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魚關天藍,水碧,空氣新鮮。詩人寫下詩句:“相信季節引力/你的眼睛紅潤/淚水已流落進眼睛的故鄉....../我已靠近和煦的風,走近一萬步”。魚關一顆文化與精神因子構成的明珠,越來越多的人蒞臨採風,感受移民精神。12月31日在魚關接待中心會議,來自南陽市文化界人士,原市人大副主任、市生態文明促進會王清選會長,全國人大代表、原市文聯主席、省作協副主席廖華歌,市作協副主席、祕書長水兵等一行5人,和縣人大副主任翟成敬、 盛灣鎮黨委書記鄒林峯一起,肯定了10年來魚關基地在移民精神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共同探討了魚關基地如何進一步提升發展和夯實基礎。

會前,市生態文明促進會王清選會長授予魚關基地“生態文明建設獎盃”。

見證了魚關基地發展初始的作家水兵,對移民搬遷後留下的移民村落“活化石”娓娓道來。盛灣鎮魚關村,地處 丹江水庫南岸,距中線渠首30公里,面積7100畝。魚關,丹江岸邊的一個村落,千百年來,魚關人靜靜守護着這一灣清水,之外,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和外界相連通。魚關人祖輩在這一方山川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耕種田園逍遙自在爲生。隨着1958年 丹江口大壩開工、1967年丹江口水庫落閘蓄水、1972年中線 渠首開建、2005年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開工,魚關人和豫鄂兩省世代毗鄰丹江口水庫而居的70多萬鄉親一樣,有了另一重包裹着血和淚的新身份:移民。僅河南淅川縣就移民36.8萬人。其中,1959起移民支邊青海2.2萬人,1961年起南遷鄧州0.4萬人,縣內安置2.2萬人,1968年起遷往荊門、 鍾祥6.9萬人 ,遷鄧州1.1萬人,縣內安置7.4萬人,2009—2011年又搬遷安置至河南6地市16.6萬人。現在,南水北調移民精神教育基地位於此,建有魚關村紀念亭、移民廣場、移民紀念林、移民豐碑、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等移民精神人文景觀,它也是“中共淅川第一支部紀念館”所在地,還有特色文化院落及魚關傳說碑、恐龍遺蹟洞等歷史自然風光。它已經發展成爲全國移民精神教育基地。伴隨着魚關發展,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關於魚關提升發展和再投入建設越來越提上日程。作爲拋磚引玉,希望大家獻言獻策。

王清選會長高屋建瓴,他詳細談論了魚關的未來發展。魚關不能僅僅把移民民俗文物當作中心,而是可以塑造一個以精神爲中心的展示舞臺,更加註重參觀者的感受,創新發展理念。尤其在國家立項實施淅川“丹江溼地生態旅遊發展”背景下,魚關可以實施“精神教育+”發展模式,滿足和提升移民精神服務和接待能力,這是對幾十萬移民負責,也是對全國對移民精神尋夢者負責。例如“精神教育+生態”模式,通過果木和優質盆景發展,進一步推動魚關基地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品牌,建成獨一無二的發展優勢。生態是根本,教育是基石。關於發展資金,個人之力永遠滿足不了投入,可以吸納有志之士的投資,也可以通過政府層面政策傾斜,把這一“精神產業”做大做實。

談起移民精神,縣人大副主任翟成敬最有發言權。他是移民搬遷2008年事件中18人被鸛河水困的親歷者之一。“突如其來的大水,圍困了移民搬遷的幹部羣衆。當時他在上集任職鎮長,解救的人就是時任政法書記王培理,要不是當時營救得力,自己就見不到大家了。2010年時任 香花鎮黨委書記徐虎,面對情緒激動的村民,他含淚說:‘我家也是移民,就在今天,我80多歲的老母親和兩個弟弟正在趕往輝縣安置點的路上,我深深理解大家的感情,同時也請大家相信,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共產黨是不會虧待咱老百姓的!’2009年移民搬遷到鄭州 滎陽,老百姓說:‘翟鎮長啊,你行行好,給我們這些土埋脖子的人留間房子先住着,等到水庫的水上來了,要淹住房了,我們再走,行不行啊?’魏營一老太太哭着央求道:‘翟鎮長,俺真的不想走啊!聽說黃河灘風吹砂子跑。’我對大家說:‘大娘,大叔們 ,你們不是常說,要舍小家爲國家麼?國家肯定不會虧待咱。過了年天暖了,我和鎮裏的幹部帶你們坐車到滎陽安置點去看一看,行了,就搬過去住。如果真的條件差,住不了,你們就回來,我們鎮裏的領導一人接一個把你們接到我們自己家,我們當你們的乾兒子,爲你們養老送終,行不行啊!’”像翟成敬主任把移民當親人,是比親人還親的移民幹部很多。

作家廖華歌有一個重要身份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她因爲是一個知名作家,首先被河南乃至全國讀者知道或認識;她因爲是一名爲淅川移民精神立碑而呼喊不斷提議的人而被淅特朗普通老百姓記住的人,因爲她的內心有着更大的作家情懷和善良,每次說起移民她自己總是熱淚盈眶。她這次來,看到魚關基地在移民精神建設方面取得的社會效益,她內心由衷高興,高興之情難以言表。她說:“因爲移民,丹江之畔的魚關名揚全國;又因爲移民精神的建設吸引着全國人的目光,他們遠道而來觸摸載刻着幾十萬移民人名字的紀念碑,他們觀看移民的偉大曆程展示畫面,這是一種多麼大的震撼啊!爲凡人英雄豎起的豐碑更有意義!魚關移民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設者,默默無聞奉獻,用自己的力量和積蓄打造魚關,也是一種移民精神,更是一種文化精神。魚關基地文化與精神不可分,只有把魚關基地的精神載體、文化載體和生態載體一起建好,讓來的人感受到大愛報國,感受到移民文化和精神,纔對得起數千上萬的移民。目前基礎搞得這麼好,真是沒想到。魚關基地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要繼續建設好、保護好。”

魚關基地傳承着移民精神和移民文化,得到了與會者的共鳴。(吳浩雨 姚鵬程)

相關文章