲660億元、483億元和170億元。

儘管一些中小銀行風控實力不足,難以接受分潤合作模式,但這仍然是助貸市場的大趨勢。

五、信用支付

和助貸分潤一樣,信用支付成爲2020年金融科技巨頭爭先佈局的主要業務——

樂信:樂花卡

360數科:微零花

小贏科技:搖錢花

平安消費金融:小橙卡

微衆銀行:we2000

美團:月付

滴滴:月付

字節跳動:放心花

……

雖然花唄、白條這兩大信用支付工具已經滲透進無數消費場景,但似乎並不影響新興玩家再擠入這個市場。降利率也好,補貼商家息費也罷,金融科技巨頭無非是希望通過信用支付連接更多場景,積累用戶包括消費行爲偏好、履約能力等信用數據。

只是,新興的模式也要注意未來可能降臨的監管。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曾公開談到這類業務處理過程難以被穿透監管,極易引發風險跨市場傳染蔓延。

六、網絡小貸新規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和《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簡稱:《網絡小貸新規》)發佈,幾乎可以評爲本年度消費金融行業影響最深遠的兩件事,又因爲這兩件事幾乎同時發生(《網絡小貸新規》於11月2日發佈,11月3日上交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同日螞蟻集團宣佈暫緩在港交所上市),以至於微博熱搜都密集出現對消費金融行業的熱議。

多數分析認爲,《網絡小貸新規》中最核心的兩點——註冊資本和聯合貸出資比例,似乎都是在針對螞蟻這個龐然大物,通過兩張網絡小貸牌照撬動萬億餘額貸款,以及在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聯合貸業務時,出資比例極小。

但不可忽視的是,除了螞蟻集團,還有無數的集團企業,互聯網巨頭,同樣在近幾年通過網絡小貸牌照殺入消費金融行業,從而衍生出了一些監管盲點。

這紙《網絡小貸新規》中,10億元的註冊資本,跨省級小貸甚至要50億元的註冊資本——僅這一條規定就將曾經的網絡小貸公司幾乎全盤否決。

而要整改達到監管要求的機構,其實只會是螞蟻這樣的巨頭。所以,還是那句話,愁螞蟻,不如愁自己。

達不到註冊資本要求的網絡小貸公司,後續要以何種形式與銀行合作?純助貸模式又會遇到怎樣的監管?這纔是市場上多數玩家最應該焦慮的問題。

七、蛋殼爆雷(再議場景金融)

長租公寓暴雷並不新鮮,長租公寓的風險新流財經也做過多次分析。

但,今年的長租公寓暴雷出現在蛋殼這家美股上市,且管理着超過40萬間公寓的知名平臺身上,背後還牽扯着微衆銀行這樣的知名大機構。一時間,消費金融行業針對場景分期的探討再次被推向高潮。

最終,微衆銀行選擇單方面向蛋殼追討債務,租金貸客戶在與微衆銀行簽署新的協議後所產生的貸款損失將由微衆銀行承擔。

回看近幾年的教育分期、醫美分期、二手車分期等市場,均曾爆出各種商戶端風險。儘管如此,仍然有不少新的玩家在入場。

比如醫美分期市場,雖有喬融、米麼、捷信等玩家退場,但美團、新氧卻正在入場。

所以,小額貸款,是否真的該做到場景歸場景,金融歸金融?

八、P2P清零

11月27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峯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已完全歸零。

P2P從繁榮到歸零,僅不到十年時間,這其中誕生過一夜暴富的故事,但更多的是非法集資、詐騙等騙局叢生。

當前,雖然P2P已經清零,有平臺已經順利清退、轉型,但還有上百億的餘額存量尚未處置,有更多的平臺甚至還沒有清退方案。

北京互金協會稱,網貸平臺風險處置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並不會隨着特定時點而宣告終止。

P2P這場“遊戲”,由於涉及的機構和投資人多、地域廣泛、數據量巨大。可以預見的是,存量清理整頓,還有一段十分漫長的路要走。

九、金融科技巨頭上市

8月25日,螞蟻集團在上交所/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9月11日,京東數科在上交所遞交招股書;

10月8日,陸金所在美國紐交所遞交招股書;

10月30日,陸金所在美上市;

11月3日,上交所/港交所暫緩螞蟻集團上市;

……

金融科技巨頭走向上市,對於金融科技市場其他玩家而言,是一大利好。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巨頭企業將強者愈強,市場將出現馬太效應,行業資源向頭部企業傾斜。

近段時間,監管又發聲,金融監管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巨頭的金融科技創新之路充滿機遇,也伴隨不可想象的挑戰。

十、巨頭收攬金融牌照

4月9日,平安消費金融開業;

5月29日,小米消費金融開業;

6月5日,360集團發佈公告認購金城銀行30%股份,成爲其第一大股東,拿下銀行牌照;

8月11日,陽光消費金融開業

9月30日,唯品會和富邦華一銀行的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獲批籌建;

9月30日,江蘇銀行的蘇銀凱基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獲批籌建;

1月,拼多多通過收購付費通,獲得支付牌照;

9月,字節跳動通過收購合衆支付,獲得支付牌照;

9月,攜程通過上海國企東方匯融,獲得支付牌照;

11月,快手通過收購易聯支付,獲得支付牌照。

……

金融市場,持牌爲王。

監管層不止一次強調——既要鼓勵創新、弘揚企業家精神,也要加強監管,依法將金融活動全面納入監管,有效防範風險。

巨頭們爭相將各類金融牌照收入囊中,不過是爲了開展金融活動更加合規,且被監管。

拿到牌照之後的金融佈局,值得市場想象。

展望2021年——

疫情並不確定何時會真正結束,即便是明天結束,消費金融市場也很難立即恢復到此前的狀態,後疫情時代的金融科技服務,充滿發展空間,對於消費金融市場的每一個參與者而言都是機會。

新興的業務模式和新入場的玩家持續爲消費金融市場注入活力,但新生的風險值得每個參與者警惕。

展望2021年,消費金融市場會如何發展,或許應該關注到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據銀保監會官網顯示,12月22日,銀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其中特別強調——

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堅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提高金融法治化水平,對各類金融活動和行爲依法實施全面監管。深化“放管服”改革,發展監管科技,大力提升監管效能。

毫無疑問,2021年,消費金融行業會在更嚴厲的監管環境中前行。一切金融活動都要納入監管,合規是重中之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